(共32张PPT)
第1课
古代埃及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新课导入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埃及胡夫金字塔(照片)
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图)
阿尔忒弥斯神庙(复原图)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想象图)
摩索拉斯陵墓(复原图)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想象图)
埃及亚历山大灯塔(想象图)
→现在唯一存留:金字塔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了解尼罗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及古埃及历史发展。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学会辩证评价金字塔。
家国情怀: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目录
contents
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贰
历史发展概况
叁
重要文明成就
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1、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贯穿南北。
古埃及
尼罗河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2、自然环境:
尼罗河定期泛滥
→肥沃的土壤
→农业生产发达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
红海
地中海
沙漠
沙漠
沙漠
沙漠
沙漠
尼罗河同一段河流的三个不同季节示意图
①泛滥季
②播种季
③收获季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一年中尼罗河水量的变化与古埃及农业的关系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底比斯地墓葬壁画,描绘奴隶从事农产品收获劳动。
贰
历史发展概况
历史发展概况
贰
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 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01 出现小国
从公元前3100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02 初步统一
经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时期
03 王国时代
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古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帝国。
04 达到极盛
那尔迈王统一埃及
那尔迈王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使整个埃及初步统一成一个国家,开创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
知识链接
纳尔迈调色板,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画面。
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六位法老,也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埃及帝国的缔造者之一。他被认为在位期间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叙利亚地区,以及巴勒斯坦、腓尼基等地,古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帝国,版图达到了埃及历史上最大规模。
图特摩斯三世征战
知识链接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衰亡
在公元前后的风云变幻中,持续近3000年的古埃及王国轰然倒塌,古埃及历史中断。但古埃及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史的重要一环,已融入许多其他的不同文明之中。
叁
重要文明成就
重要文明成就
叁
1、天文:
太阳历
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埃及人就已经把一年确定为365天。埃及人观察到当尼罗河开始泛滥时,天狼星清晨正好出现在埃及的地平线上,这一天于是被定为一年的第一天。
太阳历规定一年365天,一年分为12个月,一月为30天,年底加5天宗教日,一年分为三季。
重要文明成就
叁
2、数学:
测量水位、丈量土地、建筑计算的需要
重要文明成就
叁
3、文字:
象形文字
壁画上的象形文字
石柱上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重要文明成就
叁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破译古埃及文字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破译古埃及文字:商博良其后发现,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既象形又表音的。这种文字也记录下了埃及语的发音。例如,在石碑上象形文字的最后一行,先有三个符号代表了“石板”(埃及文为“ahaj”)一词的发音,紧接其后的第四个符号则描绘了石碑原本的样子:一块有圆顶的方形石板。音与意便以这种方式结合起来。
重要文明成就
叁
4、医学:
木乃伊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因此,只要保住躯体,灵魂就能依附于它而万世长存。为了把尸体保存下来,他们千方百计把尸体脱水变干,制成木乃伊。
→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的悠久历史中逐渐掌握了高超的医学和解剖学技术,掌握了药物合成和防腐技术。
视频:木乃伊制作过程
知识链接
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力。古埃及人对法老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军权 政权
财权 神权
古埃及法老
重要文明成就
叁
5、建筑:
金字塔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古埃及法老陵墓
金
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
视频:金字塔
重要文明成就
叁
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原塔高146.5米,边长230多米,由230万块巨石组建而成,每块巨石重达2.5吨。
胡夫役使奴隶修建金字塔
重要文明成就
叁
木楔法采石
滚木法运输
堆沙法建造
建造想象图
议一议:阅读材料,如何评价金字塔?
材料一: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
材料二: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每块石头磨得很平。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理弘《宇宙科学与自然考古之迷》
材料三: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同时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也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重要文明成就
叁
胡夫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
门卡拉金字塔
古王国时代自胡夫以后,金字塔的规模越来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问题探究:
[1]说出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2]请指出大河文明主要发源地。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文明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
①定期泛滥,留下肥沃土壤。
②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
③便于航行,为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
④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涨落,发展了天文学,数学。
课后练习
1.研究发现: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它的精确度远远超过希腊人算出的圆周率3.1428。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劳动人民的智慧 B.文明领先于世界
C.宫殿建筑的技术 D.法老高贵的权威
2.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他们发生发展的地理环境共同特征是( )
A.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B.环海、多山、多岛屿
C.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 D.山地众多,利于畜牧业发展
A
A
课后练习
3.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之情,接近癫狂,就算是只听到了他的名字,就仿佛有了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官员们如果能够亲吻到法老的脚,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这反映了( )
A.埃及法老权威至上 B.古代埃及人民封建迷信
C.古代埃及法律发达 D.君权神授思想束缚人们
4."通过观测太阳和天狼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从材料可知( )
A.古埃及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B.古埃及文明程度领先世界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古埃及天文历法成就突出
A
D
谢 谢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共30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新课导入
视频:歌曲中的历史-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新课导入
《爱在西元前》是周杰伦逛完博物馆后有感而发创作的歌曲,故事原型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其妻子米蒂斯的故事,传说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就是他为妻子而建造的。而所谓的石板,是因为当时的巴比伦文明的记录都是用楔形文字的石板来进行的,所以在看当时的文献的时候只能看石板了。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历史发展。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编订的历史背景、目的、内容、实质及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到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目录
contents
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贰
历史发展概况
叁
重要文明成就
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1、地理位置:
西亚的两河流域
2、自然环境:
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古两河流域文明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贰
历史发展概况
历史发展概况
贰
约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一些小国。
01 出现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02 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加强中央集权。
03 强盛时代
古巴比伦被外族所灭
04 走向衰亡
历史发展概况
贰
历史发展概况
贰
苏美尔人石刻像
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楔形文字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
楔形文字
阿卡德国王统一
阿卡德国王像
历史发展概况
贰
汉谟拉比像
时间:
策略:
地位:
公元前18世纪
各个击破
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古巴比伦城遗址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波斯攻入巴比伦
亚历山大占据巴比伦
两河流域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逐渐走向衰落。
历史发展概况
贰
叁
重要文明成就
重要文明成就
叁
1、天文:
阴历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
重要文明成就
叁
2、数学:
六十进制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后传至巴比伦,现仍用作纪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其他文明也有使用六十进制。
重要文明成就
叁
3、文字: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视频: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演变
重要文明成就
叁
课堂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并联系所学,完成下面表格。
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发明者
特征
古埃及人
苏美尔人
商代人
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的文字
用芦杆或者木棒刻压在泥版上的文字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重要文明成就
叁
4、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3)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①严格等级;
②家庭奴隶制;
③经济贸易规定;
④同态复仇。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知识链接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重要文明成就
叁
前言 主要是神化王权、炫耀权力,表明他立法的目的
正文 有282条: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家庭婚姻、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结语 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正义,希望垂之后世
重要文明成就
叁
(4)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东方文明的灿烂明珠,代表了古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其确立的一些原则,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等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知识拓展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据说,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园内种满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
视频:空中花园
课后练习
1.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A.相似性 B.多元性 C.一体性 D.继承性
2.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
A.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 B.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城市国家
C.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B
D
课后练习
3.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材料中“法典”出自(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台伯河畔
4.有学者指出:两河流域的人生观带有悲观色彩,是因为两河洪水的毁灭性及不可预测性;但埃及文明是自信而乐观的,因为尼罗河是温和的、可预测的。据此可知( )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B.农耕经济是决定文明特性的根本原因
C.古埃及文明比两河流域文明更有活力
D.两河流域文明比古埃及文明更加先进
B
A
谢 谢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共31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新课导入
说一说:他是谁?西去哪儿?信仰是?
玄奘西行
西去天竺(印度) 佛教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古印度文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了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实质和历史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以及传播,认识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分析迅速传播的原因。
家国情怀: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
目录
contents
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贰
历史发展概况
叁
重要文明成就
壹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范围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2、自然环境:
印度河流域水量丰沛
→土壤肥沃
古印度文明
贰
历史发展概况
历史发展概况
贰
约前23-前18世纪,哈拉帕、摩亨佐 达罗文明。
01 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逐渐出现小国。
02 入侵建国
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基本实现印度的统一。
03 鼎盛时期
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04 走向衰亡
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
历史发展概况
贰
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和大量农作物如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棉花等。已发现的金、银、铜首饰有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等。纺锤和纺轮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在遗址中发现了染缸。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大量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等, 其中护身符印章尤多,达2000余枚。
砖砌水井用于为摩亨佐·达罗城供水
视频:哈拉帕、摩亨佐 达罗文明
历史发展概况
贰
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想象复原图
大浴池遗址与想象图
历史发展概况
贰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
人数不占优势的雅利安人,怎么巩固对占人口大多数的达罗毗荼人的统治呢?
种姓制度
历史发展概况
贰
阿育王像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半岛最南端除外),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历史发展概况
贰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德里苏丹国清真寺柱廊
贵霜帝国士兵
卧莫尔帝国
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度也是“大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来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关史实
叁
重要文明成就
重要文明成就
叁
1、种姓制度:
(1)起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为维护其统治。
(2)内容:
(3)特点:
等级世袭、职业固定、实行內婚
等级 名称 职责和义务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等级服务
视频: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
重要文明成就
叁
(4)影响:
①积极: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
②消极: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
重要文明成就
叁
2、数学:
阿拉伯数字
3、文字:
印章文字
古印度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
重要文明成就
叁
4、宗教:
佛教
(1)创立: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2)教义:
①反对特权;
②众生平等;
③忍耐顺从;
人物扫描:
乔达摩,悉达多虽然贵为王子,却从小就喜欢思索一些人生问题。据说,他看到那些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在儿子出生的当天深夜,抛妻舍子,离家修习道行,后来终于大彻大悟。他被尊为“佛陀”,意为“觉悟:者”;又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静修者”。
释迦牟尼像
重要文明成就
叁
降生于无忧树下
无忧树是自尊而出世的象征
菩提树是向善而得道的象征
得道于菩提树下
涅槃于娑罗树下
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
娑罗树是守信而圆满的象征
七叶树是尚和而传承的象征
佛教四圣树
重要文明成就
叁
苦谛(人生各种痛苦)、
集谛(引起痛苦的原因)、灭谛(消除种种烦恼)、
道谛(消除烦恼的道路)。
人的一生本质是痛苦的,痛苦来源于个人的欲望,人只有克服了所有这些欲望,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
佛教作为一种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并不是一种彻底有效的社会改革运动。一方面,它没有发动种姓制度中的下层去反抗上层权威;另一方面, 它也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去取代种姓制度。它既然不能推翻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就不能阻止婆罗门教的振兴。 ——耿引曾《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与激荡》
印度教 82%
伊斯兰教 12%
基督教 2.32%
锡克教 1.99%
耆那教 0.41%
佛教 0.77%
其他宗教 0.43%
重要文明成就
叁
(3)传播:
[1]向北:中亚—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朝、日、越
[1]向南:锡兰—缅、泰、柬
三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泰国首都曼谷玉佛寺(建于1782年)
韩国通度寺(建于646年)
日本奈良东大寺(建于745年)
朝鲜普贤寺(建于1042年)
课后练习
1.《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梵文史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状况,以及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我们可从中了解到( )
A.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B.玛雅文明衰亡的原因
C.种姓制度下人民的生活 D.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2.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指出,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修改为阿拉伯数字。这体现了世界文明( )
A.丰富多样 B.多元一体 C.交流发展 D.跨越前进
C
C
课后练习
3.古印度法律规定:“杀害婆罗门,罪犯要被处死……杀害首陀罗,罪犯需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这说明( )
A.种姓制度维持社会稳定 B.不同种姓不能交流
C.种姓制度成为统治工具 D.各种性之间不平等
4.从印度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上看,两座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由此可见,古代印度城市( )
A.规划严整 B.商业繁荣 C.人口众多 D.娱乐发达
D
A
谢 谢
2024-2025学年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