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8 19:35:21

文档简介

姓名
宋传斌
单位
山东省兰陵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美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及原因;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双方在全球对峙局面下进行的激烈争夺。
本节课一大特点是历史概念难,理论性强。学习本课可为下一课做好铺垫,使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状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这些历史事件的出现及彼此联系。 教学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增加教学重难点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虽然提到战后的国际关系,但并不作独立章节重点进行讲述,学生对这节课的历史概念和现象难以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点历史知识及能力不容乐观。但重大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峙的惊心动魄场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初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和华约等。 (2)分析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冷战”相关材料的研习,初步学会归纳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2)分组讨论,探究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初步掌握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冷战之中,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集团和国家利益不惜以大国意志分割世界,造成了国家分裂、地区冲 突和骨肉分离;感受美苏两国的对抗给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从而认识到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是使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说明:从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细化目标。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观念,积极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中来。
在备课、导学案设计以及课堂授课等环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备课、导学案设计环节,通过多媒体手段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授课环节,多媒体手段展示PPT课件及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多媒体技术手段能促使传统的一张黑板、一 枝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向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实现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从而把课程的抽象理论生动 化、形象化、具体化,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导课设计(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二战后期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提问:这表现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情?这表明了当时的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回答教师的提问:这表现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情?这表明了当时的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
?
多媒体PPT课件呈现材料
讲授新课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从盟友到对手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________________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②基础:美苏均势。③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④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_____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②_____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___________(1947年3月)(政治表现):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_____”的正式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__________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知识点2 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
(1)目的:①帮助西欧恢复经济;②___________西欧国家;③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④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2.成立北约(军事表现)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__________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_________集团。
(3)影响: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_________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3.经互会的成立
(1)时间、国家:????????、?????????。
(2)目的: 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_________的经济封锁。
4.成立华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___________》,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2)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_______形成。
知识点3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①背景:二战后,德国被___________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双方未能就__________问题达成协议。②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①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_______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②分裂: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③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_______、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侵越战争: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②时间:1961~1973年。③结果: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②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____??????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
1、自主完成导学案知识梳理
2、小组交流、汇报
?
?
?
?
?
?
?
?
?
?
?
?
?
?
?
Word文档导学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媒体PPT课件
合作探究
探究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18最后一段~119前三段,完成问题设计
探究2、杜鲁门主义
探究3、马歇尔计划
探究4、北约建立
探究5、分组讨论、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适时点评并提示问题答案。
?
在教师的指引下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自主完成探究问题
PPT课件导学案
小结、反思
课堂小结、反思
配合教师小结
多媒体PPT课件辅助
达标检测
呈现检测题目
限时完成检测
多媒体PPT课件辅助
效果评价
提示检测答案
自主评价
多媒体辅助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 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作用,教师要从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被动听讲的知识接受者的从属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 与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新理念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让学生按教师的教学设计顺序按部就班的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 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从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从技巧性教育转变为思考性教育为主。虽然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对教 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它体现了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 识。
课件20张PPT。
第24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授课教师:兰陵二中宋传斌
课标要求(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VS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苏英美提问:这表现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情?这表明了当时的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框架3、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冲突---根本2、美苏势均力敌----基础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 思考: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雅 尔 塔 体 制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
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
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的主体内容: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具体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划战败国及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
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两分天下的划分,即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前首相 帕默斯顿(1784~1865)3、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根本原因)的冲突*联合的基础消失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二、今朝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对峙形式:冷战“冷战”的概念(Cold war)相对于“热战”,是一种进步 “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
切对抗形式。 “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
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
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
局面。苏联及其盟国方面美国及其盟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3)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49)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1947,9)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955)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和平砥柱》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指资本主义国家指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开反共反苏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提到的“援助”是什么?思考:美国想通过“彻底治疗”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有何影响?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德国一分为二柏林分区占领三、无形的对抗,有形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古巴导弹危机使两国几乎到达核战争的边缘,但最后仍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说明什么?美苏斗争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但又维持一种势均力敌的和平1972年,德国 柏林1952年,朝鲜 平壤思考:从这些孩子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两极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1967年,越南 展鹏县 1952年 北京1972年 纽约1967年 莫斯科思考:在这些孩子的眼神中,我们又看到了两极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消极影响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国际局势长期紧张
2、导致世界整体发展的不平衡 积极影响二、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互相借鉴经验,
吸取教训,进行调整和改革,推动世界整体发展3、促使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a.雅尔塔体系b.美苏矛盾美苏争锋冷战表现:政治经济军事两极格局积极消极增强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小结: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全面冷战局部热战)c.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