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二战原因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对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影响,认识英法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二战期间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认同世界和平的来之不易。
盗世奸雄
希特勒
专制魔王
墨索里尼
战争狂人
东条英机
二战三元凶
纵横捭阖
斯大林
身残志坚
罗斯福
临危受命
丘吉尔
二战三巨头
第一篇章 大战酝酿
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二)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的形成(1919-1923)
在什么时间、哪些国家由谁发动成立了法西斯组织?
(1)过程: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1年11月7日)。1922年(10月31日组织内阁),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2)原因:①一战后初期,意大利出现严重财政危机,经济衰退;②政治混乱,中央政府几乎瘫痪;③工人运动高涨;④意大利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民众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2、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过程: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德文“民族”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缩写的音译),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标志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最高军事统帅大权于一身,自称“国家元首”。
(2)原因:①历史原因:德国统一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②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严厉制裁,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③经济危机打击下,统治阶级倾向建立独裁统治。④纳粹党的欺骗性宣传,取得了广泛的信任。
(3)内外政策:
①政治:加强独裁统治。②经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③文化:用纳粹理论钳制人民思想。④军事:加紧扩军备战。⑤外交:退出国联,进军莱茵非军事区。⑥民族: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3、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1936年,军部控制国家政权,标志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异同。
(1)相同点:①历史原因相似。三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国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政治传统。②都对凡华体系不满,迫切需要改变现有格局。德国是战败国受到严惩,意日两国虽是战胜国,但都受到英法美的压制。③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强权统治。(大危机为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和扩张提供了条件)。④法西斯专政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2)不同点:①夺权方式不同。德意是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政权;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 ②最高掌权者不同:德意是法西斯政党首脑;日本是天皇作为最高领袖。
概念解析:法西斯、纳粹、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意是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是古罗马帝国高级长官的一种权力标志,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今天,“法西斯”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字眼,它是独裁、暴政、恶行和侵略战争的代名词。
纳粹主义,是二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 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其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制度,抵制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西斯主义否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鼓吹对领袖的绝对服从和国家主义,镇压劳动人民和进步势力,实行扩张政策和战争政策,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及意识形态全面危机的产物;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法西斯主义的特征】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极端民族主义,亦称大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排他意识为特征,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以各种方式侵犯其他民族的利益。在历史上,希特勒曾利用极端民族主义屠杀犹太人。
(1)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供需矛盾尖锐。
③导火线: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
④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二)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2)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黑色星期四】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金融危机
企业破产,生产下降 —工业危机
产品滞销,农民贫困 —农业危机
工人失业,饥寒交迫 —就业危机
罢工游行,社会动荡 —社会危机
反动势力,兴风作浪 —制度危机
(3)危机的表现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4)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政治上: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国际上: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严重的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展开了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以争夺国际市场。它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国际上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国际货币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人们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这次经济大危机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对内强化军事统制、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⑴目的: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
⑵特点: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⑶主要内容:①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②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③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实行社会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⑷影响:
①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发展,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②新政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③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但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⑸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罗斯福新政
(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1936)
1、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他们声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1931年),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
(2)过程:
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扶植建立伪满洲国。
②标志:1936年,(受日本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2、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使德国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②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
(2)过程: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标志欧洲形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获得德国承认。10月25日,德、意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协定。11月1日,墨索里尼声称:“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运转。”后来常说的“轴心国” 一词,即来源于此。11月25 日 ,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还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
1931.9.18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5.10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3 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7.7.7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3 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10 德国攫取苏台德区
1939.3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背景: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内容:
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3、慕尼黑阴谋
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
材料 “进入莱茵非军事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法军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我只好撤退。” ——希特勒(1936年3月)
“如果(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这对我来说将会是一个无比的灾难!”
——墨索里尼(1938年)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倒下,要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张伯伦(1939年8月)
绥靖政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8.23
(1)含义:绥靖政策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
(2)目的: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基础上的;反对社会主义苏联。
(3)实质: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强权政治。
(4)影响: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二战的全面爆发。②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其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结果。
概括:绥靖政策
(6)表现:
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 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奇怪战争”、“静坐战”(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
(5)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①英法经济军事地位的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②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
③一战的残酷性使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④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
⑤对苏社会主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
⑥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
⑦英法是“凡—华体系”的获利者,不想破坏现状。
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
1931年
1935年
1936年
“九·一八事变”后,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后,英法表示不干涉。
纵容日本全面侵华,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1938年
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9年
希特勒进攻波兰后,英法采取“静坐战争”。
加速二战爆发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积极向外侵略扩张
二战全面爆发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美国罗斯福新政
政稳定资本主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潜伏着各种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加深)
第二篇章 人间惨祸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局部战争(1931.9—1938.8)
(二) 全球战争(1939.9—1945.9)
1、全面爆发(1939.9—1941.5)
2、扩大阶段(1941.6—1942.6)
1941.6.22 德国入侵苏联;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2.1 《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3、转折阶段(1942.6—1944.5)
1942.6 中途岛战役;1942.11 阿拉曼战役;1942.7—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9 意大利投降
4、胜利阶段(1944.6—1945.9)
1944.6.6 诺曼底登陆;1945.5.8 德国投降;1945.9.2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1、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二战的序幕。
2、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1936年7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开始
扩大
转折
反攻
结束
1939.9 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雅尔塔会议加速胜利
1945.5.8 德国签署投降书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
1941.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2.1 《联合国家宣言》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7-8 库尔斯克战役
1944.6 诺曼底登陆
1931.9 九一八事变
1945.8.15日本宣布投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2.6 中途岛海战
欧洲战场
亚太战场
联合
北非战场
1940年6月10日意向英法宣战;11日英法开始袭击意在利比亚的阵。
1942.11 阿拉曼战役
轴心国军队1943年5月13日在突尼斯投降
1942.8-1943.2瓜岛战役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冬季的泥泞道路使德军摩托化部队寸步难行
图说历史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开始反击
珍珠港事件:美国军舰爆炸起火
中途岛海战
1942、6
阿拉曼战役1942.11
诺曼底登陆
1944.6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
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役
【2021年天津卷】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 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
第三篇章 硝烟散去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一)二战后期四大会议
(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三)联合国的成立
会议名称 时间 内容 作用
开罗会议 (美、英、中) 1943年11月 《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德黑兰会议 (苏、美、英) 开罗会议后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 加速德国走向灭亡
雅尔塔会议 (苏、美、英) 1945年2月 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商讨如何处置战后德国、波兰政府和疆界、建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和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雅尔塔体制初步确立。 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波茨坦会议 (苏、美、英) 1945年7月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对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一)二战后期四大会议
雅尔塔会议
(1)背景: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败局已定。如何解决对德作战最后阶段的一致行动、处置战败国、实现战后世界安全等问题。
(2)召开: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
(3)内容:
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由英美苏法四国分区占领的德国,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部分划归苏联,波兰在西部从德国手中获得新的领土。
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对日宣战,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④联合国问题:决定美、英、法、苏、中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原则。
(4)影响: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同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牵涉其他国家主权特别是中国的主权利益上,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
为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左:(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雅尔塔协定》
(1)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2)特点: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3)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的含义: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2)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4)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5)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6)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7)成立联合国。
体现了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包容与合作,划分美苏势力范围
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2、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抑制法西斯主义势力
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大国间相互妥协,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一些国家的利益
采用“大国一致”原则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积极: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
①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美苏双方彼此势均力敌(力量相对平衡),用和平方式、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维持了战后的总体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巩固和扩大。
③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使之实现非法西斯化和政治经济民主化。
④提倡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和平、民主、独立原则,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以支持,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⑤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
3、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2)消极:
①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在世界两极格局下,世界趋向于分裂,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②是大国(美英和苏联)相互让步、妥协的产物,在涉及本国利益问题上既争夺又合作,既冲突又妥协,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为二战后强权政治提供了极为恶劣的先例,几个工业大国背着其他国家随意划分范围,强行把自己的国家政策推行给其他国家,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如中国虽然是二战战胜国但是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对待,没有话语权严重侵犯了中国利益。
③并没有全面维持战后世界和平以及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的和平共处,正是由于雅尔塔体系的某些规定造成了德国、朝鲜的分裂和欧洲的分裂,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进入“冷战”状态,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局部战争的根源。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
④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⑤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 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
主宰 英法控制 体现美苏两大国意志
缓和 调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暂时妥协
中心 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
性质 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和大国强权政治等多重性质
和平 国联对侵略战争无具体制裁措施,不能制止战争 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
影响 影响欧洲、中东和远东地区,时间相对较短 影响整个世界,囊括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时间相对较长
瓦解 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和二战爆发瓦解 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瓦解
1、筹备: 1945年4-6月,旧金山会议,50个国家制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2、成立: 1945年10月24日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三)联合国的成立
《联合国宪章》签署场面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4、原则:实行 “大国一致”原则。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
6、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秘书处、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海牙),此外还有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及各项专门机构100多个,如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等。
7、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铸剑为犁
打结的手枪
【课堂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异同点。
比较项 国际联盟 联合国
不同点 原则 强调全体一致原则
参与国 会员国不具有普遍性,参与国家少,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作用 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
相同点 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尤其是有不同社会主义的国家
联合国推动世界和平,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②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
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④其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①程序体现了“大国一致”原则,强调大国的协调与合作;
②保护大国利益的同时也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③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