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9 09: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问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一、(5小题,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liànɡ) 窠巢(kē) 黄晕(yùn) 发髻(jì)
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D.卖弄(lòng)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朗润 嘹亮 抖擞 娇媚 B.贮蓄 喉咙 睫毛 响晴
C.化妆 粗犷 干涩 澄清 D.屋檐 凄冷 碣石 析沥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5.综合性学习。(6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
(1)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4分)
①春: ②夏: ③秋: ④冬:
(2)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2分)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二、(1小题,12分)
6.句子默写(12分)
(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6)风轻悄悄的, 。(朱自清《春》)
(7)“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我们知道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还有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0分)
三、(3小题,10分)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7-9题(10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解释“澹澹”和“竦峙”的意思。(2分)
8.“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分)
9.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中的“观”字。(4分)
四、(9小题,3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0-13题(13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自朱自清的《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选自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10.甲段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 图,乙段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图。(2分)
11.甲段文字通过侧面描写,描写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的句子摘抄下来。(2分)
12.这两段文字都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甲文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乙文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来写的。(4分)
13.下列各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请选一句来分析运用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5分)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2)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3)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我选( )句,我的分析: 。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18题(17分)
五猖会
鲁迅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4.找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请分别概括出来。(4分)
15.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17.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18.你对文中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有何评价?(4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有入憧憬雪花飞场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入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选,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5小题,18分)1.C 2.D 3.B 4.D
5.(1)(4分)①春:万紫千红 ②夏:烈日炎炎 ③秋:天高云淡 ④冬:大雪纷飞
(2)(2分)第二环节:诵四季诗文。
二、(1小题,12分)6.(12分,每空1分)
(1)潮平两岸阔(2)吹面不寒杨柳风(3)古道西风瘦马(4)随君直到夜郎西
(5)“一年之计在于春” (6)草软绵绵的
(7)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略)
三、(3小题,10分)
7.(2分)“澹澹”和“竦峙”的意思分别是水波荡漾的样子和耸立。
8.(4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9.(4分)“观”字统领全篇,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四、(9小题,30分)
(一)10-13题(13分)
10.(2分)春雨图、雪霁初晴图(薄雪覆山)
11.(2分)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12.(4分)甲文:由近到远;乙文:由高到低(或由上到下)。
13.(填空各1分,分析2分)(1)排比(2)比喻(3)拟人
示例:我选(1),分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亮的特点(1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矮松的美丽风姿(1分)。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夕阳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1分),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1分)。
(二)14-18题(17分)
14.(4分)本文共写了四次赛会:童年看赛会、明代的赛会、亲见的赛会、东关五猖会
15.(2分)行文线索(意思对即可)
16.(3分)示例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背书的痛苦无奈。
示例二:运用“读”“强记”“背”等词语,表达了“我”背书时的痛苦无奈。(答出赏析角度给1分,答出表达效果给2分;选取其他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也可)
17.(4分)示例:“我”在背书前盼望观看五猖会的兴奋心情,与背书后的扫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批评了强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答出对比的内容给2分,答出对比的作用给2分)
18.(4分)示例:不好。一次千呼万唤始得来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严重地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损害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好。父亲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的近于残酷的要求是作者日后成才的基础,我们应该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