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李文景
单位
乳山市金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点: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表现。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铁路与公路;水运和航空;通讯工具的发展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进入身心都接近成熟的阶段,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经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思维逐步进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层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鲜明。 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比初中生丰富多了。 “90后最有个性”,他们的确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 经过半年的高中历史学习, 他 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基本上都拥有自主查阅和探究历史知识的能 力和条件。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习负担较重,特别是现代教学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基本上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从而使学 生逐渐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无法做到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本课我通过丰富的图片、 视频、史料教学等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方式,呈现身边鲜活的历史,调动孩子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识记交通工具中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通讯工具电报、电话等在中国的出现。 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及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教材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新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使用的技术:PPT制作技术、视频截取技术、录音的录制等。
2、?? 如何使用和使用效果:
(1)????????? ?在讲新中国交通工具发展过程时播放音频和视频能增强感染力和趣味性。
(2)????????? ?在讲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时播放冯如的视频,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近代中国人为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做得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
?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出示相关图片和唐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
学生通过熟悉的诗句和图片,很快就进入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图片、文字材料
?
讲授新课
?
1、铁路交通:以课本为材料, 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进行能力的提升。
2、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并配有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标,明白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铁路筑路技术新的进步和机车制造技术方面有了较大进步, 教师提问:铁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中担当了什么角色?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其归纳和概括能力。3:公路交通展示的图片有:老式汽车,一汽红旗汽车,一汽奥迪汽车、盘山公路、高速公路、长江公路大桥、全国公路交通示意图等。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 了解旧中国和新中国的公路交通发展的概况和原因。课件展示:城市拥挤的交通图。教师提问: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4、 展示的图片有: 蒸汽轮船、 莱特飞机和冯如的视频。教师提问: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轮船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学习拼搏爱国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5、出示相关通讯图片和 设计问题: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
?
1、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出示的相关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发言。明白了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时如此的落后。
2、学生根据图片材料和直观的音视频,饶有兴趣地了解新中国的交通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新中国事业发展的原因。
?
3、? 学生通过教材和同桌合作将先关原因得出。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4、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以及先进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振兴和强大进行不懈的奋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学习热情。
5、学生以小组合作完成有关问题的答案
?
?
PPT,图片、音频、视频,文字材料
4、课堂小结
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依据课本,记忆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表格
?
?
?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 教师结合相关的历史教学素材如时事新闻、图片、史料等,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结合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2、以“旧中国和新中国的 交通通讯发展变化”为主线,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学生依据教材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对相关史料的整合创新, 让学生了解到两个时期的各自发展概况,从而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得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性整合教材,选取身边鲜活的历史素材资源,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历史鲜活性,感悟史学生命力。
课件18张PPT。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导入新课:请 说出你所吃过的产于两广地区的新鲜水果有哪些?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请回答:结合题纲三则材料,分析阻碍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1)愚昧无知,封建迷信
(2)封建专制统治
(3)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能力提升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经济、科技、精神交通工具的进步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说历史(1)运输量大,有利于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
促进经济发展。
(2)交通工具快捷、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高铁车厢内武汉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济南黄河大桥图说历史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2010年中国吉利集团收购瑞典的品牌 沃尔沃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思考:公路交通在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而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 ,其原因各是什么? 旧中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
新中国:国家独立;科技发展;改革开放
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
我国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也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结合课本第70页历史纵横
图说历史富尔顿汽船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上述两种交通工具各产生于什么时期?动力和能源分别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蒸汽机;内燃机。能源:煤炭;石油冯如时年29岁,逝后被南京临时政府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著名的黄花岗,并立纪念碑“中国首创飞行大家”冯如之墓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庞大的船队,船队“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 虞。”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古代采取怎样的通讯方式? 驿站传信;烟火;旗语(现在还经常使用)等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现在假如我们要互通信息, 通过哪些途径?电话、 电报、电子邮件等材料一: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了繁荣;藏红花一类藏药及其他特产也进入内地。据西藏自治区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西藏外资企业投资总额达5.1亿美元,注册资本达3.1亿美元,比2002年底分别增长45.88%和55.01%;内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23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54%。
材料二: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13时50分就上传网上。
很多旅日华人第一时间向国内亲人报平安。合作探究材料三: 合作探究:
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积极:
(1)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
(2)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负面:交通 拥挤、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垃圾短信 、网络犯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