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可见,当时( )
A.礼乐制度彻底消亡 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实际上反映了( )
A.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 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
C.周王室与诸侯王之间的斗争 D.奴隶和平民与奴隶主的斗争
3.成语“摩肩接踵”出自《战国策·齐策》,描绘了齐国都城临淄繁荣的景象。如果你来到那个时代的临淄,你可能会遇到( )
A.一代霸主齐桓公 B.孔子周游至齐国 C.田间在使用铁犁 D.五铢钱流通广泛
4.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出实行“胡服骑射”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中原“衣服有常”,是“礼之制也”,向来是“蛮夷”学习的榜样;实行“胡服骑射”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赵武灵王则指出:“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信事也。”必须“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于是自己带头“胡服骑射”。上述史实( )
A.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受到冲击 B.使赵国礼制率先走向瓦解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D.说明游牧文明更具先进性
5.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这一考证可以说明( )
A.官僚政治的腐朽 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制度的变动 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
6.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这一“潮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关系变化 B.社会经济发展 C.上层建筑变革 D.兼并战争需要
7.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B.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C.“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D.鼓励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8.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盛行。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这表明( )
A.统治者重农意识淡薄 B.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减弱
C.水利决定战争的成败 D.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9.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墨家 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
A.构建官僚政治 B.重建政治秩序 C.加强中央集权 D.变革选官制度
10.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1.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墨子则认为欣赏音乐先要“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要“非乐”。其思想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春秋与战国时代环境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学派之间的学术思想不同 D.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12.(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孔孟的思想和主张
A.深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 B.体现了民本思想
C.均记述在《论语》一书中 D.借鉴了道家思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不仅形成了真正的学术繁荣,而且还有大量的新认知通过不同观点间的相反相成、相生相灭被创造出来。如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老子所构建的宇宙论及宇宙论同社会论、人生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庄子主张把心的逍遥置于一切之上的人生观;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摘编自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
材料二
西周末年,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礼崩乐坏所导致的士的再就业需求促进了私学的兴盛,无论是后世诸子百家的称谓也好,还是九流十家的说法也好,都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程度。中国思想由此实现了突破,并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价值,塑造了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诸子的政治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并概括其性质。(8分)
第2页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C C B C D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1.【答案】C【解析】据材料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做大,诸侯列国战乱纷争不断,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选C项;材料现象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但是不能说彻底消亡,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推动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融,少数民族认同观念加强,但与材料中列国纷争造成礼崩乐坏无关,排除B项;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晚于材料中的时间,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史实的掌握情况。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是封建制的确立时期,三家、田氏代表的是新兴地主的利益,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反映了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的夺权斗争,故选A项。
3.【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地方是齐国临淄,时间是战国,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铁犁牛耕已经出现,所以当时来到齐国临淄可能会遇到的现象是田间在使用铁犁,故选C项;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但是与题干中的战国这一时间不符,排除A项;孔子属于春秋时期的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五铢钱是汉代才出现的货币,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据材料“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可知赵武灵王主张适应时代需要改革礼制和制定法律,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环境下,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精神和政治诉求,故选C项;胡服骑射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强化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并未将赵国的礼制改革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无法体现时间先后关系,排除B项;不同类型的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能用先进与落后进行简单区分,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据材料“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可知春秋末年辕颇受到土地所有者的驱逐,说明当时已经出现土地私有制,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秦朝确立官僚政治,时间不符,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排除B项;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而不是遭到“卿大夫”挑战,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小农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井田制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束缚,这是变法运动开展的根本原因所在,故选B项;A项是变法运动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C项是变法运动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D项是变法运动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指的是商鞅变法实行土地私有制,故选C项;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分封制,但并不是在秦国推广郡县制,而是实行县制,排除A项;商鞅变法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并不是对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而是征收工商业税,排除B项;商鞅变法强制要求实行个体小家庭制,而不是鼓励实行,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去除那些人为的灾害”结合所学可知,战国后期人民渴望结束战乱,说明统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战国时期人们要求结束战乱,没有涉及重农意识,排除A项;据材料“各国常常‘以邻为壑’,破坏他国的水利设施,造成灾害”可知,战争的残酷性并没有减弱,反而渗透到百姓生活中,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水利可以影响战争成败,但不能“决定”战争成败,排除C项。
9.【答案】B【解析】材料表格中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儒家主张德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各派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重建政治秩序,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官僚政治是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加强中央集权仅是法家的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各学派的治国主张,变革选官制度仅是其中之一,比较片面,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其主张吸收了法、道家思想,在治国方面,主张礼法并用、隆礼重法,他与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在治国方略的共同主张应体现在法家理念上,“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属于法家思想主张,故选A项;“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意思就是即便有尧舜那样的治理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管好天下,也就是以“仁政”治国,这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思是说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德治”的治国主张,排除C项;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即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名利,盗贼也就没有了,这属于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排除D项。
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重视礼乐,而墨子提倡非乐,他们思想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代表阶级利益不同,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的利益,而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故选D项;春秋与战国都是处于社会动荡时期,排除A项;春秋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排除B项;学派之间的学术思想不同主要是因为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排除C项。
12.【答案】B【解析】据材料“‘仁’为核心......‘仁政’主张”可知,孔子主张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惜民力,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的思想和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说主张加强君权,实行法治和实施改革以富国强兵,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而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一定程度上受到冷遇,排除A项;孔子的思想由其学生整理编订在《论语》一书中,而孟子的思想记述在《孟子》一书中,排出C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的避世态度,“仁”“仁政”都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看不出对道家思想的借鉴,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政治主张: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4分)
(2)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
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
社会上:士阶层崛起;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4分)
性质: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4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据材料一“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可知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据材料一“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据材料一“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百家争鸣的背景可知,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士阶层崛起;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第二小问性质,根据所学百家争鸣相关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