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9 12: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消失的“伊甸园”
“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这四条支流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训河......
——《圣经·创世纪》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其中最重要的前
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
——《世界文明专题》
你能说出哪些亚非文明古国?
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代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新月沃土
(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底格里斯河



底河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新月沃土
新月沃地
农业生产发达
通过材料,你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发展是怎样的?
你猜测一下,当时的人们还掌握了哪项技能?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新月沃土
建筑房屋
原始农业
彩陶 南迁
国家初始
文字 城邦
半坡文化
BC
8000
BC
5000
BC
3500
BC
3100
BC
2900
苏美尔早期王朝
龙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BC
2300
阿卡德帝国
初步统一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进程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形成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这些小国创造了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苏美尔文明;
两河文明的孕育——苏美尔文明
最早的文字,最早的教育
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所创,演变自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使用情景如同现今的拉丁文。
楔形文字的发明有何重要历史价值?
1、方便地区间的交流;
2、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3、代表着两河文明,是两河地区文明的重要标志。
苏美尔文明——楔形文字
1.活动工具:橡皮泥、尺子、三角板等工具(自备)
2.活动内容: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书写各自的楔形文字。之后
每组选出一个写的最准确最美观的作品,代表本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组 行走
第二组 水
第三组 面包
第四组 头
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每年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一千多年后(亚述时期),两河流域的人们还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制度。
数学进制:
60进制——今天还在用(分、秒)
苏美尔文明——天文历法和数学进制
天文历法:
公元前24世纪
两河流域南部产生城邦国家
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古巴比伦王国亡于外族
约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9世纪
公元前1595年
我最强
二、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代表——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约前1894年-约前1595年)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二、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代表——古巴比伦
(1)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工业控制地方经济;
(3)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4)法律上: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
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二、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代表——古巴比伦
1、汉谟拉比的对外统治:各个击破,完成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的对内统治:
1902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西南部的苏撒古城旧址上发现一块黑色玄武岩石,几天后又发现了两块,拼合起来后,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该石柱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这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三、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
太阳的标志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太阳神)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
楔形文字
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
商品经济
社会生活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社会等级森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2、奴隶制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3、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
4、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作出了规定。
事件一:三人之间发生冲突,张三情急之下打了李四的儿子儿子以及王五,造成李四的眼睛受伤以及王五的牙齿脱落。
巴比伦的法庭——我是小法官
人物: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张三;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李四;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王五
事件一:三人之间发生冲突,张三情急之下打了李四的儿子儿子以及王五,造成李四的眼睛受伤以及王五的牙齿脱落。
巴比伦的法庭——我是小法官
判决结果:1判决损毁张三的眼睛;2、张三赔偿王五部分钱财。
特点一:
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特点二:“同态复仇”原则,反映了原始的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态复仇法
奴隶社会地位低下,被压迫,没有权利的保障;
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第199条 如果他挖出了奴隶的眼睛, 或者打碎奴隶的骨头, 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巴比伦的法庭——我是小法官
人物:男性家长:张三;张三的妻子:张娘子;张三的女儿:张小花
事件一:张娘子起诉张三因债务问题将自己与女儿作为债奴抵押
这不公平啊,凭什么这么判啊?
判决结果:
驳回申诉
《汉谟拉比法典》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第141条:倘自由民之妻居于自由民之家而存心他去,处事浪费,使其家破产,其夫蒙冤,则她应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在其他去时,其夫得不给她任何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弃之,则可另取他妇,而此妇应该留夫家,作为女奴。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中有绝对地位和权威。
巴比伦的法庭——我是小法官
人物:男性家长:张三;张三的妻子:张娘子;张三的女儿:张小花
事件一:张娘子起诉张三因债务问题将自己与女儿作为债奴抵押
这不公平啊,凭什么这么判啊?
判决结果:
驳回申诉
《汉谟拉比法典》第237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判决结果:判决李四赔偿张三全部损失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巴比伦的法庭——我是小法官
人物:商人张三、雇佣船工李四
事件经过:商人张三起诉他雇佣的船工李四不但弄沉了他租赁的货船,还令他损失了一整船上好的大麦。
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倘塔木卡(大商人)以银贷与沙马鲁(小商人)而不计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塔木卡。
倘自由民雇用手工业者,则每日应给报酬。
宗教色彩
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非常活跃。
倘自由民娶妻,其妻病,彼可另娶,惟不得离弃其妻;其妻得居所建之屋中,彼应赡养其妻,以终其生。
婚姻
如果一个人领养了一个儿子,养子却对其养父母造成伤害,则这个养子将回到他的原来的家庭。
家庭
法典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作出了规定。
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张宏生《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
《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
美国国会大厦
汉谟拉比浮雕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积极意义:
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消极意义:《汉谟拉比法典》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奴隶无地位可言。
新苏美尔
古巴比伦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
四、新巴比伦王国
空中花园想象图
新巴比伦文明最优秀的建筑代表是建造于公元前7世纪的空中花园,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城想象图
巴别通天塔想象图
四、新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遗址
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为入侵的外族波斯帝国所灭,与它一同陨落的还有那座为后世向往的空中花园,至此璀璨一时的两河流域文明中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两河文明的中断
伊拉克战争中无人看
管的古巴比伦遗址
伊拉克极端组织用电钻破坏文物
战争的诅咒似乎不肯放过这个消失的“伊甸园”,战争的创伤在一点一点侵蚀这个古老文明的血肉。
战争的诅咒
两河流域的文明(西亚)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的代表——古巴比伦
王国
1.地理环境
2.早期代表:楔形文字,制定阴历,60进位制
1.王国诞生
2.汉谟拉比的内外政策
3.评价:三点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①社会等级②奴隶制度;
③商品经济;④社会生活
新巴比伦
王国
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迹。
2. 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历史上诞生了( )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D
1.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明发生在( )
①长江流域②黄河流域③印度河流域④恒河流域
⑤两河流域⑥尼罗河流域
A.①③ B.④⑥ C.③② D.⑤⑥
D
小试牛刀
3. 在古代两河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中,有的成就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地所沿用。下列哪项成就是完全符合上述评论的 ( )
A.60进位计数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楔形文字 D.《吉尔伽美什》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 )
A.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对奴隶很残酷
A
C
东西方文明是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埃及、两河文明的生产力基础是铜石并用时期;印度河和中国文明的生产力基础是青铜时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生产力基础是铁器时代。
由材料可知,进入“文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论从史出
生产力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