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土地的誓言》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土地的誓言》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9 11:16: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赏读精彩语句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 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难点: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有这么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有森林、有煤矿,有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高粱,到了冬天,那里白雪皑皑,冰封雪裹,好似来到童话中的世界,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是的,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就是东北。可是当时间倒退回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无数男女老少踏上了流亡各地的漫漫路途,他们在凄风与硝烟里回望那被战火烧焦的故乡大地,一步一回首。从此迎接这些流亡者的,是饥饿、严寒、惊恐、伤痛,还有对故土刻骨铭心的思念。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感受当时的场景。
作者端木蕻良19岁时经历了“九·一八”事变。1941年,作者29岁时,“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东北三省沦陷近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挚痛的思念越来越强烈地燃烧着作者的胸膛,他怀着难以抑制的激情,写下了千千万万东北流亡者的心声——《土地的誓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木蕻良的这篇文章《土地的誓言》。
二、作者简介
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和萧红、萧军、舒群、白朗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的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在正式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学生开火车读课后的读读写写,教师检查纠正。全班齐读,一词两遍。
四、整体感知
好,现在请各位同学齐读这篇课文,注意在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尝试着读出感情,并思考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
②作者对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感情?
③面对这片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好,同学们能够把握好字音、声音洪亮地朗读,真棒!但是老师觉得,大家的朗读还缺少一些感情。现在我们一起来赏读这篇课文。
五、赏读课文
1、赏读景物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悍然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东北美丽富饶的模样、人民安详和平的生活都不复存在。但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的原野是怎样的呢?
(第一段“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第二段“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请同学们结合原文,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表现在 ”的句式来说一说,作者的故乡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是一片美丽、富饶、和谐、生机勃勃、神秘的土地。)
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精彩,从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一片美丽丰饶、祥和欢喜的土地!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呢?
(自豪、激昂、对故乡的思念)
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到位,现在让我们以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为例,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从“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一直读到“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好,同学们这次的朗读比第一遍更有感情了,真是好样儿的。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排比铺陈了许多富有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同时在这一部分中,句式的变化非常多样,长短句结合,读到长句时,我们的语气应该舒缓一些、语速应该慢一些,读到中间的短句时,我们的语气应该加快、声音要逐渐加强,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再来朗读一遍。
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棒了,在这一遍的朗读中,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广大的关东原野美丽、充满生机的景象。
2、赏读作者对故乡的感情
就是在这样一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人们安居乐业,但这一切都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到来而化为泡影,当自己所爱的一切都被无情剥夺、自己也必须背井离乡的时候,你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吗?
在离开故乡多年后,作者对家乡无比思念,他的感情就如同决堤之水一样不可抑制地四下奔流。这种情感特点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泛滥)
“泛滥”这个词本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呀?(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但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这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热情。如果我把“泛滥”换成“澎湃”或者“涌动”好不好?
(不好,“泛滥”写出了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那种激愤狂放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比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现在让我们带着作者这种不可遏制的热情,来读一下这句话。
那作者“泛滥的热情”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泛滥的热情”的句子,先在小组内试着朗读,并说说这些语句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同学们品读得太精彩了!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泛滥的热情”主要包含了哪些方面呢?(思念家乡、热情赞美家乡、希望能尽快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
3、赏读誓言
故乡的美好不复存在,作者自己也无法回到故乡的怀抱,他的欢笑也已被埋葬在田垄里。我们知道“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快乐和欢笑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怨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也只属于失去的故园。
面对这厚重的土地,面对这多灾多难的家园,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第2段,“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让我们来齐读作者的誓言,并思考,作者在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
(想急切回归故乡;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为故乡的解放献出自己的一切)
(讲解人称的变化,呼告的作用)
读到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老师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也来试着读一下,在朗读中贴近作者的情思。(师配乐范读)
当时,大批东北青年离开故土、背井离乡,假设我们现在就是离开故乡的东北青年,心中怀着对家乡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必将胜利的决心,我们现在就和端木蕻良先生站在一起,遥望北方的大熊星座,遥望着故乡,遥望着那必将迎来的曙光,面对土地发誓!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作者的誓言。(师生齐读)
六、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端木蕻良曾经说过:“在人类历史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土地。仿佛我生下来的第一眼,我便看见了她,而且永远记着她”。
眷念乡土,这是人类共通性的情感,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带上了强烈的爱国色彩,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抒发了对沦亡的故乡的思念之情,发出了要为解放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誓言!
黑暗已经过去,我们的祖国现在飞速发展,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祥和安宁。岁月静好哪里有那么容易,只不过有人一直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在我们小的时候,有无数的英雄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等到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后,希望大家也能成为国家栋梁,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为老一代与新一代,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