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 《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9 11: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题 春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借景抒情经典作品,朗读与诵读是主要学习方法,想象与体验是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关键。《春》恰是学生学习的典型文本。
学习目标 1. 朗读全文,品味语言修辞之美。2. 诵读全文,品味写景技巧之美。
重点 积累字词,背诵全文。
难点 品味比喻与拟人,掌握写景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初次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今天再次品味这篇散文的美。 看ppt上春的图片。 唤醒学生对春的记忆,创设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探究新知一、自主独立品味修辞之美,并在书上相关处简要批注。 ①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③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④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方法点拨:朗读中,展开想象,品味词语表现力和其中情趣。二、合作交流,分享刚才品读修辞之美的成果。①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日暖人的美丽景象。②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③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④ 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 1、识别方法:拟人看动词、形容词,比喻看比喻词。 2、赏析套语:生动形象地……三、独自朗读课文春画图一段,通过想象,品味写景技巧之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思路点拨: 本段描写对象是?→对象有啥特点?→怎样突出表现特点?→如何全面表现特点?→怎样描写才思路清晰?→试着总结一下这些描写技巧。四、合作品读,分享交流心得。1.你发现了本段哪些写景技巧?2.同学发现了哪些写景技巧?3.探究总结一下写景技巧。展示:①明对象:春花②抓特点:繁多、艳丽、甜美③用修辞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拟人,花的繁多】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花的艳丽】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花的繁多艳丽可爱】4、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虚写,花的甜美】④多角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视觉,正面,静态】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侧面,动态】花里带着甜味儿;【嗅觉,正面】⑤按顺序,分类别树上繁花→树中昆虫→树下野花从上到下,从高到低;从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探究总结第四段写景技法: 明对象,抓特点;用修辞,多角度;按顺序,分类别。 书中找到这些句子,反复朗读品味,并做批注。按要求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专心投入,合作阶段,学生有秩序有见解。学生按步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朗读、想象、品味语言的状态。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先自主再合作,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活动步步深入。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课堂练习 1、描写景物有哪些技巧,简要写下来。 ① ② ③ ; ④ ⑤ 。 2、品析下面红色词语运用之妙。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②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③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点拨:1、略 2、品析下面红色词语运用之妙。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拟人,“偷偷地”写出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钻”字写出春草破土而出的生命力。②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卖弄”指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贬义褒用,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 ③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逼”字突出雨后小草青而闪亮的特点。侧面衬托了春雨的滋润。 学生限时完成训练,过程要专注,不磨蹭不讨论。 巩固课上所学,加强语感训练。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春》的第二课时,主要实现品味语言修辞与写景技巧之美的目标。具体围绕“朗读加品读”这一活动,提升我们品词赏句,理解修辞作用,掌握写景技巧的能力。 学生再次自查目标实现情况。 引导学生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板书 学生系统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
明对象
抓特点
用修辞
写景技巧
多角度
按顺序,分类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