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妃子笑第12课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2、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
原因及其影响。
图说历史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一、交通运输的发展:请阅读课文填写以下表格:自主学习图说历史1、铁路交通 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由外国商
人擅自修筑的)。光绪二年(1876)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他出生在江西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是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1909年,他主持修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 他就是詹天佑
——中国的铁路之父历史素材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图说历史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故居“铺上”
京张铁路钢轨 图说历史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火车机车演变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你知道我们桂平的高速列车吗?2、公路交通1897年生产的本茨汽车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
第一批共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
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20世纪末,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上海轮船招商局3、水运重庆三峡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游轮 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游轮神州号4、航空运输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诞生于哪一年?1909年这是个常识,你知道吗?冯如冯如和他的飞机1)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
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空中客车A380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当时大多数人不敢坐,因为他们以为“电车”就是有电的车,人碰上去就会死的。)5、城市交通:方便快捷的地铁线路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一、交通运输的发展:归纳小结1、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是什么?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2、中国第一条铁路叫什么?(淞沪铁路)3、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叫什么?(京张铁路)看看谁答得快4、首次打破列强在中国航运垄断局面的航
运企业叫什么?(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5、1909年,是谁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冯如)一、交通运输的发展:二、通信工具的进步:请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新中国
成立后通信工具的发展概况:古代通讯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
站,建于明代洪武八年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日行300—800里。近代通讯电报事业1924年兴建的天津电报总局大清邮政局邮局代封票一枚可视电话卫星电话手机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近代通讯电话事业现代通讯网络事业天涯若比邻 合作探究1: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1)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2)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3)政府的大力提倡;4)社会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合作探究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更
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
生了那些影响?积极影响:①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②加快了信息传递;
③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④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消极影响: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堵塞;
③能源危机;
④人居环境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
……课堂基础知识梳理: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
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最
明确的依据应该是
A.服饰
B.发型
C.交通工具
D.建筑装饰风格C课 堂 练 习 2.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
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
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
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
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B3.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
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在自己前面
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
太监牵引。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顽固守旧势力抵制先进的工业文明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的进步
C.封建专制制度与工业文明的冲突
D.封建迷信思想阻碍近代中国进步B4.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
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
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
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
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
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
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
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D5.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
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
力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