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第二单元 第四章 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预学检验与课堂导学(含答案)冀少 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驱动式】第二单元 第四章 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预学检验与课堂导学(含答案)冀少 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29 20: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第一节 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预学检验
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 了解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查阅资料,并结合教材,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完成下表。
任务二 概述珍稀动植物的特点
结合任务一的资料整理,请你尝试总结具有哪些特点的动植物属于珍稀动植物?
任务三 分析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通过查阅、交流、分析资料,你认为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
任务四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植物?试总结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
第二节 生物资源的保护
预学检验
一、链接旧知
我国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二、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 收集我国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我国保护生物资源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任务三 我国在保护生物资源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第三节 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
预学检验
一、链接旧知
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保护生物资源的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方式保护生物资源。
二、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阅读以下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分析回答问题
实例1:水葫芦(凤眼蓝)
·原产地:巴西
·引入时间:2 0 世纪初
·引入原因:作为观赏植物和猪饲料
· 危害:过度繁殖,阻塞航道,影响航运;覆盖水面,影响水体流动和光照,造成水质和环境污染;吸收有害物质后腐烂,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使水中缺氧,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
实例2:加拿大一枝黄花
·原产地:北美
·引入时间:2 0 世纪3 0 年代
·引入原因:作为观赏植物
· 危害:逸生野外,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压制本地植物生长,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
实例3:巴西龟(红耳龟)
·原产地:巴西及美国
·引入时间:不详
·引入原因:宠物市场
· 危害:作为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其大量放生或逃逸可能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实例4:福寿螺
·原产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引入时间:2 0 世纪8 0 年代初
·引入原因:作为食用螺
· 危害: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同时还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食用生螺肉后可能感染并导致严重症状。
实例5:草地贪夜蛾
·原产地: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引入时间:2 019 年
·引入原因:迁飞入境
·危害:繁衍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严重危害玉米等农作物生长。
1. 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
2. 结合材料分析,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哪些危害?
任务二 概述为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我国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四章 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第一节 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预学检验
预学新知
①狭小②很低③稀少④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⑤物种退化⑥人类活动⑦朱鹮⑧珙桐
⑨生物资源⑩动植物的起源 分布和发展
自然历史
课堂导学
【任务一】
【任务二】
分布区域狭小,种群密度很低,现存数量稀少,若不加以保护,数量会持续下降甚至灭绝的动植物种群属于珍稀动植物。
【任务三】
①某些野生动植物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②物种退化;③人类活动。
【任务四】
①野生动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野生动植物是珍贵的生物资源;③对研究动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以及自然历史的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 生物资源的保护
预学检验
一、链接旧知
大熊猫 朱鹮 江豚 银杉 珙桐
二、预学新知
①法律、法规 ②就地保护 ③迁地保护
④种质资源库 ⑤基因库 ⑥人工授精
⑦组织培养 ⑧胚胎移植
课堂导学
【任务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任务二】
①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生物资源。
②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生物资源进行就地保护。
③建立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
④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对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进行保护。
【任务三】
①自 1956 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相继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2021 年,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5 个国家公园。
②经过多年的保护,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藏羚、白鹤等珍稀动物数量都得到恢复。德保苏铁、珍稀兰科植物等近百种极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③通过迁地保护,朱鹮、麋鹿的数量明显恢复。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逐渐得到缓解。
第三节 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
预学检验
一、链接旧知
基本遵循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二、预学新知
①自然或人为②生物多样性③空间、营养
④生态安全
课堂导学
【任务一】
1. 我国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境外传入国内,在新的环境中快速繁殖,改变本地生物多样性,并造成危害的过程,称为外来物种入侵。
2. 外来物种入侵会与本地的物种竞争空间、营养等资源,进而威胁生态安全。
【任务二】
①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
②从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综合防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