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说主题多维探究-人物塑造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2、小说主题多维探究-人物塑造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备考2025】高考语文小说主题多维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20:41: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小说主题多维探究-人物塑造
思路引入
小说的主题思想常常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表现出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涵与人物间彼此的关系,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投射出特定的历史文化的背景,显示着作品的主旨。尤其是小说主体人物与客体、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同时,作者对主要人物所作所为的态度,对人物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的赞颂或批判也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顺着小说的文本逻辑,从情节设置“草蛇灰线”的蛛丝马迹中,有依有据地反推出小说的主题旨趣,进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典例分析
典例一
福斯特曾对小说情节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故事是对一系列按时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情节同样是对一桩桩事件的一种叙述,不过重点放在了因果关系上。”文学批评家马歇尔·布朗则将小说叙事的重要特点总结为:“小说中的一切‘现实’呈现为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一切被织入一个必然的过程之中。”
现代小说开始摒弃“情节完整性”的审美追求,强调叙事的“逻辑”,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情节的发展都被纳入一定的“因果链条”之中,作家的创作意图、旨趣就隐含于“因果逻辑”的设定之中。这提示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包括主题)必须尊重情节的发展“逻辑”,如果我们能够顺着文本的内部“逻辑”,就能更充分地理解人物与情节,领悟作者创作的意义与价值,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解读小说文本时最容易忽视的。
实际操作:从人物关系的内部逻辑中反推主题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各种情节)
2.主体与自身的关系(各种描写)
3.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景物描写或背景介绍)
高考小说《天嚣》解析主题的方向:
1.“他”与蒙族老人,这是小说详细描述的关系,据此,可推出“人性美、人情美”的主题;“军民情、民族情”的主题。
2.“他”与自身:小说没有过多描述,据此,“责任”主题,属过度解读。
3.“他”与环境:小说有展示风沙肆虐,饥渴难当的生存环境,但小说仅将此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所以“奇迹”主题、“生存”主题,属错误解读。
高考散文《我们的裁缝店》解析主题的方向:
1.“我”与众多顾客,这是小说详细描述的关系,据此,可推出“启发美,欣赏美,成人之美,展现人性美与人情美”的主题。
2.“我”与自身,小说有刻意点出主人公的埋怨与自我宽解,据此“热爱职业,踏实劳动”的主题,属于次主题。
3.“我”与环境,小说中也有展示这层关系,小镇荒寒偏远,与大城市形成鲜明对比,据此,还可提炼出“对质朴人情的赞赏以及呼吁保存淳朴安适民风民情”的次主题。
典例二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往往是作品主题的最好体现。如《复活》中的片段: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儿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在课文选段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投以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的微微一笑,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情感?这对作者表达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
【赏析】
①嫌恶是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讨厌之情;而妖媚和可怜是装出来的,眼前的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来说,早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人,她只把他当作有钱的老爷,所以她用媚笑来对待他,并向他要钱,想“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②作者这样写,表示原来纯洁的女主人公已经不存在了,通过女主人公神态上的细微变化展现其精神上的“死亡”,是为小说“复活”的主题思想做一个铺垫。
技法总结
①思考主人公的经历(成败浮沉等)及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
②思考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与其命运的关系;
③关注人物间的对比映衬关系;
④关注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⑤关注主人公的典型意义,即从“这一个”上升到“这一类”。
针对练习
一、(2023·安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一骑,只有一骑。
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篇描写李善德骑马奔向长安的情景,极具镜头感,先远景展现一骑疾驰的动态画面,再聚焦特写,突显骑士的疲惫。
B.文本一中装扮华丽的春明门与残败荒凉的上好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社会繁华之下,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画面,讽刺意味浓厚。
C.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刻画一个与“荔枝”发生关联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展开故事,深刻书写了历史深处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
D.与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一个“必”表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
2.对文本一的标题与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通过长安城和荔枝两个意象的组合,点明本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
B.第⑦段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寿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
C.第 段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
D.第23段画线句,引发读者想象荔枝成功运达长安过程前,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
3.文本一中第 至 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4.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
二、(2023·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飓风
狄更斯
①就在这事发生了的若干年后,我仍常常梦到它。我为它而激动得惊醒,我觉得我安静的卧室在那寂寞长夜里也飞腾着它的狂涛巨浪。直到现在,只要稍稍言及任何一场暴风,或一个海岸,我就马上痛切地联想到它。
②在一阵阵吹得人睁不开眼的狂风中,在飞舞旋转的沙石和可怕的喧闹声中终于得到一个暂时的间歇而足以看看海时,我被那海吓得不知所措了。高高的水墙一堵接一堵冲过来,达到最高峰后跌下时,似乎连它们中最小的一堵也能吞没这个市镇。退却的海涛轰隆一声往后撤去,似乎要在海边挖一个深深的坑,要把地面毁坏。浪头白花花的巨浪轰轰然扑向海岸,在到达陆地前就撞击得粉碎,每一片碎浪都饱含了一切的愤怒力量,急急忙忙又重新组合成另一个怪物。起伏的高山变成了深谷,起伏的深谷又变成了高山。大量大量的海水发出震耳的轰鸣声,震动着、摇撼着海岸;随着每声轰鸣而来的海潮聚成一种形象,然后马上变幻并离去,在这同时又把另一股奔腾的潮水击退、驱开;在地平线那头像彼岸的高塔和建筑的浪影时起时落;乌云急急地厚厚罩下;我似乎看到天崩地裂。
③“一条船破了!就在附近!”有人大叫。
④“什么船?”
⑤“一条从西班牙或葡萄牙运鲜果和酒的帆船。如果你想看,先生,就快点!据岸上人推测,它随时会成碎片呢。”
⑥那紧张的声音沿着楼梯叫喊而去,我也披上衣服往街上跑去。我前面有很多人都朝海边跑。我赶过了许多人朝那里跑,不久就看到那发怒的海了。站在我身旁的船夫伸出他那裸露的胳膊向左边指。于是,天哪,我看到了,离我们很近呢!
⑦在离甲板6英尺或8英尺的地方,一条船桅折断了,向一边倒下,被乱纷纷的帆布和绳具纠缠住;当那船颠动和撞击时——它没有一刻静止过,那剧烈是无法想象的——那团破损断裂的东西撞着船侧,像要把它击穿。就在这时,冲击那条动荡着的船的海这时又掀起一个高浪,把人们、圆木桶、船板、上层船舷,还有那一堆像玩具一样的东西全卷入翻腾的海中,从岸上发出的惊叫声压过了风声和水声。四个紧握残余船桅索具的水手和那条破船一起从海里腾了起来。
⑧船上有只钟,当这条船像头被逼疯了的野兽那样翻腾滚动和抛动时,这只钟响了。钟声像为那些不幸的人而敲的丧钟,钟声随风飘向我们。那条船有一会儿看不见了,但一会儿又露出。又有两个人看不见了。岸上的苦恼更剧了。男人们呻吟着捏紧了拳头,女人们尖叫着把脸转过去。有些人疯了一样沿着海边跑来跑去,朝无法救应的地方呼救,我发现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们没有理智地向一群我认识的水手们哀求,求他们别让这最后两个绝望的人在我们眼前消失。
⑨这时,我看到人群中又有了新的骚动,并看到他们自动让开,汉姆从他们中间走到了前面。我向他跑去,重申求他救援那两人的意思。但我又记起了这于他有多危险,于是我用双臂搂住他,并求我刚才求过的那些人,求他们别放他走,别听他的,别让他去死,让他离开海滩!
⑩岸上又响起一阵惊叫。朝那破船看去,只见那船帆残酷地一下又一下打下来,把两人中的一个又打落了,然后威风凛凛地去把仅剩的那个活跃角色甩得飞旋起来。
在这种景象下,要动摇那个已毅然要拼命的人的决心,我等于向风祈求。这时,汉姆很愉快地握着我的双手说道:“如果我大限已到,那就是到了;如果没到,我可以等待。上帝保佑你,保佑大家!伙计们,把我准备好!我要去了。”
我被狠狠地推到一边,周围的人把我挡住……后来,我看到汉姆穿着水手衣裤,一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条绳子,也许那绳子就系在他腕上;还有一条绳子一头拴在他身上,另一头松松地盘在沙滩上,由几个远远站在那里的助手拿着一点点放松。
连我这外行的眼也能看出,这条破船就要裂开了。我看见它从中间裂开,桅上唯一的那个人生命如系于一发之上。他依然紧紧抱住船桅。他头上戴着一顶很特别的红色便帽——不像水手帽,颜色也较鲜艳。由于于生死攸关起决定作用的几条已下陷的板子在转,船已漏水了,预告他死亡的丧钟敲响了,我们大家都看到他挥动那顶便帽。当时看见他那样做时,我觉得我都要疯了——因为他那动作使我记起我旧日的一个挚友。
汉姆一个人站在那里望着海,他身后是紧张屏息的一片沉寂,身前是那暴风。有一个大浪退去时,他回头看了看那些握着紧系着他绳子的那些人,便随着浪头冲了进去,立刻和海浪拼搏起来,忽而与高山一起升腾而起,忽而与深谷同时降下;终于他又被推到岸上,人们赶快把绳子收了起来。
汉姆受伤了。我从我站的地方看到他脸上有血,可是他根本没想到这一点。他似乎急切切地在教他们把他放松一些——也许我只是从他胳膊的动作上这么推测——然后像先前那样出发了。
这时,他奋力朝破船靠去。他时而随高山升腾,时而随深谷下降,时而沉入起伏的泡沫,时而朝岸的方向漂浮,时而又向船的方向漂浮。他艰难勇敢地挣扎。那段距离并不算长,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了。终于,他挨近了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靠一步,他就抓住它了。可就在这时,一股高山一样的深绿色海水从船的那边朝岸的方向涌来,他似乎一下就跃了进去,船也不见了!
我跑到人们收绳子的地方,只见海里有些团团转的木片,好像刚才不过打破了只木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惶恐。他们把汉姆拖到我脚前——没有知觉——他死了。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再没人阻拦我,我留在他身边,忙着用尽了一切急救方法,可他已被那巨浪打死了,他那颗宽厚的心也永远安静下来不动了。
当一切希望都放弃,一切都已做完后,我在床边坐了下来。这时,一个认识我的渔人来到门口,低声喊我。
“先生,”他说道,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这时已淌满热泪。他嘴唇颤抖着,面如死灰。“你肯去那边一下吗?”
我从他表情上看出我记忆中的旧事。我靠在他伸出来扶我的胳膊上,失魂落魄地问他道:“那具尸体靠岸了?”
他说道:“是的。”
“我认得那尸体?”我问他道。
他什么也不说。
可是,当我站在海边,就在当年爱米丽和我曾经寻找贝壳的地方,就在辟果提先生那条旧船昨夜被风吹散后一切碎片落下的地方,就在被斯蒂福兹伤害的那个家的残迹之中,我看见斯蒂福兹头枕着胳膊躺在那里,正像我过去在中学学校里时常见他躺着的那样。
(本文选自《大卫·科波菲尔》第五十五章,有删改)
相关情节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曾被继父送到大卫乳母的兄弟——渔民辟果提先生家里。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大卫与辟果提及辟果提收养的一对孤儿爱米丽和汉姆,一起过着清苦但和睦的生活。后爱米丽经受不住大卫中学同学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与汉姆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后来,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爱米丽的斯蒂福兹。爱米丽被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头说“只要稍稍言及任何一场暴风,或一个海岸,我就马上痛切地联想到它”,这表明这件事只给“我”留下了恐惧的阴影。
B.听说有船快要沉没,飓风袭击的海岸上聚集了许多围观的人,这表明人们冷漠的心态。
C.“我”一会儿没有理智地向水手和汉姆请求救援船上的人,一会儿又请求别让汉姆去,这反映了“我”的虚伪无常。
D.汉姆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救的人是自己的情敌,但即便他知道,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施救。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②段对于飓风的环境描写,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飓风来临之时海面的情形,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
B.文本第⑧、 段提到的钟,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与死亡、祈祷等含义相关,在小说中起到了暗示情节的作用。
C.文本用动作、心理、语言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了汉姆的形象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体。
D.文本的结局是汉姆被浪打死,那个仅存的遇险者也死了,“我”认出遇险者的尸体正是“我”的同学斯蒂福兹,而“我”早已预料,因为 段末尾已有伏笔。
3.英国批评家E·M·福斯特曾提出“扁平”人物的概念,认为这类人物的形象特征鲜明,有辨识度,代表“某种单一思想或特质”的人物。文本中的“汉姆”即是这类人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4.文本中汉姆为救自己的情敌、仇人斯蒂福兹而死,有人觉得这个悲剧的结局有些不合理。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对文本或原著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2023·湖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等了一整天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①。”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以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②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了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着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了出去。
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像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像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
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有改动)
【注】①一百零二度:这里指华氏度,约38.9℃。②霍华德·派尔(1853·1911):美国作家、画家,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内战时期的史实及传说,除撰文外,还作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沙茨脸色煞白,不愿睡去,长久地不愿提起死亡,总怔怔地望着床脚等细节刻画了他等待死亡时的紧张与恐惧。
B.小说中“不用在这儿陪我”等语言表现了九岁男孩沙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与孤独,镇定与勇气。
C.“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沙茨说的“这事”指的是“面对死亡”。
D.小说结尾小沙茨“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表明他经此打击已变得敏感而脆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对话,中间省去了人物,使得对话非常流畅,一气呵成,也更加真实而贴近现实生活。
B.小说中“我”找鹌鹑这一场景时的悠闲和沙茨的绝望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孩子的误解。
C.该小说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费作者匠心,如在楼下医生开药的解释就很好地为下文父子误解做了铺垫。
D.海明威选择第一人称角度,以孩子父亲“我”的身份来叙述,让读者感到自然逼真,故事中“我”直以一种成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孩子的病情。
3.沙茨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4.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小说的深邃思想往往寄寓在简明形象的文字当中,请结合文本说说这篇小说主题是怎样的。
四、(2023·宁夏银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停战令后(节选)
魏巍
板门店,于昨天上午度过了它最繁华的日子之后而冷落下来。昨天上午十时,这个仅有三座茅屋的小小的村庄,在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之前,演出了最后也是最热闹的一场,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也来到这里,同美军上将克拉克一起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这是三年半来第一个安静的夜,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彭总情不自禁地走出屋子,不知什么地方已经响起了锣鼓声。他回到屋里,躺在床上,想睡也睡不成了。从中南海的紧急会议到北京饭店的不眠之夜,从与毛主席的单独谈话到再跨征鞍,当时他觉得肩负的任务是何等沉重!可是经过三年来的惊涛骇浪,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这使他感到欣慰。这次他到这里来,本来计划在签字之后要到第一线看望看望战士们,现在这种愿望更强烈了……
彭总一行,在先头师略事休息,随后就由师长洪川乘吉普车在前引路,继续向白岩山进发。中午过后,彭总望见前面一带山岭,就像白玉屏风一般,就知道白岩山已经到了。
彭总下车一看,前面十字路口大杨树下站着两个军人,似已等候多时,就立刻不高头地说:“不是叫你不要打电话吗?”
“我怕他们准备不及……”洪川红着脸说。
“有什么可准备的?”彭总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搞这一套旧东西干什么?”
“彭总,”洪川笑着辩解说,“这也不是对您,别的首长来了也是这样。”
“那也不对!”彭总严厉地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这一套!”
洪川做了介绍。然后大家一起上车,向村里驶去,在一座茅舍前停了下来。
彭总的脾气和风格是全军都知道的,尤其是在下面吃饭的问题使人为难。如果准备得好了,那是肯定要挨骂的;如果弄得太不像样,又使人过意不去。这次倒好,这里刚刚打过仗,许多老百姓还没有回来,东西很难买,只好打开几个从祖国运来的罐头,炒了一些鸡蛋粉,弄了一个炒辣椒下饭。这个小“宴会”就设在茅屋里,大家盘膝而坐。吃饭时,大家心里十分不安,而彭总却特别满意,吃得满头大汗。自始至终,笑容满面,问这问那,没完没了。
“有个战斗英雄郭祥,不是这个部队的吗?”
“是,是我们的一营营长。”团政委周仆连忙答道,“最后这一仗他打得很好,负伤以后坐在担架上还指挥呢。”
“伤重不重?”
“一条腿断了。”
彭总停住筷子,关切地问:“还能治好吗?还能不能回到部队?”
“已经送后方了,还没有回信。”
彭总叹了口气,把碗放在小炕桌上:“你们应当去看看他!”
“是的。”周仆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干部。二次战役起了很大作用。敌人南北两面夹击,又是飞机,又是坦克,他的队伍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硬是一动不动,真有点英雄气概!”
彭总若有所感地说:“选干部就要选这样的人!对革命忠诚、老实、勇敢、大公无私。在关键时刻,这种人一个可以顶一百个、一千个。”
饭后,大家劝彭总休息一下,彭总认为时间紧张,还是抓紧时间去看看战士。于是,去看了几个连队,最后来到三连时,已经快要夕阳衔山了。
当彭总一行来到山下,三连连长和指导员赶快下山来接。附近的十几个战士也围拢过来。彭总看见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心里着实高兴,就同他们道了辛苦,一个一个都亲切握手。
人群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战士,眨巴着一双猫眼,望着彭总笑眯眯的,圆乎乎的脸上还露出两个酒窝。彭总同他的眼光相遇,就笑着问道:“你这个小鬼,叫什么名字?”
小鬼红了红脸,没有马上答出来,三连长代他答道:“他叫杨春。”
彭总又问:“小鬼,这次停战你觉得怎么样?高兴吗?”
“高兴。”杨春答道,“就是有点不够解气。”
“我们消灭了那么多敌人,怎么能说不解气呢?”
“没有把敌人赶到大海里嘛!”
大伙笑起来。
杨春开始还有点胆怯,经过一阵谈话,好像已经同彭总很熟的样子,两个猫眼眨巴眨巴地望着彭总,认真地问道:“司令员,我提一个问题行吗?”
彭总笑着说:“好好,你提。”
杨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现在已经停战了,我们呼啦一走行吗?”
“你说呢?”
“我说不行。”
“为什么?”
杨春指了指四处荒芜的土地和倒塌的房舍,说:“你看,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
彭总不觉心中一热,没有想到这个看去还是个孩子的战士,竟同自己想的一样。
望了望面前的小山岗,彭总正要举步上山,三连长上前拦住说:“司令员,上面正在掩埋烈士呢,还是不要去了。”
“怎么,人死了就不要去了?”彭总瞪了他一眼,径自向山上走去。彭总一面走,一面察看着墓前的木牌。那些木牌上都分别写着烈士的姓名、年龄、职务和家乡住处。当他发现有几座坟前没有插木牌时,就停住脚步,对三连长说:“这里怎么没有插木牌呀?”
“有一些还没有查清楚。”三连长面有难色地说。
“不要怕麻烦!”彭总说,“可以找他们连队的人来亲自辨认。不是这些牺牲的同志,我们怎么来的胜利?”
彭总默默地脱下军帽肃立着,站了很久很久……热泪,从他露出白鬓发的面颊涔涔而下。
那边,像白玉屏风般的白岩山,已被夕阳染成金红,显得更加壮丽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东方》第六部《凯歌》。《东方》是魏巍的小说代表作品,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文本二:
在彭德怀司令员身边的六小时
王一鸣
1952年7月14日上午9时许,朝鲜战场,距前沿阵地30多公里,设在坑道中的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司令部作战室,大家正迎接突然到来的彭德怀司令员一行4人。发现司令员就站在我身边注视着挂在壁上的作战地图,我赶紧扔掉手中的铅笔给司令员行军礼。好一会儿,只听彭司令员和蔼地说道:“你这个小同志敬礼的姿势不太标准呀,把手放下吧,以后再练习。”一下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严肃紧张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了,我的脸也更红了。这时,叶师长、郑参谋长等师首长也都来了。我和值班参谋们很自然地都退到外间值班室去了。彭司令员听汇报和作指示总共只用了40多分钟。首长们走出值班室时,只听师首长们用乞求的口吻说:“司令员同志,请您别再往前走了,敌机频繁轰炸,太危险了,我们无法保卫首长的安全……”
彭司令员立即严肃地大声说:“你们前方的指战员们都没有感到危险、不安全,为什么轮到我就感到危险,不安全了呢?放心吧,能炸着我彭德怀的弹还没造出来呢。走,走,到前沿阵地去看看,去看看我们的英雄们。”师首长都知道彭司令员的脾气,只好服从命令。就这样,我便荣幸地成了彭司令员视察前沿阵地的向导。
四二三团指挥部也已经前移到主阵地后面的山脚下。我们在团部作短暂停留之后,就徒步爬山寻近道直插月牙山。一路上,彭司令员的兴致很高,不停地赞美朝鲜的自然景色,不时地催我快点爬。我当时刚满18岁,虽年轻力壮,仍累得大口喘气,可彭大将军健步攀登,如履平地。途中不时响起敌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但彭司令员好像根本没听见,谈笑风生。这位常胜大将军的英勇、从容的英雄气概给了我们每个同行人很大的感染。一路上,我频频回头,怀着崇敬的心情望着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将军,这就是《保卫延安》一书中的将军呀!
午餐是下午一点多钟在月牙山阵地上同前方指战员一起在坑道中吃的。炊事班长老李送来了热腾腾的小米稀饭和东北大饼,还有油炸花生米和一盆板栗,彭司令员大口大口地吃着,不时夸奖老李的手艺高。我们都被彭司令员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这顿饭,人人都吃得又香又饱。
餐后的前沿阵地座谈会上,彭司令员与排长、班长、老兵、新兵亲切交谈,征求他们打好阵地阻击战的建议,同时还询问战士们现在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还问他们打完仗后回祖国想去干什么……会上战士们发言热烈、笑声不断。我心中默默地想着:同志们都传说彭司令员是位非常威严的将军,但我亲眼见到的大将军竟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多像一位慈父啊!
(节选自2021年1月16日《株洲日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用“最繁华”“最热闹”等词语交代签字仪式给小村庄增添了光彩和生机,也暗示板门店将被载入史册。
B.文本一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战斗英雄郭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突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C.文本二中“放心吧,能炸着我彭德怀的弹还没造出来呢。走,走,到前沿阵地去看看,去看看我们的英雄们”,既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下彭总对士兵的关心,也展现了彭总作为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D.两个文本通过写彭总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都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让读者明白了胜利的来之不易。
2.关于文本一中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鬼红了红脸”描绘了杨春的表情,形象地写出了他起初与彭总沟通时的胆怯心理。
B.停战让杨春感到高兴,但却不解气,他希望把敌人赶到大海,他幼稚的想法遭到大伙嘲笑。
C.杨春和彭总都想着战后要帮助朝鲜人民搞建设,这也反映了广大志愿军战士的心声。
D.从彭总与杨春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到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司令员的形象。
3.上世纪80年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在回顾自己对于革命文学的创作时,特别提到在作品中创作的“看见如英雄般伟大的小人小事”,希望借此表达“自己肚里火似的东西”,“探索民族力量的源泉”。请结合文本一,探究本文作者魏巍是如何通过塑造“小人物”来实现如上的创作意图的。
4.两个文本都写了彭总在朝鲜战场吃饭的场景,但文本文体不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五、(2023·四川雅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求雨
汪曾祺
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但是偶尔也有那样的年月,雨季来晚了,缺水,栽不下秧。今年就是这样。因为通常不缺雨水,这里的农民都不预备龙骨水车。他们用一个戽斗,扯动着两边的绳子,从小河里把浑浊的泥浆一点一点地浇进育苗的秧田里。但是这一点点水,只能保住秧苗不枯死,不能靠它插秧。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雨呀!
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他低头看地,他看见稻田里的泥面上有一道一道螺蛳爬过的痕迹。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
他把村里的孩子都叫在一起,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就出发了。
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一个才六岁。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风暴雨一起来。
调子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按照昆明话把字音拉长了念出来。他们的声音是凄苦的,虔诚的。这些孩子都没有读过书。他们有人模模糊糊地听说过有个玉皇大帝,还有个龙王,龙王是管下雨的。但是大部分孩子连玉皇大帝和龙王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天,天是无常的。它有时对人很好,有时却是无情的,它的心很狠。他们要用他们的声音感动天,让它下雨。
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他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风暴雨一起来。
过路的行人放慢了脚步,或者干脆停下来,看着这支幼小的、褴褛的队伍。他们的眼睛也是蓝的。
望儿的村子在白马庙的北边。他们从大西门,一直走过华山西路、金碧路,又从城东的公路上走回来。
他们走得很累了,他们都还很小。就着泡辣子,吃了两碗苞谷饭,就都爬到床上睡了。一睡就睡着了。
半夜里,望儿叫一个炸雷惊醒了。接着,他听见屋瓦上噼噼啪啪的声音。过了一会,他才意识过来:下雨了!他大声喊起来:“爸!妈!下雨啦!”
他爸他妈都已经起来了,他们到外面去看雨去了。他们进屋来了。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斗笠和蓑衣上滴着水。
“下雨了!”
“下雨了!”
妈妈把油灯点起来,一屋子都是灯光。灯光映在妈妈的眼睛里。妈妈的眼睛好黑,好亮。爸爸烧了一杆叶子烟,叶子烟的火光映在爸爸的脸上,也映在他的眼睛里。
第二天,插秧了!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到处都是人。
望儿相信,这雨是他们求下来的。
(选自《汪曾棋短篇集》)
文本二
我们翻开汪曾祺的集子,有些故事很难说它是一篇小说还是一篇散文,被人们划定为小说的文章,那些大段的看似闲笔的风景描写,对地方民俗人事的介绍,都实实在在有着散文的韵味。他的小说与散文分界不明显,主要偏向小说的散文化。
(沈书枝《汪曾祺: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1.下列对《求雨》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了昆明地区气候特点,“栽秧时节”间歇式下雨,空气是潮湿的,为篇末半夜降雨埋下伏笔。
B.雨前人们的眼睛是蓝色的,突出了盼雨的急切心情;雨后是黑亮的,表达了人们得雨后的喜悦与希望。
C.孩子们衣着褴褛污脏,没有读过书,大人“利用孩子求雨”,表现了地方的落后与人物的愚昧。
D.因为“不缺雨”而“不预备龙骨水车”,用戽斗浇水育苗,小孩祈雨等,都具有地方特色。
2.《求雨》记叙了身处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小故事,这样写有什么意图?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3.文本二指出汪曾祺的小说“偏向小说的散文化”,请结合文本一对此加以分析。
六、(2024·贵州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洗澡记
赵文辉
村委会主任小星是文玉一手提拔上来的。为了感激村支书的栽培,村里的事小星总是抢着干。劲儿用大了,有些事就做过了。就跟短跑比赛一样,狠劲冲,结果把裁判也撞翻了。小星就是这样,乡里来了领导,文玉还没吭声,他却先打了招呼握住乡领导的手不松;村里有个红白事请干部,小星嗓门贼大,指三挥四,文玉没了说话的份儿。事情越来越严重,小星走路居然也走文玉前头了!文玉的眉头不由得皱成了疙瘩,心里也沟沟壑壑地不平起来。
秋里庄稼被砍倒后,来了一支“秸秆禁烧工作队”,一行五人全从县教育局抽调。送他们来的是一辆“依维柯”,像只大犀牛威风凛凛地停在村委会门口。村干部从里面迎出来,小星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文玉前面,和工作队队长吕科长握手问好。其他队员把他当成了支书,一一与他见面,却冷落了一旁的文玉。文玉在心里狠狠冷笑了几声。
午饭安排在村会计家,整了几个家常小菜,酒是当地生产的“百泉春”。会计告诉工作组,酒是文玉自己掏钱买的,菜是他家自留地长的,今天用家宴欢迎大家。刚端起杯,文玉就对小星说:“两位主要领导不能都在这儿喝酒,你喝了这一盅赶紧去南地看看,要是哪家趁这时候把秸秆烧了,咱可全完蛋了!”小星本想跟吕科长他们猜几个枚,他还会喝“楼上楼”,这下子全用不上了。小星只好将酒喝下,又往嘴里填一筷子猪头肉,匆匆去了。文玉心里说:不怕你能,就怕不给你这个机会!
谁知才一会儿,小星竟回来了,一进门就向文玉汇报:“我巡逻了一圈儿,没啥问题,为了保险起见,我又让支委们组成临时巡逻队,重点在南地……我赶紧回来,说啥也得给吕科长敬个酒!”文玉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却又不好发作。刚喝了两盅,文玉忽然一拍脑袋,猛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差点儿忘了,下午乡里有个综合治理会,两点开始,你赶紧去吧!”小星的“楼上楼”又没表演成,肚子还是空空的。他不情愿地站起身,朝那盘牛肉狠狠盯了两眼,去了。
等小星从乡里回来时,酒事已经结束。小星说:“支书,会不是今儿个开的……”文玉很夸张地拍拍脑门儿,说自己糊涂了:“嘿,明儿个的会我咋记成今儿个的了?”心里却乐开了花。下午开会布置禁烧工作,文玉总觉得小星碍眼,一个念头砰地冒出来。
晚上文玉悄悄把村里福堂约到家里。福堂当年和小星竞争过村委会主任,落选了却一直不死心。文玉开门见山问他还想不想当村主任。福堂回答:“谁不想谁是这个——”用手比画了个王八。文玉笑笑,说:“秋罢又该换届了……”福堂多精的人,赶紧求文玉指点:“你可得支持我!”文玉说:“我只能在两委会上把你当作候选人提出来,选上选不上全看你的群众基础了。”福堂屁颠屁颠走了,第二天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群众基础”,村里大街小巷挂满了标语:“赵福堂向全村父老问好!”“赵福堂保证把养老院建好!”过八月十五,福堂又挨家送了两盒月饼、一小壶花生油。
文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没人的时候就想哼哼几嗓子。这天去河边溜达,见四下无人就扯开嗓子来了几句《朝阳沟》:走过了一架山翻过了一道岭……河里忽然钻出一个人,夸他:支书唱得不错呀!文玉吓了一跳,见是吕科长。文玉知道秋水伤身,赶紧冲吕科长摆手,让他上来。
吕科长爬上来,一边用毛巾擦身,一边解释:他坚持冬泳多年了,不碍事。秋天正是冬泳的开头。
文玉松了一口气,瞅着冷凛凛的河水问吕科长:“冬泳没点儿硬劲可做不来,你是哪一年开始的?”
“说来话长,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吕科长告诉文玉,是他当中学校长时的事儿。那时在学校,他每天喝水都是办公室烧好送来。有一天一直到半上午,还不见送开水。他就去了一趟办公室,原来水已经烧好了,只是负责送水的小王去县里送材料,又没交代别的同志。水就在小王桌子角搁着,伸手就可提走。可他嫌提水掉份儿,就一声不吭离开了办公室。过后越想越惭愧,越想越觉得难为人师表。为了洗去精神上的垃圾,他跳进了满是冰凌的河里……吕科长叹一口气:“瞧瞧我当时精神垃圾有多厚,都结成茧了。好多人,都让这些垃圾给埋了、毁了。”
文玉听了,不由得脸红起来,像被人掴了一巴掌。自己、自己……这些天都对小星做了些啥呀?想一想,越发脸红开了,好像又让人掴了一巴掌,他忽然甩掉鞋呼呼啦啦把衣裳扒了个精光,不顾吕科长劝阻,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跳下去的一瞬间,文玉可着嗓子喊了一句:“洗澡了!洗澡了!”
(原载《新乡日报》2014年4月11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村委会主任小星是文玉一手提拔的,可他并不领情,根本不把文玉放在眼里,事事争先,引起了文玉及其他人的不满。
B.工作队的午饭安排在村会计家,会计告诉工作组酒是文玉自己掏钱买的,说明会计善于逢迎,工作能力在小星之上。
C.村支书文玉安排小星去南地巡逻,而后又特意安排他去乡里参加综合治理会,主要是担心小星过于热情,喝酒误事。
D.相比于小星的单纯、不谙世事,小说更侧重于揭示一些村干部的官僚作风,以引起社会对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关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为史家笔法,在立意方面要求实录和劝诫,作者展现农村基层干部的现实问题,表达他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关切。
B.小说开篇交代小星为感激村支书的栽培而抢着做事,可他没能把握分寸,用劲过大,为后文被文玉“排挤”埋下伏笔。
C.文玉把赵福堂约到家里,给他指出一条“上位”之路,即利用换届之机排挤小星,小说在此设下悬念,然而悬而未决。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当然也不乏幽默和讽刺,这种语言风格与所表现的现实比较吻合,看似平淡,事小意深。
3.小说中文玉的心理变化很微妙也很丰富,小说是通过怎样的心理变化来刻画文玉这个形象的?
4.小说插入吕科长自述其冬泳以及坚持冬泳的原因的内容,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2024·福建漳州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征途上(节选)
王愿坚
小赖犹豫地指了指牦牛身上的粮食,“那里还有……”
“你,你要打这些粮食的主意?不成!”老姚气呼呼地说着,又瞥了小赖一眼,随手从自己粮袋里抓了把面,悄悄扔进小赖的小碗里,“你,这是没骨气嘛!”
小赖的头勾得更低了。
“好了,好了。来,小同志,接着。”对面,一只攥满了炒面的手绕过篝火伸过来,要往小碗里装。小赖刚想抬头看看,那只手却被老姚一下挡开了:“加一点吧,加一点吧,饿了,你就加,这怎么成?打仗嘛,敌人一攻,你就退,退!”趁小赖低头的工夫,他又从自己粮袋里抓起一把面,扔进碗里,嘴里还在数落着,“要知道,吃苦,是个革命的本事,硬是得学哩!”
“这娃娃也算是好样的了,”篝火那边又有人插话了“这,是第一次嘛……”
“第一次?有初一,就有十五!”老姚盯住小赖的脸,“叫你自己说说看,为什么从昨天起,你不唱歌啦?为什么……”他用小树枝子把小马号敲得当当响;趁小赖低头看号,又向碗里扔了一小把面,“①一整天,没听见你吹一次号、拔一次音!唵?”
他越说火越大,声音越高,索性一按地皮站起来;刚一直腰,身子一晃,打了个趄,差点倒在火堆上。他慌忙捂住了肚子,蹲下身,就势把小碗里的糊糊搅了搅,话却没有停:“哭,眼泪要能把革命泡成功,大伙抱着头哭好了,还要咱们这些穿军装、扛枪的干啥?”他生气地把小碗从火上端下来,搅着,轻轻地吹着,好一阵才用树枝敲着碗边说,“呶,这顿饭,就是这些,多一点也没有。要想动这个,”他拍着牦牛背上的粮袋,斩钉截铁地说,“不成,一丁点也不成!”
老姚的话停住了。草原上一时变得很静。静得只听见火星爆裂、牦牛嚼草的声音。这支用牦牛运送粮食的小小的送粮队伍,踏着烂泥,踏着水草,已经紧脚紧步地走了三天。西面的远处,传来了低沉的雷声。乌黑的雷雨云,变得更浓了,更黑了,它像被根看不见的大棍子搅着似的,翻滚着,奔跑着,飞快地布满了天空。老姚默默地抬头望了一阵,然后端起小碗,放到唇边试了试,递到小赖手里,缓慢地说:“好了,快吃了吧。前天不是就给你讲过:‘吃粥不愁,越搅越稠’嘛,看,这不是好了?”
小赖擤把鼻涕,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知吃得太急还是什么原因,还呛了一口。
②老姚看看那张沾着面糊的嘴巴,猛地转过脸去,扬起手掌揩了揩眼睛。
停了一会儿,他干咳了两声,又说话了:“我的好同志啊!你饿,我也知道。可闹革命嘛,还能一年到头都使顺风船?肚饿,脚软,骨头可千万软不得啊!”他把话说得很慢,沉甸甸的,说着,从怀里摸索着,又拿出了那顶军帽,小心地放到地上,抓着里头的草抖落着。草叶早已干了,发出唰唰的声响。“看看,那边的同志们能吃草为生,咱就不能把裤带子勒紧点?想办法嘛……”他扶着牦牛站起身,从牦牛背上把一捆捆野菜拿下来。野菜,有的有点蔫巴了,有的还很鲜嫩,一律洗得干干净净,捆得整整齐齐。这,只有小赖最清楚,这是老姚两天来沿路捡了,又精心挑选出来的。
老姚抱着一捆捆野菜,围着篝火一瘸一拐地走着,把野菜分给每一个同志。看看同志们把菜放进各自的碗里了,他从腰间摸出那条皮条,又从一个同志腰间抽出把刺刀,把它一截截切开。一边切,一边还叨咕着:“把这玩意儿吃了,日后有了马,使什么牵哟……”说着,脸上浮上了惋惜的神色。
这工夫,小赖已经吃完了最后一点面糊渣渣,并且换上了水,煮上了野菜,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姚的动作,听到这话,凑过来,好奇地问:“这东西也能吃?”
“能,怎么不能?我的好同志,这还是从江西带出来的,吃吃看,还有点家乡味哩。”他切下了一小段,扔进柴炭里,用树枝拨弄着。牛皮咝咝地叫着,浮起轻烟,发出一股焦煳味儿。
把烧好的一截牛皮捡出来,吹掉了浮灰,扔进小碗里煮着。③他又挑了一段稍长些的,然后向小赖身边挪了挪。
“看,这一截是明天早上的。怎么样,不算少吧!要赶路多吃点嘛,这叫作‘早饭吃饱’,懂不懂?”他量出了四指长的一段,刻上了一条道道,“这是中午饭,‘午饭吃少’。”他又画出了一段,比第一截少些,比第三段又稍长了一点,“晚上,吃这么多。再配上点野菜,撒点面粉,改善改善生活——嘿,‘晚饭吃好’嘛!”他画着,唠叨着,短短的皮条上刻上了五条白印子,刚好可以吃两天。刻好了,他摸着小赖的脑袋说:“就这么吃,往后别哇哇叫啦。吃饭嘛,老要人卡着手脖子咋成?我老姚能跟你一辈子?”
小赖接过了牛皮,心里热乎乎的。他瞅着那一道道白印子,心想:明天,就按这个印印吃,我一定不叫他,一定自己来。
“学问就在这里。一顿两顿,心一硬,就学会啦。来,咱们尝尝!”老姚笑着,把刺刀伸进小碗里,挑起了那块牛皮,咬了一口。他用力嚼着,长胡子急速地抖动了一阵,突然孩子似的叫了起来:“要得,要得,简直抵得上宣威火腿呀!”他一抹胡子,纵声地笑起来。
“宣威火腿?……”小赖噗的一声笑了。④整个篝火四周,全笑了。
(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姚一边批评小赖,一边从自己粮袋里悄悄地抓起一把面放进小赖的小碗里,体现他对小战士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有真心关爱。
B.因为“打这些粮食的主意”,老姚对小赖的批评极为严厉,但有战士认为小赖“算是好样的了”,这说明有人赞同小赖的想法。
C.面对食物严重短缺,老姚把两天来沿路捡的并经过他整理过的野菜分给每一个同志,这表明老姚应对征途中困难的经验丰富。
D.难以咀嚼的一截牛皮带却成为老姚口中的宣威火腿,并给战士们带来了欢乐,情节简单却表现出作品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没听见你吹一次号、拔一次音”从侧面交代了小赖的小军号号手的身份。
B.句子②中“扬起手掌揩了揩眼睛”真实表现老姚对小赖数落背后又心疼的内心世界。
C.句子③中的“挪了挪”这个细节,表现了老姚下面所说的话,是有意识地教导小赖。
D.句子④中的“全笑了”,既与老姚、小赖的“笑”照应,又表现了战士们的苦中作乐。
3.“老姚的话停住了”这个段落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4.小赖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小说主题多维探究-人物塑造
思路引入
小说的主题思想常常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表现出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涵与人物间彼此的关系,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投射出特定的历史文化的背景,显示着作品的主旨。尤其是小说主体人物与客体、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同时,作者对主要人物所作所为的态度,对人物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的赞颂或批判也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顺着小说的文本逻辑,从情节设置“草蛇灰线”的蛛丝马迹中,有依有据地反推出小说的主题旨趣,进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典例分析
典例一
福斯特曾对小说情节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故事是对一系列按时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情节同样是对一桩桩事件的一种叙述,不过重点放在了因果关系上。”文学批评家马歇尔·布朗则将小说叙事的重要特点总结为:“小说中的一切‘现实’呈现为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一切被织入一个必然的过程之中。”
现代小说开始摒弃“情节完整性”的审美追求,强调叙事的“逻辑”,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情节的发展都被纳入一定的“因果链条”之中,作家的创作意图、旨趣就隐含于“因果逻辑”的设定之中。这提示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包括主题)必须尊重情节的发展“逻辑”,如果我们能够顺着文本的内部“逻辑”,就能更充分地理解人物与情节,领悟作者创作的意义与价值,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解读小说文本时最容易忽视的。
实际操作:从人物关系的内部逻辑中反推主题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各种情节)
2.主体与自身的关系(各种描写)
3.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景物描写或背景介绍)
高考小说《天嚣》解析主题的方向:
1.“他”与蒙族老人,这是小说详细描述的关系,据此,可推出“人性美、人情美”的主题;“军民情、民族情”的主题。
2.“他”与自身:小说没有过多描述,据此,“责任”主题,属过度解读。
3.“他”与环境:小说有展示风沙肆虐,饥渴难当的生存环境,但小说仅将此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所以“奇迹”主题、“生存”主题,属错误解读。
高考散文《我们的裁缝店》解析主题的方向:
1.“我”与众多顾客,这是小说详细描述的关系,据此,可推出“启发美,欣赏美,成人之美,展现人性美与人情美”的主题。
2.“我”与自身,小说有刻意点出主人公的埋怨与自我宽解,据此“热爱职业,踏实劳动”的主题,属于次主题。
3.“我”与环境,小说中也有展示这层关系,小镇荒寒偏远,与大城市形成鲜明对比,据此,还可提炼出“对质朴人情的赞赏以及呼吁保存淳朴安适民风民情”的次主题。
典例二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往往是作品主题的最好体现。如《复活》中的片段: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儿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在课文选段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投以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的微微一笑,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情感?这对作者表达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
【赏析】
①嫌恶是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讨厌之情;而妖媚和可怜是装出来的,眼前的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来说,早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人,她只把他当作有钱的老爷,所以她用媚笑来对待他,并向他要钱,想“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②作者这样写,表示原来纯洁的女主人公已经不存在了,通过女主人公神态上的细微变化展现其精神上的“死亡”,是为小说“复活”的主题思想做一个铺垫。
技法总结
①思考主人公的经历(成败浮沉等)及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
②思考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与其命运的关系;
③关注人物间的对比映衬关系;
④关注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⑤关注主人公的典型意义,即从“这一个”上升到“这一类”。
针对练习
一、(2023·安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一骑,只有一骑。
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篇描写李善德骑马奔向长安的情景,极具镜头感,先远景展现一骑疾驰的动态画面,再聚焦特写,突显骑士的疲惫。
B.文本一中装扮华丽的春明门与残败荒凉的上好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社会繁华之下,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画面,讽刺意味浓厚。
C.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刻画一个与“荔枝”发生关联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展开故事,深刻书写了历史深处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
D.与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一个“必”表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
2.对文本一的标题与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通过长安城和荔枝两个意象的组合,点明本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
B.第⑦段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寿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
C.第 段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
D.第23段画线句,引发读者想象荔枝成功运达长安过程前,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
3.文本一中第 至 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4.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
【参考答案】
1.D
2.B
3.①命运的无力感。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②历经千辛万苦后的疲惫感。右腿废了,索性瘫坐,是历经艰辛后的疲惫。③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④对任务是否完成的忐忑、无奈。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
4.①选择的人物形象不同。文本三选择历史事件中真实的中心人物来塑造,文本一虚构了历史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文本三精于剪裁,人物简略凝炼,仅一个“笑”字,点出人物与事件的关联以及人物的受宠。文本一运用心理、肖像、动作、对比等多样的手法虚构丰富鲜活的低层官员形象。③表达的主旨不同。文本三借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设置悬念,抨击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文本一通过小人物的命运,不仅批判上层的奢靡,也反映底层艰辛,小人物的坚守与悲哀。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鉴赏能力。
D.“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错,材料二史传叙事整体上更简炼,更客观,更接近历史真实。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语句和标题的分析鉴赏能力。
B.“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错,目的是表现统治者的奢靡。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1)由“李善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分析,李善德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
(2)由“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分析,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右腿废了,索性瘫坐着,他有着历经艰辛后的疲惫。
(3)由“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分析,李善德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这表明他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
(4)由“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分析,李善德对任务是否完成的忐忑、无奈。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能力。
(1)选择的人物形象不同
文本一,虚构了历史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李善德;文本三选择历史事件中真实的中心人物——杨贵妃来塑造。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
文本一,重点刻画李善德这一小人物形象,例如,“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等。小说通过对李善德肖像、动作、心理的刻画,运用多样描写人物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丰富鲜活的低层官员形象;
文本三,“一骑红尘妃子笑”精于剪裁,人物简略凝炼,对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仅一个“笑”字的动作描写,就点出人物与事件的关联以及人物的受宠。此外,并没有运用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
(3)表达的主旨不同
文本一是小说,围绕运送“荔枝”一事,描写李善德为完成运送荔枝的任务竭尽全力在路上奔跑的情景,展现他完成任务的艰难,重点刻画历史深处小人物李善德的命运与悲欢,表现了他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抗争。为了杨贵妃吃到岭南的荔枝,累死多少马匹和骑手,小说通过李善德的所见所感,不仅批判上层的奢靡,也反映底层艰辛,小人物的坚守与悲哀;
文本三是杜牧的一首绝句,将议论托于形象之中,借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设置悬念,抨击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这首诗“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尤其是杨贵妃骊山上嫣然一笑的形象,让人联想“褒姒一笑失天下”,将历史教训熔铸在鲜明的形象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二、(2023·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飓风
狄更斯
①就在这事发生了的若干年后,我仍常常梦到它。我为它而激动得惊醒,我觉得我安静的卧室在那寂寞长夜里也飞腾着它的狂涛巨浪。直到现在,只要稍稍言及任何一场暴风,或一个海岸,我就马上痛切地联想到它。
②在一阵阵吹得人睁不开眼的狂风中,在飞舞旋转的沙石和可怕的喧闹声中终于得到一个暂时的间歇而足以看看海时,我被那海吓得不知所措了。高高的水墙一堵接一堵冲过来,达到最高峰后跌下时,似乎连它们中最小的一堵也能吞没这个市镇。退却的海涛轰隆一声往后撤去,似乎要在海边挖一个深深的坑,要把地面毁坏。浪头白花花的巨浪轰轰然扑向海岸,在到达陆地前就撞击得粉碎,每一片碎浪都饱含了一切的愤怒力量,急急忙忙又重新组合成另一个怪物。起伏的高山变成了深谷,起伏的深谷又变成了高山。大量大量的海水发出震耳的轰鸣声,震动着、摇撼着海岸;随着每声轰鸣而来的海潮聚成一种形象,然后马上变幻并离去,在这同时又把另一股奔腾的潮水击退、驱开;在地平线那头像彼岸的高塔和建筑的浪影时起时落;乌云急急地厚厚罩下;我似乎看到天崩地裂。
③“一条船破了!就在附近!”有人大叫。
④“什么船?”
⑤“一条从西班牙或葡萄牙运鲜果和酒的帆船。如果你想看,先生,就快点!据岸上人推测,它随时会成碎片呢。”
⑥那紧张的声音沿着楼梯叫喊而去,我也披上衣服往街上跑去。我前面有很多人都朝海边跑。我赶过了许多人朝那里跑,不久就看到那发怒的海了。站在我身旁的船夫伸出他那裸露的胳膊向左边指。于是,天哪,我看到了,离我们很近呢!
⑦在离甲板6英尺或8英尺的地方,一条船桅折断了,向一边倒下,被乱纷纷的帆布和绳具纠缠住;当那船颠动和撞击时——它没有一刻静止过,那剧烈是无法想象的——那团破损断裂的东西撞着船侧,像要把它击穿。就在这时,冲击那条动荡着的船的海这时又掀起一个高浪,把人们、圆木桶、船板、上层船舷,还有那一堆像玩具一样的东西全卷入翻腾的海中,从岸上发出的惊叫声压过了风声和水声。四个紧握残余船桅索具的水手和那条破船一起从海里腾了起来。
⑧船上有只钟,当这条船像头被逼疯了的野兽那样翻腾滚动和抛动时,这只钟响了。钟声像为那些不幸的人而敲的丧钟,钟声随风飘向我们。那条船有一会儿看不见了,但一会儿又露出。又有两个人看不见了。岸上的苦恼更剧了。男人们呻吟着捏紧了拳头,女人们尖叫着把脸转过去。有些人疯了一样沿着海边跑来跑去,朝无法救应的地方呼救,我发现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们没有理智地向一群我认识的水手们哀求,求他们别让这最后两个绝望的人在我们眼前消失。
⑨这时,我看到人群中又有了新的骚动,并看到他们自动让开,汉姆从他们中间走到了前面。我向他跑去,重申求他救援那两人的意思。但我又记起了这于他有多危险,于是我用双臂搂住他,并求我刚才求过的那些人,求他们别放他走,别听他的,别让他去死,让他离开海滩!
⑩岸上又响起一阵惊叫。朝那破船看去,只见那船帆残酷地一下又一下打下来,把两人中的一个又打落了,然后威风凛凛地去把仅剩的那个活跃角色甩得飞旋起来。
在这种景象下,要动摇那个已毅然要拼命的人的决心,我等于向风祈求。这时,汉姆很愉快地握着我的双手说道:“如果我大限已到,那就是到了;如果没到,我可以等待。上帝保佑你,保佑大家!伙计们,把我准备好!我要去了。”
我被狠狠地推到一边,周围的人把我挡住……后来,我看到汉姆穿着水手衣裤,一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条绳子,也许那绳子就系在他腕上;还有一条绳子一头拴在他身上,另一头松松地盘在沙滩上,由几个远远站在那里的助手拿着一点点放松。
连我这外行的眼也能看出,这条破船就要裂开了。我看见它从中间裂开,桅上唯一的那个人生命如系于一发之上。他依然紧紧抱住船桅。他头上戴着一顶很特别的红色便帽——不像水手帽,颜色也较鲜艳。由于于生死攸关起决定作用的几条已下陷的板子在转,船已漏水了,预告他死亡的丧钟敲响了,我们大家都看到他挥动那顶便帽。当时看见他那样做时,我觉得我都要疯了——因为他那动作使我记起我旧日的一个挚友。
汉姆一个人站在那里望着海,他身后是紧张屏息的一片沉寂,身前是那暴风。有一个大浪退去时,他回头看了看那些握着紧系着他绳子的那些人,便随着浪头冲了进去,立刻和海浪拼搏起来,忽而与高山一起升腾而起,忽而与深谷同时降下;终于他又被推到岸上,人们赶快把绳子收了起来。
汉姆受伤了。我从我站的地方看到他脸上有血,可是他根本没想到这一点。他似乎急切切地在教他们把他放松一些——也许我只是从他胳膊的动作上这么推测——然后像先前那样出发了。
这时,他奋力朝破船靠去。他时而随高山升腾,时而随深谷下降,时而沉入起伏的泡沫,时而朝岸的方向漂浮,时而又向船的方向漂浮。他艰难勇敢地挣扎。那段距离并不算长,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了。终于,他挨近了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靠一步,他就抓住它了。可就在这时,一股高山一样的深绿色海水从船的那边朝岸的方向涌来,他似乎一下就跃了进去,船也不见了!
我跑到人们收绳子的地方,只见海里有些团团转的木片,好像刚才不过打破了只木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惶恐。他们把汉姆拖到我脚前——没有知觉——他死了。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再没人阻拦我,我留在他身边,忙着用尽了一切急救方法,可他已被那巨浪打死了,他那颗宽厚的心也永远安静下来不动了。
当一切希望都放弃,一切都已做完后,我在床边坐了下来。这时,一个认识我的渔人来到门口,低声喊我。
“先生,”他说道,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这时已淌满热泪。他嘴唇颤抖着,面如死灰。“你肯去那边一下吗?”
我从他表情上看出我记忆中的旧事。我靠在他伸出来扶我的胳膊上,失魂落魄地问他道:“那具尸体靠岸了?”
他说道:“是的。”
“我认得那尸体?”我问他道。
他什么也不说。
可是,当我站在海边,就在当年爱米丽和我曾经寻找贝壳的地方,就在辟果提先生那条旧船昨夜被风吹散后一切碎片落下的地方,就在被斯蒂福兹伤害的那个家的残迹之中,我看见斯蒂福兹头枕着胳膊躺在那里,正像我过去在中学学校里时常见他躺着的那样。
(本文选自《大卫·科波菲尔》第五十五章,有删改)
相关情节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曾被继父送到大卫乳母的兄弟——渔民辟果提先生家里。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大卫与辟果提及辟果提收养的一对孤儿爱米丽和汉姆,一起过着清苦但和睦的生活。后爱米丽经受不住大卫中学同学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与汉姆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后来,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爱米丽的斯蒂福兹。爱米丽被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头说“只要稍稍言及任何一场暴风,或一个海岸,我就马上痛切地联想到它”,这表明这件事只给“我”留下了恐惧的阴影。
B.听说有船快要沉没,飓风袭击的海岸上聚集了许多围观的人,这表明人们冷漠的心态。
C.“我”一会儿没有理智地向水手和汉姆请求救援船上的人,一会儿又请求别让汉姆去,这反映了“我”的虚伪无常。
D.汉姆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救的人是自己的情敌,但即便他知道,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施救。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②段对于飓风的环境描写,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飓风来临之时海面的情形,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
B.文本第⑧、 段提到的钟,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与死亡、祈祷等含义相关,在小说中起到了暗示情节的作用。
C.文本用动作、心理、语言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了汉姆的形象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体。
D.文本的结局是汉姆被浪打死,那个仅存的遇险者也死了,“我”认出遇险者的尸体正是“我”的同学斯蒂福兹,而“我”早已预料,因为 段末尾已有伏笔。
3.英国批评家E·M·福斯特曾提出“扁平”人物的概念,认为这类人物的形象特征鲜明,有辨识度,代表“某种单一思想或特质”的人物。文本中的“汉姆”即是这类人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4.文本中汉姆为救自己的情敌、仇人斯蒂福兹而死,有人觉得这个悲剧的结局有些不合理。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对文本或原著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D
2.C
3.①汉姆为人忠厚善良,性格豁达勇敢,品行高尚无私,是小说塑造的具有美好人性的类型人物之一。②汉姆看见船即将沉没,立即计划施救,这表现其忠厚善良;明知危险重重,他仍微笑告别朋友,毅然跳海救人,表现他豁达勇敢;当他近船可能认出对方是自己的情敌后,仍在受伤后,第二次入海施救,直至失去生命,可见其高尚无私。
4.示例一:我认为这样的结局合理。
①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看:这场飓风十分猛烈,一艘轮船都能轻易摧毁,汉姆无法凭借个人对抗自然,所以他的死是与环境描写相照应的;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汉姆的死亡让他善良勇敢、高尚无私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读者对于这人物肃然起敬;③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在海难中失去生命的两个人一个高尚,一个卑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结局对于读者的震撼力度更大,更能表达作者爱憎、褒贬态度,升华了小说对高尚无私、宽厚善良、勇敢等美好品质的赞扬这一主题。
示例二:我认为这个结局不太合理。
①从情节发展看,汉姆为救人做了较充足的准备,也有许多人帮助他,且他经验丰富,进退有度,突然被浪打死的结局显得比较突兀;②从读者感受角度看,汉姆如此真诚善良美好,本应有幸福的人生,设计他为救仇人而死,过于巧合刻意,不符合读者的期望;③从主题表现的角度看,整部小说的主题是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真诚、慈爱、纯良、高尚、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小说中具有美好品性的人大都拥有美好的结局,这个结局与作者的主题意图表达不一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恐惧的阴影”错误,表述绝对,“直到现在,只要稍稍言及任何一场暴风,或一个海岸,我就马上痛切地联想到它”,朋友汉姆为救人(情敌)死于暴风雨中,所以“我”的心理是复杂的,不仅有恐惧,更有紧张、担忧、悲伤和心痛。
B.“这表明人们冷漠的心态”错误,原文有“男人们呻吟着捏紧了拳头,女人们尖叫着把脸转过去。有些人疯了一样沿着海边跑来跑去,朝无法救应的地方呼救,我发现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们没有理智地向一群我认识的水手们哀求,求他们别让这最后两个绝望的人在我们眼前消失”,可见并非冷漠,有紧张、担心、关怀。
C.“虚伪无常”错误,原文说“向他跑去,重申求他救援那两人的意思。但我又记起了这于他有多危险,于是我用双臂搂住他,并求我刚才求过的那些人,求他们别放他走,别听他的,别让他去死,让他离开海滩”,可见“我”的心理是复杂的,一方面想要救船桅上的人,一面又怕汉姆遭遇危险,都是关爱,并非虚伪无常。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文本用动作、心理、语言等多种描写方法”错误,刻画汉姆形象时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但无心理活动。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待到一个巨大的回头浪退去时,他朝身后拉住拴在他身上的绳索的那几个人瞥了一眼,便跟在那个回头浪后面,一头扎进大海,跟凶浪搏斗起来”可知,汉姆来到大海前,不顾危险去救人,体现处汉姆是一个豪爽勇敢的人。
由原文“汉姆拨开众人,来到前面”可知,当汉姆知道有船出事之后,拨开众人来到前面,体现出他是一位忠厚善良、有爱心的人。
由原文“要是我的时辰到了,那就来吧;要是还没到,那就再等等。上帝保佑你,保佑所有的人!伙计们,帮我做好准备!我这就去!”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汉姆明知危险还要去救人,汉姆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救的人是自己的情敌,但即便他知道,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施救,可见高尚无私、豁达勇敢。
小说集中表现了汉姆的美好品格,形象特征鲜明,有辨识度,代表“某种单一思想或特质”的人物,可见“汉姆”即是英国批评家E·M·福斯特曾提出“扁平”人物。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情节设置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我认为这样的结局合理。
①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看:“在一阵阵吹得人睁不开眼的狂风中,在飞舞旋转的沙石和可怕的喧闹声中终于得到一个暂时的间歇而足以看看海时,我被那海吓得不知所措了”“当那船颠动和撞击时——它没有一刻静止过,那剧烈是无法想象的——那团破损断裂的东西撞着船侧,像要把它击穿”,这场飓风十分猛烈,“退却的海涛轰隆一声往后撤去,似乎要在海边挖一个深深的坑,要把地面毁坏”,一艘轮船都能轻易摧毁,“就在这时,冲击那条动荡着的船的海这时又掀起一个高浪,把人们、圆木桶、船板、上层船舷,还有那一堆像玩具一样的东西全卷入翻腾的海中,从岸上发出的惊叫声压过了风声和水声。四个紧握残余船桅索具的水手和那条破船一起从海里腾了起来”汉姆无法凭借个人对抗自然,“他艰难勇敢地挣扎。那段距离并不算长,但是海和风的力量使得那挣扎可怕了。终于,他挨近了那条破船。他离得那么近,再向前靠一步,他就抓住它了。可就在这时,一股高山一样的深绿色海水从船的那边朝岸的方向涌来,他似乎一下就跃了进去,船也不见了”,所以他的死是与环境描写相照应的;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他被抬进最近的房子里,这时再没人阻拦我,我留在他身边,忙着用尽了一切急救方法,可他已被那巨浪打死了,他那颗宽厚的心也永远安静下来不动了”,汉姆的死亡让他善良勇敢、高尚无私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读者对于这人物肃然起敬;
③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爱米丽的斯蒂福兹。爱米丽被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在海难中失去生命的两个人一个高尚,一个卑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结局对于读者的震撼力度更大,更能表达作者爱憎、褒贬态度,升华了小说对高尚无私、宽厚善良、勇敢等美好品质的赞扬这一主题。
示例二:我认为这个结局不太合理。
①从情节发展看,“伙计们,把我准备好!我要去了”“后来,我看到汉姆穿着水手衣裤,一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条绳子,也许那绳子就系在他腕上;还有一条绳子一头拴在他身上,另一头松松地盘在沙滩上,由几个远远站在那里的助手拿着一点点放松”“有一个大浪退去时,他回头看了看那些握着紧系着他绳子的那些人,便随着浪头冲了进去,立刻和海浪拼搏起来,忽而与高山一起升腾而起,忽而与深谷同时降下;终于他又被推到岸上,人们赶快把绳子收了起来”,汉姆为救人做了较充足的准备,也有许多人帮助他,且他经验丰富,进退有度,突然被浪打死的结局显得比较突兀;
②从读者感受角度看,“后来,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爱米丽的斯蒂福兹。爱米丽被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汉姆如此真诚善良美好,本应有幸福的人生,设计他为救仇人而死,过于巧合刻意,不符合读者的期望;
③从主题表现的角度看,整部小说的主题是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后爱米丽经受不住大卫中学同学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与汉姆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真诚、慈爱、纯良、高尚、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在这种景象下,要动摇那个已毅然要拼命的人的决心,我等于向风祈求。这时,汉姆很愉快地握着我的双手说道:‘如果我大限已到,那就是到了;如果没到,我可以等待’”,小说中具有美好品性的人大都拥有美好的结局,“可他已被那巨浪打死了,他那颗宽厚的心也永远安静下来不动了”这个结局与作者的主题意图表达不一致。
三、(2023·湖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等了一整天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①。”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以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②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了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着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了出去。
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像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像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
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有改动)
【注】①一百零二度:这里指华氏度,约38.9℃。②霍华德·派尔(1853·1911):美国作家、画家,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内战时期的史实及传说,除撰文外,还作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沙茨脸色煞白,不愿睡去,长久地不愿提起死亡,总怔怔地望着床脚等细节刻画了他等待死亡时的紧张与恐惧。
B.小说中“不用在这儿陪我”等语言表现了九岁男孩沙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与孤独,镇定与勇气。
C.“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沙茨说的“这事”指的是“面对死亡”。
D.小说结尾小沙茨“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表明他经此打击已变得敏感而脆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对话,中间省去了人物,使得对话非常流畅,一气呵成,也更加真实而贴近现实生活。
B.小说中“我”找鹌鹑这一场景时的悠闲和沙茨的绝望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孩子的误解。
C.该小说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费作者匠心,如在楼下医生开药的解释就很好地为下文父子误解做了铺垫。
D.海明威选择第一人称角度,以孩子父亲“我”的身份来叙述,让读者感到自然逼真,故事中“我”直以一种成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孩子的病情。
3.沙茨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4.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小说的深邃思想往往寄寓在简明形象的文字当中,请结合文本说说这篇小说主题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D
2.B
3.沙茨:①他善良、体谅他人:不愿给父亲带来麻烦,示意他可以离开。②虽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不让父亲陪伴,独自躺着,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③天真懵懂:男孩因不懂华氏度与摄氏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了一天。
4.①九岁男孩沙茨面对死亡等待了一天,象征人类生命的脆弱,死亡的必然与无处不在。②沙茨的镇定自若与坚强隐忍,代表海明威宣扬的硬汉形象特征,即保持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在死亡面前保持自我的勇气与尊严。③沙茨对温度标准的误解及父子二人的误解象征人类自我认知的局限和人与人沟通的隔阂,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经此打击已变得敏感而脆弱”错误,由原文“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可知,应是从绝望和恐惧中走出来了。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突出了‘我’对孩子的误解”错误,应是父子之间的误解,沙茨对华氏和摄氏温度的认识有误,而父亲不了解这一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等了一整天》中沙茨是小说的主人公。
他善良,体谅他人。不想让父母受冻,在已经浑身发抖、面色苍白、走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为父母关窗;不愿给父亲带来麻烦,示意他可以离开;怕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拒绝他人进入自己的房间。
小男孩沙茨天真而脆弱,但在一整天等待死亡的过程中,也同样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勇气。他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面对。“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他的苍白的脸色、异样的神情、死盯着床脚的眼睛,他听故事时的漠然,以及对吃药表示怀疑都表现了他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他虽然病痛难忍却坚持说“我不担心”;面临死亡时没有哭闹,也没有将内心的恐惧透露给父亲;不让父亲陪伴,独自躺着,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他天真而又脆弱。“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天真”表现在男孩因不懂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了一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脆弱”表现在男孩得知自己不会死亡、精神松弛下来后,动不动就哭起来。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
由题干来看,海明威小说的主题是深刻的。可以由表及里层层分析:由句子“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可知,小男孩面对死亡,耐心地等了一整天,这体现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死亡的必然与无处不在;
由原文“‘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什么?’‘我还能活多久才死?’‘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可知,九岁的孩子面临死亡时的镇定和隐忍,则又说明他和圣地亚哥一样是个硬汉;
除此之外,小说中“我”找鹌鹑的场景描写以父亲的悠闲和沙茨的绝望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孩子的误解,沙茨对温度标准的误解及父子二人的误解象征人类自我认知的局限和人与人沟通的隔阀,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小说中的“误解”也是挖掘其主旨的一个角度。
四、(2023·宁夏银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停战令后(节选)
魏巍
板门店,于昨天上午度过了它最繁华的日子之后而冷落下来。昨天上午十时,这个仅有三座茅屋的小小的村庄,在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之前,演出了最后也是最热闹的一场,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也来到这里,同美军上将克拉克一起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这是三年半来第一个安静的夜,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彭总情不自禁地走出屋子,不知什么地方已经响起了锣鼓声。他回到屋里,躺在床上,想睡也睡不成了。从中南海的紧急会议到北京饭店的不眠之夜,从与毛主席的单独谈话到再跨征鞍,当时他觉得肩负的任务是何等沉重!可是经过三年来的惊涛骇浪,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这使他感到欣慰。这次他到这里来,本来计划在签字之后要到第一线看望看望战士们,现在这种愿望更强烈了……
彭总一行,在先头师略事休息,随后就由师长洪川乘吉普车在前引路,继续向白岩山进发。中午过后,彭总望见前面一带山岭,就像白玉屏风一般,就知道白岩山已经到了。
彭总下车一看,前面十字路口大杨树下站着两个军人,似已等候多时,就立刻不高头地说:“不是叫你不要打电话吗?”
“我怕他们准备不及……”洪川红着脸说。
“有什么可准备的?”彭总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搞这一套旧东西干什么?”
“彭总,”洪川笑着辩解说,“这也不是对您,别的首长来了也是这样。”
“那也不对!”彭总严厉地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这一套!”
洪川做了介绍。然后大家一起上车,向村里驶去,在一座茅舍前停了下来。
彭总的脾气和风格是全军都知道的,尤其是在下面吃饭的问题使人为难。如果准备得好了,那是肯定要挨骂的;如果弄得太不像样,又使人过意不去。这次倒好,这里刚刚打过仗,许多老百姓还没有回来,东西很难买,只好打开几个从祖国运来的罐头,炒了一些鸡蛋粉,弄了一个炒辣椒下饭。这个小“宴会”就设在茅屋里,大家盘膝而坐。吃饭时,大家心里十分不安,而彭总却特别满意,吃得满头大汗。自始至终,笑容满面,问这问那,没完没了。
“有个战斗英雄郭祥,不是这个部队的吗?”
“是,是我们的一营营长。”团政委周仆连忙答道,“最后这一仗他打得很好,负伤以后坐在担架上还指挥呢。”
“伤重不重?”
“一条腿断了。”
彭总停住筷子,关切地问:“还能治好吗?还能不能回到部队?”
“已经送后方了,还没有回信。”
彭总叹了口气,把碗放在小炕桌上:“你们应当去看看他!”
“是的。”周仆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干部。二次战役起了很大作用。敌人南北两面夹击,又是飞机,又是坦克,他的队伍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硬是一动不动,真有点英雄气概!”
彭总若有所感地说:“选干部就要选这样的人!对革命忠诚、老实、勇敢、大公无私。在关键时刻,这种人一个可以顶一百个、一千个。”
饭后,大家劝彭总休息一下,彭总认为时间紧张,还是抓紧时间去看看战士。于是,去看了几个连队,最后来到三连时,已经快要夕阳衔山了。
当彭总一行来到山下,三连连长和指导员赶快下山来接。附近的十几个战士也围拢过来。彭总看见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心里着实高兴,就同他们道了辛苦,一个一个都亲切握手。
人群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战士,眨巴着一双猫眼,望着彭总笑眯眯的,圆乎乎的脸上还露出两个酒窝。彭总同他的眼光相遇,就笑着问道:“你这个小鬼,叫什么名字?”
小鬼红了红脸,没有马上答出来,三连长代他答道:“他叫杨春。”
彭总又问:“小鬼,这次停战你觉得怎么样?高兴吗?”
“高兴。”杨春答道,“就是有点不够解气。”
“我们消灭了那么多敌人,怎么能说不解气呢?”
“没有把敌人赶到大海里嘛!”
大伙笑起来。
杨春开始还有点胆怯,经过一阵谈话,好像已经同彭总很熟的样子,两个猫眼眨巴眨巴地望着彭总,认真地问道:“司令员,我提一个问题行吗?”
彭总笑着说:“好好,你提。”
杨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现在已经停战了,我们呼啦一走行吗?”
“你说呢?”
“我说不行。”
“为什么?”
杨春指了指四处荒芜的土地和倒塌的房舍,说:“你看,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
彭总不觉心中一热,没有想到这个看去还是个孩子的战士,竟同自己想的一样。
望了望面前的小山岗,彭总正要举步上山,三连长上前拦住说:“司令员,上面正在掩埋烈士呢,还是不要去了。”
“怎么,人死了就不要去了?”彭总瞪了他一眼,径自向山上走去。彭总一面走,一面察看着墓前的木牌。那些木牌上都分别写着烈士的姓名、年龄、职务和家乡住处。当他发现有几座坟前没有插木牌时,就停住脚步,对三连长说:“这里怎么没有插木牌呀?”
“有一些还没有查清楚。”三连长面有难色地说。
“不要怕麻烦!”彭总说,“可以找他们连队的人来亲自辨认。不是这些牺牲的同志,我们怎么来的胜利?”
彭总默默地脱下军帽肃立着,站了很久很久……热泪,从他露出白鬓发的面颊涔涔而下。
那边,像白玉屏风般的白岩山,已被夕阳染成金红,显得更加壮丽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东方》第六部《凯歌》。《东方》是魏巍的小说代表作品,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文本二:
在彭德怀司令员身边的六小时
王一鸣
1952年7月14日上午9时许,朝鲜战场,距前沿阵地30多公里,设在坑道中的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司令部作战室,大家正迎接突然到来的彭德怀司令员一行4人。发现司令员就站在我身边注视着挂在壁上的作战地图,我赶紧扔掉手中的铅笔给司令员行军礼。好一会儿,只听彭司令员和蔼地说道:“你这个小同志敬礼的姿势不太标准呀,把手放下吧,以后再练习。”一下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严肃紧张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了,我的脸也更红了。这时,叶师长、郑参谋长等师首长也都来了。我和值班参谋们很自然地都退到外间值班室去了。彭司令员听汇报和作指示总共只用了40多分钟。首长们走出值班室时,只听师首长们用乞求的口吻说:“司令员同志,请您别再往前走了,敌机频繁轰炸,太危险了,我们无法保卫首长的安全……”
彭司令员立即严肃地大声说:“你们前方的指战员们都没有感到危险、不安全,为什么轮到我就感到危险,不安全了呢?放心吧,能炸着我彭德怀的弹还没造出来呢。走,走,到前沿阵地去看看,去看看我们的英雄们。”师首长都知道彭司令员的脾气,只好服从命令。就这样,我便荣幸地成了彭司令员视察前沿阵地的向导。
四二三团指挥部也已经前移到主阵地后面的山脚下。我们在团部作短暂停留之后,就徒步爬山寻近道直插月牙山。一路上,彭司令员的兴致很高,不停地赞美朝鲜的自然景色,不时地催我快点爬。我当时刚满18岁,虽年轻力壮,仍累得大口喘气,可彭大将军健步攀登,如履平地。途中不时响起敌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但彭司令员好像根本没听见,谈笑风生。这位常胜大将军的英勇、从容的英雄气概给了我们每个同行人很大的感染。一路上,我频频回头,怀着崇敬的心情望着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将军,这就是《保卫延安》一书中的将军呀!
午餐是下午一点多钟在月牙山阵地上同前方指战员一起在坑道中吃的。炊事班长老李送来了热腾腾的小米稀饭和东北大饼,还有油炸花生米和一盆板栗,彭司令员大口大口地吃着,不时夸奖老李的手艺高。我们都被彭司令员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这顿饭,人人都吃得又香又饱。
餐后的前沿阵地座谈会上,彭司令员与排长、班长、老兵、新兵亲切交谈,征求他们打好阵地阻击战的建议,同时还询问战士们现在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还问他们打完仗后回祖国想去干什么……会上战士们发言热烈、笑声不断。我心中默默地想着:同志们都传说彭司令员是位非常威严的将军,但我亲眼见到的大将军竟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多像一位慈父啊!
(节选自2021年1月16日《株洲日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用“最繁华”“最热闹”等词语交代签字仪式给小村庄增添了光彩和生机,也暗示板门店将被载入史册。
B.文本一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战斗英雄郭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突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C.文本二中“放心吧,能炸着我彭德怀的弹还没造出来呢。走,走,到前沿阵地去看看,去看看我们的英雄们”,既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下彭总对士兵的关心,也展现了彭总作为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D.两个文本通过写彭总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都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让读者明白了胜利的来之不易。
2.关于文本一中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鬼红了红脸”描绘了杨春的表情,形象地写出了他起初与彭总沟通时的胆怯心理。
B.停战让杨春感到高兴,但却不解气,他希望把敌人赶到大海,他幼稚的想法遭到大伙嘲笑。
C.杨春和彭总都想着战后要帮助朝鲜人民搞建设,这也反映了广大志愿军战士的心声。
D.从彭总与杨春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到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司令员的形象。
3.上世纪80年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在回顾自己对于革命文学的创作时,特别提到在作品中创作的“看见如英雄般伟大的小人小事”,希望借此表达“自己肚里火似的东西”,“探索民族力量的源泉”。请结合文本一,探究本文作者魏巍是如何通过塑造“小人物”来实现如上的创作意图的。
4.两个文本都写了彭总在朝鲜战场吃饭的场景,但文本文体不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B
3.①志愿者战士既是英雄,又是平凡的小人物。通过动作、语言等正面、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展现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勇敢行为。如郭祥负伤断腿后还在指挥战斗,杨春希望帮助朝鲜人民搞建设,牺牲的不知名的战士等。②通过凸显战争状态下中国军人的勇敢无畏,对国家热爱、对敌人憎恨的强烈感情,表达了作者如火一般对志愿军的崇敬、对侵略者愤怒控诉的强烈情感。③通过志愿军向往和平、追求美好的品质来表现国家的伟大,探索民族力量的来源。
4.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重在艺术性。如通过人物对话,尤其是对战斗英雄郭祥的评价,展现了彭总的英雄品质;文本二是回忆录,作为记实作品,讲究真实。②文本一通过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方式写吃饭场景,叙述详细,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回忆为基础表现午餐场景,叙述简约,无人物对话,语言平实简洁。③文本一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还通过不同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彭总生活俭朴,不讲排场。文本二只是简单地表现了彭总对午餐的满意。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正面描写”错。对战斗英雄郭祥都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描写的,如“一条腿断了”“最后这一仗他打得很好,负伤以后坐在担架上还指挥呢”等都是周仆的介绍。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
B.“他幼稚的想法遭到大伙嘲笑”错,杨春的想法表现了他对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大伙笑起来”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认同,并无嘲笑之意。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志愿者战士既是英雄,又是平凡的小人物。文中“团政委周仆连忙答道,‘最后这一仗他打得很好,负伤以后坐在担架上还指挥呢’”“杨春指了指四处荒芜的土地和倒塌的房舍,说:‘你看,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彭总说,‘可以找他们连队的人来亲自辨认。不是这些牺牲的同志,我们怎么来的胜利?’”等处通过动作、语言等正面、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展现了郭祥负伤断腿后还在指挥战斗,杨春希望帮助朝鲜人民搞建设,牺牲的不知名的战士等人的崇高思想与勇敢行为。
②文中“杨春指了指四处荒芜的土地和倒塌的房舍,说:‘你看,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周仆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干部。二次战役起了很大作用。敌人南北两面夹击,又是飞机,又是坦克,他的队伍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硬是一动不动,真有点英雄气概’”,通过凸显战争状态下中国军人的勇敢无畏,对国家热爱、对敌人憎恨的强烈感情,表达了作者如火一般对志愿军的崇敬、对侵略者愤怒控诉的强烈情感。
③文中“这是三年半来第一个安静的夜,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彭总情不自禁地走出屋子,不知什么地方已经响起了锣鼓声”“彭总又问:‘小鬼,这次停战你觉得怎么样?高兴吗?’‘高兴。’杨春答道”,通过志愿军向往和平、追求美好的品质来表现国家的伟大,探索民族力量的来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重在艺术性。如“有个战斗英雄郭祥,不是这个部队的吗?”“彭总若有所感地说:‘选干部就要选这样的人!对革命忠诚、老实、勇敢、大公无私。在关键时刻,这种人一个可以顶一百个、一千个’”,通过人物对话,尤其是对战斗英雄郭祥的评价,展现了彭总的英雄品质;文本二是回忆录,作为记实作品,讲究真实。
②文本一中“有个战斗英雄郭祥,不是这个部队的吗?”“彭总停住筷子,关切地问:‘还能治好吗?还能不能回到部队?’”“彭总叹了口气,把碗放在小炕桌上:‘你们应当去看看他’”,通过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方式写吃饭场景,叙述详细,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中“午餐是下午一点多钟在月牙山阵地上同前方指战员一起在坑道中吃的。炊事班长老李送来了热腾腾的小米稀饭和东北大饼,还有油炸花生米和一盆板栗,彭司令员大口大口地吃着,不时夸奖老李的手艺高。我们都被彭司令员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这顿饭,人人都吃得又香又饱”,以回忆为基础表现午餐场景,叙述简约,无人物对话,语言平实简洁。
③文本一中“彭总的脾气和风格是全军都知道的,尤其是在下面吃饭的问题使人为难。如果准备得好了,那是肯定要挨骂的;如果弄得太不像样,又使人过意不去。这次倒好,这里刚刚打过仗,许多老百姓还没有回来,东西很难买,只好打开几个从祖国运来的罐头,炒了一些鸡蛋粉,弄了一个炒辣椒下饭。这个小‘宴会’就设在茅屋里,大家盘膝而坐。吃饭时,大家心里十分不安,而彭总却特别满意,吃得满头大汗。自始至终,笑容满面,问这问那,没完没了”,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还通过不同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彭总生活俭朴,不讲排场。文本二中“炊事班长老李送来了热腾腾的小米稀饭和东北大饼,还有油炸花生米和一盆板栗,彭司令员大口大口地吃着,不时夸奖老李的手艺高。我们都被彭司令员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这顿饭,人人都吃得又香又饱”只是简单地表现了彭总对午餐的满意。
五、(2023·四川雅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求雨
汪曾祺
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但是偶尔也有那样的年月,雨季来晚了,缺水,栽不下秧。今年就是这样。因为通常不缺雨水,这里的农民都不预备龙骨水车。他们用一个戽斗,扯动着两边的绳子,从小河里把浑浊的泥浆一点一点地浇进育苗的秧田里。但是这一点点水,只能保住秧苗不枯死,不能靠它插秧。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雨呀!
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他低头看地,他看见稻田里的泥面上有一道一道螺蛳爬过的痕迹。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
他把村里的孩子都叫在一起,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就出发了。
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一个才六岁。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风暴雨一起来。
调子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按照昆明话把字音拉长了念出来。他们的声音是凄苦的,虔诚的。这些孩子都没有读过书。他们有人模模糊糊地听说过有个玉皇大帝,还有个龙王,龙王是管下雨的。但是大部分孩子连玉皇大帝和龙王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天,天是无常的。它有时对人很好,有时却是无情的,它的心很狠。他们要用他们的声音感动天,让它下雨。
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他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
小小儿童哭哀哀,
撒下秧苗不得栽。
巴望老天下大雨,
乌风暴雨一起来。
过路的行人放慢了脚步,或者干脆停下来,看着这支幼小的、褴褛的队伍。他们的眼睛也是蓝的。
望儿的村子在白马庙的北边。他们从大西门,一直走过华山西路、金碧路,又从城东的公路上走回来。
他们走得很累了,他们都还很小。就着泡辣子,吃了两碗苞谷饭,就都爬到床上睡了。一睡就睡着了。
半夜里,望儿叫一个炸雷惊醒了。接着,他听见屋瓦上噼噼啪啪的声音。过了一会,他才意识过来:下雨了!他大声喊起来:“爸!妈!下雨啦!”
他爸他妈都已经起来了,他们到外面去看雨去了。他们进屋来了。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斗笠和蓑衣上滴着水。
“下雨了!”
“下雨了!”
妈妈把油灯点起来,一屋子都是灯光。灯光映在妈妈的眼睛里。妈妈的眼睛好黑,好亮。爸爸烧了一杆叶子烟,叶子烟的火光映在爸爸的脸上,也映在他的眼睛里。
第二天,插秧了!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到处都是人。
望儿相信,这雨是他们求下来的。
(选自《汪曾棋短篇集》)
文本二
我们翻开汪曾祺的集子,有些故事很难说它是一篇小说还是一篇散文,被人们划定为小说的文章,那些大段的看似闲笔的风景描写,对地方民俗人事的介绍,都实实在在有着散文的韵味。他的小说与散文分界不明显,主要偏向小说的散文化。
(沈书枝《汪曾祺: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1.下列对《求雨》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了昆明地区气候特点,“栽秧时节”间歇式下雨,空气是潮湿的,为篇末半夜降雨埋下伏笔。
B.雨前人们的眼睛是蓝色的,突出了盼雨的急切心情;雨后是黑亮的,表达了人们得雨后的喜悦与希望。
C.孩子们衣着褴褛污脏,没有读过书,大人“利用孩子求雨”,表现了地方的落后与人物的愚昧。
D.因为“不缺雨”而“不预备龙骨水车”,用戽斗浇水育苗,小孩祈雨等,都具有地方特色。
2.《求雨》记叙了身处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小故事,这样写有什么意图?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3.文本二指出汪曾祺的小说“偏向小说的散文化”,请结合文本一对此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C
2.①以望儿为首的小孩子因大人的焦虑和田地的干涸而求雨,表现普通人身上纯真的人性美。②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具有安身立命的坚忍,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与赞美。③小孩子“求雨”看似游戏,却表现了风俗和温情,爱和美,生活的真实与平淡。④故事以小见大,表现了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与抗争,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3.①情节的淡化。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也不曲折,只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的弱化。主人公望儿,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是放在群体中描写。③描述的散文化。天气和田野的描写,劳作和地方民风的介绍,都有着散文的韵味。④语言的诗化。反复的儿歌,眼睛的描写,田野的劳作,叠词的运用,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表现了地方的落后与人物的愚昧”错。原文“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可看出,大人“利用孩子求雨”,表现人们的无奈、凄苦与虔诚。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①原文“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他把村里的孩子都叫在一起,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就出发了”,据此看出,以望儿为首的小孩子因大人的焦虑和田地的干涸而求雨,表现普通人身上纯真的人性美。
②原文“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雨呀”,据此看出,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具有安身立命的坚忍,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与赞美。
③原文“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一个才六岁。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据此看出,小孩子“求雨”看似游戏,却表现了风俗和温情,爱和美,生活的真实与平淡。
④原文“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他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据此看出,写小孩子“求雨”这样一件看似游戏的事情,以小见大,表现了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与抗争,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汪曾祺小说“偏向小说的散文化”体现在:
①原文重点细致地写一群孩子求雨的场面和过程,没有传统小说所具有的戏剧化情节、矛盾冲突、鲜明人物等。如“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一个才六岁。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
由此看出,情节的淡化。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也不曲折,只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
②小说求雨片段中的主要人物是望儿,他带领着一帮孩童虔诚地求雨,只体现在求雨的场面中,对人物望儿的刻画仅有简单的和求雨有关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如“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过了一会,他才意识过来:下雨了!他大声喊起来:‘爸!妈!下雨啦!’”
由此看出,人物的弱化。主人公望儿,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是放在群体中描写。
③写稻田“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写人们在田中劳动,“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他们用一个戽斗,扯动着两边的绳子,从小河里把浑浊的泥浆一点一点地浇进育苗的秧田里”;写地方求雨的风俗“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他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
由此看出,描述的散文化。天气和田野的描写,劳作和地方民风的介绍,都有着散文的韵味。
④儿歌“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在文中两次出现;写人们的眼睛“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写下雨后望儿爸妈的喜悦,一个是“眼睛好黑,好亮”,一个是“叶子烟的火光映在爸爸的脸上,也映在他的眼睛里”;写人们在稻田的劳作“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叠词的运用相当的洗练,给人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雨……停停,下下;下下,停停”。
由此看出,语言的诗化。反复的儿歌,眼睛的描写,田野的劳作,叠词的运用,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
六、(2024·贵州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洗澡记
赵文辉
村委会主任小星是文玉一手提拔上来的。为了感激村支书的栽培,村里的事小星总是抢着干。劲儿用大了,有些事就做过了。就跟短跑比赛一样,狠劲冲,结果把裁判也撞翻了。小星就是这样,乡里来了领导,文玉还没吭声,他却先打了招呼握住乡领导的手不松;村里有个红白事请干部,小星嗓门贼大,指三挥四,文玉没了说话的份儿。事情越来越严重,小星走路居然也走文玉前头了!文玉的眉头不由得皱成了疙瘩,心里也沟沟壑壑地不平起来。
秋里庄稼被砍倒后,来了一支“秸秆禁烧工作队”,一行五人全从县教育局抽调。送他们来的是一辆“依维柯”,像只大犀牛威风凛凛地停在村委会门口。村干部从里面迎出来,小星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文玉前面,和工作队队长吕科长握手问好。其他队员把他当成了支书,一一与他见面,却冷落了一旁的文玉。文玉在心里狠狠冷笑了几声。
午饭安排在村会计家,整了几个家常小菜,酒是当地生产的“百泉春”。会计告诉工作组,酒是文玉自己掏钱买的,菜是他家自留地长的,今天用家宴欢迎大家。刚端起杯,文玉就对小星说:“两位主要领导不能都在这儿喝酒,你喝了这一盅赶紧去南地看看,要是哪家趁这时候把秸秆烧了,咱可全完蛋了!”小星本想跟吕科长他们猜几个枚,他还会喝“楼上楼”,这下子全用不上了。小星只好将酒喝下,又往嘴里填一筷子猪头肉,匆匆去了。文玉心里说:不怕你能,就怕不给你这个机会!
谁知才一会儿,小星竟回来了,一进门就向文玉汇报:“我巡逻了一圈儿,没啥问题,为了保险起见,我又让支委们组成临时巡逻队,重点在南地……我赶紧回来,说啥也得给吕科长敬个酒!”文玉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却又不好发作。刚喝了两盅,文玉忽然一拍脑袋,猛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差点儿忘了,下午乡里有个综合治理会,两点开始,你赶紧去吧!”小星的“楼上楼”又没表演成,肚子还是空空的。他不情愿地站起身,朝那盘牛肉狠狠盯了两眼,去了。
等小星从乡里回来时,酒事已经结束。小星说:“支书,会不是今儿个开的……”文玉很夸张地拍拍脑门儿,说自己糊涂了:“嘿,明儿个的会我咋记成今儿个的了?”心里却乐开了花。下午开会布置禁烧工作,文玉总觉得小星碍眼,一个念头砰地冒出来。
晚上文玉悄悄把村里福堂约到家里。福堂当年和小星竞争过村委会主任,落选了却一直不死心。文玉开门见山问他还想不想当村主任。福堂回答:“谁不想谁是这个——”用手比画了个王八。文玉笑笑,说:“秋罢又该换届了……”福堂多精的人,赶紧求文玉指点:“你可得支持我!”文玉说:“我只能在两委会上把你当作候选人提出来,选上选不上全看你的群众基础了。”福堂屁颠屁颠走了,第二天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群众基础”,村里大街小巷挂满了标语:“赵福堂向全村父老问好!”“赵福堂保证把养老院建好!”过八月十五,福堂又挨家送了两盒月饼、一小壶花生油。
文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没人的时候就想哼哼几嗓子。这天去河边溜达,见四下无人就扯开嗓子来了几句《朝阳沟》:走过了一架山翻过了一道岭……河里忽然钻出一个人,夸他:支书唱得不错呀!文玉吓了一跳,见是吕科长。文玉知道秋水伤身,赶紧冲吕科长摆手,让他上来。
吕科长爬上来,一边用毛巾擦身,一边解释:他坚持冬泳多年了,不碍事。秋天正是冬泳的开头。
文玉松了一口气,瞅着冷凛凛的河水问吕科长:“冬泳没点儿硬劲可做不来,你是哪一年开始的?”
“说来话长,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吕科长告诉文玉,是他当中学校长时的事儿。那时在学校,他每天喝水都是办公室烧好送来。有一天一直到半上午,还不见送开水。他就去了一趟办公室,原来水已经烧好了,只是负责送水的小王去县里送材料,又没交代别的同志。水就在小王桌子角搁着,伸手就可提走。可他嫌提水掉份儿,就一声不吭离开了办公室。过后越想越惭愧,越想越觉得难为人师表。为了洗去精神上的垃圾,他跳进了满是冰凌的河里……吕科长叹一口气:“瞧瞧我当时精神垃圾有多厚,都结成茧了。好多人,都让这些垃圾给埋了、毁了。”
文玉听了,不由得脸红起来,像被人掴了一巴掌。自己、自己……这些天都对小星做了些啥呀?想一想,越发脸红开了,好像又让人掴了一巴掌,他忽然甩掉鞋呼呼啦啦把衣裳扒了个精光,不顾吕科长劝阻,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跳下去的一瞬间,文玉可着嗓子喊了一句:“洗澡了!洗澡了!”
(原载《新乡日报》2014年4月11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村委会主任小星是文玉一手提拔的,可他并不领情,根本不把文玉放在眼里,事事争先,引起了文玉及其他人的不满。
B.工作队的午饭安排在村会计家,会计告诉工作组酒是文玉自己掏钱买的,说明会计善于逢迎,工作能力在小星之上。
C.村支书文玉安排小星去南地巡逻,而后又特意安排他去乡里参加综合治理会,主要是担心小星过于热情,喝酒误事。
D.相比于小星的单纯、不谙世事,小说更侧重于揭示一些村干部的官僚作风,以引起社会对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关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为史家笔法,在立意方面要求实录和劝诫,作者展现农村基层干部的现实问题,表达他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关切。
B.小说开篇交代小星为感激村支书的栽培而抢着做事,可他没能把握分寸,用劲过大,为后文被文玉“排挤”埋下伏笔。
C.文玉把赵福堂约到家里,给他指出一条“上位”之路,即利用换届之机排挤小星,小说在此设下悬念,然而悬而未决。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当然也不乏幽默和讽刺,这种语言风格与所表现的现实比较吻合,看似平淡,事小意深。
3.小说中文玉的心理变化很微妙也很丰富,小说是通过怎样的心理变化来刻画文玉这个形象的?
4.小说插入吕科长自述其冬泳以及坚持冬泳的原因的内容,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C
3.①由“不满”到“怨恨”,村里的事小星总是抢着做,没把文玉这个提拔他的村支书放在“优先”的地位上,导致文玉心生不满,因为冷落了文玉,文玉心生怨恨,开始为难小星,刻画出一个官不大但官僚习气不小的基层村干部形象。②由“怨恨”到“报复”,文玉把小星的“单纯”与“无知”看作对自己的“大不敬”甚至“威胁”,就想“借刀杀人”,利用赵福堂趁换届的机会排挤小星,刻画出一个心胸狭隘的基层干部形象。③由“报复”到“羞愧”,文玉在吕科长的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精神垃圾”,认识到自己的狭隘而羞愧不已,于是决定学习吕科长,跳进河里“洗掉”自己的精神垃圾,刻画出一个勇于面对,知错就改的基层干部形象。
4.①吕科长冬泳以及坚持冬泳的原因是文玉反思自己对待小星的态度,正视自己思想上的“精神垃圾”的原因,使得文玉的“转变”变得合乎情理。②吕科长用语含蓄,说是“冬泳”,而在文玉的认知里则更为直接,就是“洗澡”,突出了文玉的淳朴和可爱。③吕科长的“冬泳”是为了“洗掉”妨碍一个干部成长与进步的“精神垃圾”,加深读者对文玉的“洗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小说的主题。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可他并不领情,根本不把文玉放在眼里”“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错,属于无中生有。
B.“说明会计工作能力在小星之上”错,属于过分解读,“善于逢迎”不属于“工作能力”。
C.“主要是担心小星过于热情,喝酒误事”错,这是对文玉的误解,小星做事没把握住分寸,文玉也没有当面直说,用自己的权利给小星设置障碍,不给小星表现自己的机会。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对“悬而未决”错,文玉在吕科长的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精神垃圾”——对小星的各种不满甚至排挤,就是因为自己的格局太小,容不下小星的“单纯”与“无知”,文玉跳河“洗澡”,说明他已经在反省自己利用赵福堂排挤小星这样的行为,悬念已经得到解决。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1)文中说“为了感激村支书的栽培,村里的事小星总是抢着干。劲儿用大了,有些事就做过了”“乡里来了领导,文玉还没吭声,他却先打了招呼握住乡领导的手不松;村里有个红白事请干部,小星嗓门贼大,指三挥四,文玉没了说话的份儿。事情越来越严重,小星走路居然也走文玉前头了!文玉的眉头不由得皱成了疙瘩,心里也沟沟壑壑地不平起来”,小由“不满”到“怨恨”,村里的事小星总是抢着做,没把文玉这个提拔他的村支书放在“优先”的地位上,导致文玉心生不满;下文说“冷落了一旁的文玉。文玉在心里狠狠冷笑了几声”“文玉心里说:不怕你能,就怕不给你这个机会”“文玉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小星冷落了文玉,导致文玉心生怨恨,他开始为难小星,先是支小星到南地看看有没有人烧秸秆,又谎称下午乡里有个综合治理会,让小星去准备,最后还叫福堂到家里暗示换届选举的事情。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刻画出一个官不大但官僚习气不小的基层村干部形象。
(2)文中说上文玉悄悄把村里福堂约到家里。福堂当年和小星竞争过村委会主任,落选了却一直不死心。文玉开门见山问他还想不想当村主任”,于是文玉怂恿福堂打好“群众基础”——村里大街小巷挂满了标语……过八月十五,福堂又挨家送了两盒月饼、一小壶花生油。文玉把小星做事的积极态度看成是对自己的“大不敬”甚至“威胁”,于是他就想在换届的时候,利用福堂趁挤走小星。文玉由对小星的“怨恨”转为“报复”,刻画出一个心胸狭隘的基层干部形象。
(3)文中说“吕科长叹一口气:‘瞧瞧我当时精神垃圾有多厚,都结成茧了。好多人,都让这些垃圾给埋了、毁了。’文玉听了,不由得脸红起来,像被人掴了一巴掌。自己、自己……这些天都对小星做了些啥呀?想一想,越发脸红开了,好像又让人掴了一巴掌,他忽然甩掉鞋呼呼啦啦把衣裳扒了个精光,不顾吕科长劝阻,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跳下去的一瞬间,文玉可着嗓子喊了一句:‘洗澡了!洗澡了’”,文玉在吕科长的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精神垃圾”,认识到自己的狭隘而羞愧不已,于是决定学习吕科长,跳进河里“洗掉”自己的精神垃圾,刻画出一个勇于面对,知错就改的基层干部形象。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文中说“水就在小王桌子角搁着,伸手就可提走。可他嫌提水掉份儿,就一声不吭离开了办公室。过后越想越惭愧,越想越觉得难为人师表。为了洗去精神上的垃圾,他跳进了满是冰凌的河里”“吕科长叹一口气:‘瞧瞧我当时精神垃圾有多厚,都结成茧了。好多人,都让这些垃圾给埋了、毁了。’文玉听了,不由得脸红起来,像被人掴了一巴掌。自己、自己……这些天都对小星做了些啥呀?想一想,越发脸红开了,好像又让人掴了一巴掌,他忽然甩掉鞋呼呼啦啦把衣裳扒了个精光,不顾吕科长劝阻,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跳下去的一瞬间,文玉可着嗓子喊了一句:‘洗澡了!洗澡了’”,吕科长冬泳以及坚持冬泳的原因,让文玉反思自己对待小星的态度,文玉主动跳进河里洗澡,表明他正视自己思想上的“精神垃圾”,文玉完成了精神上的“转变”。
文章说“吕科长爬上来,一边用毛巾擦身,一边解释:他坚持冬泳多年了,不碍事。秋天正是冬泳的开头”,吕科长用语含蓄,说是“冬泳”;由“文玉可着嗓子喊了一句:‘洗澡了!洗澡了’”分析,文玉把“冬泳”直接称为“洗澡”,突出了文玉的淳朴和可爱。
文中吕科长说“为了洗去精神上的垃圾,他跳进了满是冰凌的河里”,吕科长的“冬泳”是为了“洗掉”妨碍一个干部成长与进步的“精神垃圾”。那么,“文玉可着嗓子喊了一句:‘洗澡了!洗澡了’”,“洗澡”表明了文玉也是要去除自己身上的“精神垃圾”,深化小说的主题。
七、(2024·福建漳州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征途上(节选)
王愿坚
小赖犹豫地指了指牦牛身上的粮食,“那里还有……”
“你,你要打这些粮食的主意?不成!”老姚气呼呼地说着,又瞥了小赖一眼,随手从自己粮袋里抓了把面,悄悄扔进小赖的小碗里,“你,这是没骨气嘛!”
小赖的头勾得更低了。
“好了,好了。来,小同志,接着。”对面,一只攥满了炒面的手绕过篝火伸过来,要往小碗里装。小赖刚想抬头看看,那只手却被老姚一下挡开了:“加一点吧,加一点吧,饿了,你就加,这怎么成?打仗嘛,敌人一攻,你就退,退!”趁小赖低头的工夫,他又从自己粮袋里抓起一把面,扔进碗里,嘴里还在数落着,“要知道,吃苦,是个革命的本事,硬是得学哩!”
“这娃娃也算是好样的了,”篝火那边又有人插话了“这,是第一次嘛……”
“第一次?有初一,就有十五!”老姚盯住小赖的脸,“叫你自己说说看,为什么从昨天起,你不唱歌啦?为什么……”他用小树枝子把小马号敲得当当响;趁小赖低头看号,又向碗里扔了一小把面,“①一整天,没听见你吹一次号、拔一次音!唵?”
他越说火越大,声音越高,索性一按地皮站起来;刚一直腰,身子一晃,打了个趄,差点倒在火堆上。他慌忙捂住了肚子,蹲下身,就势把小碗里的糊糊搅了搅,话却没有停:“哭,眼泪要能把革命泡成功,大伙抱着头哭好了,还要咱们这些穿军装、扛枪的干啥?”他生气地把小碗从火上端下来,搅着,轻轻地吹着,好一阵才用树枝敲着碗边说,“呶,这顿饭,就是这些,多一点也没有。要想动这个,”他拍着牦牛背上的粮袋,斩钉截铁地说,“不成,一丁点也不成!”
老姚的话停住了。草原上一时变得很静。静得只听见火星爆裂、牦牛嚼草的声音。这支用牦牛运送粮食的小小的送粮队伍,踏着烂泥,踏着水草,已经紧脚紧步地走了三天。西面的远处,传来了低沉的雷声。乌黑的雷雨云,变得更浓了,更黑了,它像被根看不见的大棍子搅着似的,翻滚着,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