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综合应用
成都市西河初级中学校 张健
手机号:13402804724
邮箱:381835710@
教材分析 《综合应用》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信息技术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级(上) 第六节课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在学习了WPS和Word两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实战演练,创作出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了解有关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能独立的通过网络平台找到相关资料——《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解决电子文稿的排版设计基本要求:图文并茂
学情分析 在学生能够使用Word软件前提下,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激励同学创作热情,以制作《荷塘月色》电子文稿为契机使同学掌握良好的处理信息的习惯使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锻炼。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文稿的排版要求2.掌握声音文件的插入3.明确图文并茂的审美要求能力目标:1.能顺利找到相关资料和素材的能力 2.能顺利设计电子文稿的排版情感目标:1.让学生拥有创作电子文稿的成功体验 2.展示成型的电子文告,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 何谓图文并茂
学习难点 电子文稿的排版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教师制作课件、提供阅读材料:《综合应用学案》、《素材》、《荷塘月色》电子文稿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前5分钟学生基本操作练习一、阅读 1:打开桌面上《综合应用学案》阅读2:播放《荷塘月色》电子文稿学生分小组完成阅读1、2。二、新课学习:一、导入新知识:师:同学们一份成功的电子文稿是有一定要求的!一份优秀的电子文稿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图文并茂、音画交融”请大家参阅P32 页的设计版面师:请大家完成P32 整理分类生:……师:我们在网上怎样快速的找到相关资料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有?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显神通师:请完成的好的小组全班演示二、学习新知:1、学习收集素材师:在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你们觉得作者这篇荷塘月色是寄予了朱自清怎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啊?他的创作是倾注了怎么样一个感彩?生:…师: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选取素材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哦生:发言师:给出《综合应用》演示文稿生:自主完成电子文稿的创作师:分发评价表生:相邻的小组互评师:收缴素材师:让学生展示素材为学生第二次创作成功作品打下基础 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完成素材的收集!教师演示做好的电子文稿强调朱自清写这篇散文的历史大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缘由音乐的选取要在这个基调下选演示文稿的展示时要强调6.2设计版面的具体要点:对声音文件的插入要下小组指导演示
教学反思 学生反思 教师反思
学习收获、问题《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
资料]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
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全文中的关键点
①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③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①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 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
②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③句“且”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④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⑤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⑥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
总结:
刚才给同学们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他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第四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第6课 综合应用
阅读重点:
用所学的文字处理软件知识创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
操作内容:把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进行美化修饰,并配图片、音乐,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
朱先生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叙事散文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说到借景抒情,朱先生有一篇佳作,借着对旧时光、老景致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就是《白马湖》。
在这篇散文里,朱先生回忆起1924年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丏尊先生之邀,来到宁波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的情形。那时的春晖中学,汇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骄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俞平伯、叶圣陶、弘一法师……他们或以文学为业、或借文学交友。事隔三年,先生笔下的白马湖温馨依旧,却又略带了几分淡淡的感伤……
1931年,朱先生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漫游了欧洲。回国后将旅欧历程写成散文,陆续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这段时期,他的作品里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抒情格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应约为中学语文教材而作的散文《春》,于1933年7月出版。
朱先生有很多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是因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风趣,被公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1925年他创作的那篇感人至深的传世之作《背影》强烈感染了几代读者。著名散文家林非先生曾著文写道:“《背影》用朴素和流畅的文字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情感,这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点,肯定就会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弦。”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因病在北平医院辞世,终年五十一岁。先生的一生是淡泊的,但他平淡为人、朴实为文的品格却为后人景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室和文学教师。”
1992年10月,位于扬州安乐巷27号的朱自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操作
1.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填写
分类 来源 内容 版面设计
文章标题
文章正文
辅助资料
艺术字
声音
评价作品
评价项目 具体指标 自评等级 他评等级
文字内容 文章无错漏,出自朱自清原作
版面设计 标题醒目、有艺术性、正文整齐美观
图片 图文协调搭配合理;图文结构合理
声音 配乐优美,声音洪亮、清晰、准确
新颖性 设计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合理
技术性 版面生动、图文并茂
评定等级:A级—优秀 B级—良好 C级—合格 D—不合格
3.将作品和以上两张表格通过多媒体平台上交作业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A%C9%CC%C1%D4%C2%C9%AB&in=24834&cl=2&cm=1&sc=0&lm=-1&pn=12&rn=1&di=10497197565&ln=2000&fr=bkimg&ic=0&s=0&se=1&sme=0" \t "_blank"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精塘人色
朗诵风中白帆
作者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 ( http: / / www.21cnjy.com )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素材\《荷塘月色》配乐朗诵(节选4、5、6段)视频.flv ( 素材 / 《荷塘月色》配乐朗诵(节选4、5、6段)视频.flv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采莲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 http: / / baike. / view / 32477.htm" \t "_bl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