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别经纬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校园平面图,知道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并学会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2.通过复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学会在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线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3.通过判读以极地纬中心的地图,学会在极地经纬网地图判别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并能辨别这种地图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制作、校园平面图、普通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升入一个新学校,学校的位置如何;环境怎样?如何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母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绘制一幅平面图;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绘制校园平面图。
听老师讲述导入新课
结合生活实际,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
目标
利用地理助学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
学习新知
自
主
学
习
指导学生阅读校园鸟瞰图、小明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以及图2-1-1 校园平面图,并比较这三幅图的不同之处。
阅读校园鸟瞰图、小明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以及图2-1-1 校园平面图,完成三个读图题。
分小组阅读校园鸟瞰图、小明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以及图2-1-1 校园平面图的不同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释
疑
点
拨
通过读图发现不同点并找出地图的基本要素
(配合课件展示)
先找出三幅图的不同点,然后在归纳地图基本要素:
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的方向(指向标)
图例和注记
明确地图的三要素
合
作
探
究
展示生活中的常见地图:中国地图。图中显示比例尺和图例、注记。引出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定方向的方法
一般定向法:
(课件展示)
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了解此种定向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八个方向,然后让学生填写。
巩固练习:
出示2-1-3图,以此练习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课件展示)
方法介绍:
在指向标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将指向标平移动B处,并采用文字标出四个基本方向
然后判断处A在B的什么方向
巩固练习:
出示2-1-4图,让学生判断A、B、C三点的相对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
方法介绍:
先判断出是南北极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在B点沿着经纬线方向标出B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判断出A在B的东南方向
在极点如何辨别方向?
巩固练习:
出示2-1-5图,先让学生在A、B、C三点上标注四个方向,后判断三点的相对方向。
阅读教材P27,第二、三自然段。
读中国地图
根据教材的提示方法在黑板上标出八个方向。
根据学习方法判断图中A、B、C三点的相对位置。
听教师介绍指向标定方向。
利用所学方法判断2-1-4图中A、B、C三点的相对方向。
观察A、B点的相对方向看老师是如何确定方向的。
利用学习经纬线判断方向方法判断。2-1-5图上的A、B、C三点的相对方向。
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
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
先学后练,讲练结合,巩固学习成果
扩展延伸与生活接轨
刚才我们学习了地图辨别方向,生活中如何辨别方向,先让学生各自根据生活经历发言教师在总结梳理。
各自根据生活经历说出自己是如何辨别方向
走进生活中学习地理
知识建构
让学生阅读教材,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直接判定
指向标法——平移法
经纬线法——根据经纬线方向判断
阅读教材,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建构知识网络。
【当堂检测】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 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2、一位建筑师想建造一座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只能建在( )
A 北极点 B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 南极点 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3、在A点(0°,20°W)正西方向的是( )
A 0°,30°E B 90°S,30°E
C 0°,40°W D 10°N,0°
4、某台风某日移动方向如下表,请判断这次台风移动方向( )
时间
7时
11时
19时
24时
经纬度
20°N
118°E
20.5°N
115°E
21.5°N
114°E
22°N
113°E
A 向东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西北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丙三幅图中,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一原则确定方向的是 图。
(2)甲图中A村位于B村的 方向,乙图中A村位于B
村的 方向,丙图中A村位于B村的 方向。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经纬网定向法又是重难点。教师借助多媒体,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平面图为切入点,以小组互帮互助为主题,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效果。导入切合实际,各知识点过渡自然。同事注意各知识点过渡,让学生自然而然梳理成章。
做到了知识点由浅入深的逻辑性和现实生活运用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为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运用、提升、迁移、内化来步步深入突破重难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做到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学生学习效果较理想。
初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在学习两极地区图中判别两点相对方位的时候,个别学生感到有难度。个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方位感,给教学带来困难
课件21张PPT。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绘制校园平面图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的方向
■练习导入 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 同学们升入一个新学校,学校的布置如何、环境怎样?你如何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母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绘制校园平面图。绘制校园平面图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方向图例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
2、比例尺
3、图例、注记图例注记地图三要素8844.43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北南西东西北东北西南东南我发现了:地图标示方向的一般原则是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上下左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确定方向。北指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为东西,面朝北,左西右东。南西东我发现了:我学会了:●A●B北东西南A位于B的什么方向?正西3、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我能看出:无论经线多么弯曲,
永远指示南北方向。无论纬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东西方向。 45°0° 45°90°90°135°学以致用: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135°180°0° 30°60°??ABN北南西东我能看出:站在北极点上:
前、后、左、右
任意一个方向都
是南。
同理,站在南极点上,任意一个方向都是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东南方向我学会了:A点分别在B点的什么方向?
C点分别在B点的什么方向?A点在B点的正北方向C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北东北东北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C东C点在B点的正东方向CA点在B点的正北方向北东北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北极星用手表定方向地图上的方向日出日落地图上的方向罗盘(指南针)野外辨别方向
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知识梳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绘制校园平面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随堂练练:一、慧眼识真: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 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2、一位建筑师想建造一座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只能建在
A 北极点 B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 南极点 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3、在A点(0°,20°W)正西方向的是
A 0°,30°E B 90°S,30°E
C 0°,40°W D 10°N,0°
4、某台风某日移动方向如下表,请判断这次台风移动方向
A 向东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西北
二、图说地理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丙三幅图中,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一原则确定方向的是 图。
(2)甲图中A村位于B村的 方向,乙图中A村位于B
村的 方向,丙图中A村位于B村的 方向。甲北东北西北地球基本要素(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并且会分辨比例尺大小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重点)
2.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难点)。
3.熟练掌握地图上的常见图例,并能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
悟
导
入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观察地图,说出这属于哪一种地图,并回答从地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这幅地图属于一般地图,从图中观察到比例尺。
让学生通过分析地图,通过观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预
习
展
示
课前任务
根据展示的地图,说说什么是比例尺?
利用《地理助学》第26页学习过程和知识结构,展示重点及学习中困惑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重点和困惑。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先预习教材,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和“知识结构”;
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在听课过程中着重听讲。。
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基本能掌握本课内容。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
1、什么是比例尺?
2、比例尺的公式?
提问:比例尺有没有单位?
表示方法
教师展示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中的比例尺,并总结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到底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1、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
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进行澄清,无单位。
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小组讨论,一幅地图到底有几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通过观察以及自主学习,总结出所学知识点
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学习的能力。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500000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0km
探究二、
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出示例题:
比较、、三个比例尺的大小。
注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式的大小。
提问:在进行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时,应注意什么?
2、比较地图,填写下面表格
小组学生比较分析,在草稿纸上进行转换后回答:
>>
学生讨论后,汇总答案:
①先将不同形式的比例尺转换成分子为1的分式形式;
②比较分母的大小;
③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大。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下列表格,并且总结比例尺与地图内容和实地范围的关系。
练习设置由简到难,让大多数学生掌握比例尺大小比较。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项目
中国地图
山东地图
比例尺的大小
小
大
实地范围的大小
大
小
内容的详略
略
详
小结: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过
渡
还是观察这幅图,找出北京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的?这种符号叫什么?
1、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图例;
2、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数字叫注记。
点拨:用联想法和比较法记忆常用图例。
教师出示图例和注记。
学生思考回答,
北京用 表示。
学生抢答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自主钻研的能力。
利于学生用联想法记忆常用图例。
知
识
建
构
、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1)甲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5000千米,在一幅一千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应是( )
A、10厘米 B、30厘米 C、33.3厘米 D、333.3厘米
(2)比例尺“一千万分之一”的表达方式属于( )
A、文字式 B、直线式 C、线段式 D、数字式
(3)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地图,下列比例尺合适的是:( )
A 1:2000 B 1:100000 C 1:30000 D 1:1000000
(4)下列比例尺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1:1600000 B 二百万分之一 C 1/5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5)在一幅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空白纸上,若画一幅完整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下列比例尺合适的是( )
A 1:5000 B 1:110万 C 1:100万 D 1:1100万
(6)对图幅相同的a中国,b山东,c济南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的地理事物比b,c详细 B. b表示的地理事物比a,c详细
C. 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b c. D. 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 b a.
(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8)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在下列哪一种图上较精确?
A、大比例尺 B、中比例尺 C、小比例尺 D、三种都一样
(9)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 的比例尺小
(10)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
A、62000千米 B、620千米 C、620000千米 D、6200千米
(11)一幅残破的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 两地距离为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12厘米,这幅地图比例尺为(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
【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接触过,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对比例尺大小和实地范围关系上的理解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关于比例尺的部分,由于牵扯到一些计算问题,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注意讲解和练习相结合,使学生当堂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本节课采用“五环节”教学法,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学习内容,任务驱动教学,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并能适时点拨,学生学习效果较好,落实的也挺好。
课件20张PPT。地图的基本要素导入观察地图,说出这属于哪一种地图,并回答从地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预习展示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地图上有哪些基本的方向?
3、什么是比例尺?
4、你认识那些图例 福建省**中学平面图 福建省**中学平面图食堂运动场教学楼办公楼树木升旗台厕所传达室校门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思考掌握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小河流向
方向正北村庄耕地耕地林地公路小河ABC沿公路由A到B
是向 方
向走 沿公路由B到C
是向 方
向走 东北正东巩固测试经纬网地图正东东南正北北极北南西东北东西南什么是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的计算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形式示例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1:4000000(1/4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较小较详较略较大较小较大0380千米040千米(1:38000000)(1:4000000)中国行政区划图例
---是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符号。
注记
---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例:图例注记学会识别地图上常见的图例铁路长城等高线公路运河沙漠沼 泽主要城市河流
湖泊时令河、湖水库国界地区界航空线首 都水库公路常年河、湖铁路ABCDE省、自治区、
直辖市界练习(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地图方向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比例尺概念、公式表示方式大小差异应用图例和注记基本要素【当堂达标】
(1)甲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5000千米,在一幅一千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两地
之间的图上距离应是( )
A、10厘米 B、30厘米 C、33.3厘米 D、333.3厘米
(2)比例尺“一千万分之一”的表达方式属于( )
A、文字式 B、直线式 C、线段式 D、数字式
(3)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地图,下列比例尺合适的是:( )
A 1:2000 B 1:100000 C 1:30000 D 1:1000000
(4)下列比例尺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1:1600000 B 二百万分之一 C 1/5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5)在一幅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空白纸上,若画一幅完整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下列比例
尺合适的是( )
A 1:5000 B 1:110万 C 1:100万 D 1:1100万
(6)对图幅相同的a中国,b山东,c济南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的地理事物比b,c详细 B. b表示的地理事物比a,c详细
C. 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b c. D. 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 b a.
(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8)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在下列哪一种图上较精确?
A、大比例尺 B、中比例尺 C、小比例尺 D、三种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