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松井石根:
一手策划并指挥了南京大屠杀。
田中军吉:据称杀遍南京城,斩首300余。
谷寿夫:日本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
野田毅:在南京与向井敏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
日本方面对这段历史又是作何态度?
这期间多少无辜的百姓被屠杀?
第19课
部编版八上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2
3
了解七七事变的过程,能够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能够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七七事变又称什么,爆发的时间、地点、结果、影响、
牺牲的爱国将领。
2.根据两党协议,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分别改编为什么,领导是谁。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标志、意义。
4.淞沪会战的起止时间、爱国将领、结果、意义。
5.日军攻陷南京的时间、陪都在哪。
6.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对象、人数。
阅读P91-94,把下列问题的答案标注在课本上。(5min)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
——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的背景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沈阳
长春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危机
1936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部署,形势十分危急,战争一触即发。
一、七七事变
2.七七事变的经过
1937年7月7日晚7时30分,驻北平南郊的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踪”。他们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但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趁交涉之际,1937年7月8日清晨5点,日军向宛平城猛烈炮击。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平汉铁路
平绥铁路
卢沟桥
一、七七事变
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北平保卫战失败,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壮烈牺牲。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1892—1937)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1898—1937)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七七事变
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借口
民族英雄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发动战争。
平津失陷
赵登禹、佟麟阁等
一、七七事变
思维延伸:
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项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性质
结果
相似点
一、七七事变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①两次事变都是日本蓄谋已久,②都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③都是日本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对华战争
贰·紧急关头的决心
——第二次国共合作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宣布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2)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 长:叶 挺
副军长:项 英
参谋长:张云逸
2.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15日)
材
料
研
读
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回顾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形成标志
革命任务
建立战线
最后结果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1937年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抗击日本侵略者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合作破裂,
国共开始十年内战
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国共两次合作之比较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三、淞沪会战
1.淞沪会战:
上海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平津失陷以后,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日军准备打击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上海和南京。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淞沪会战:
三、淞沪会战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淞沪会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1.淞沪会战:
三、淞沪会战
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消灭日军200多人,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出。
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姚子青与宝山守卫战
谢晋元与四行仓库的战斗
三、淞沪会战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意义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一个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
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
三、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基本情况(历时3个月) 中方 日方
士兵 70万 30万
战机 180架 500架
坦克/装甲战车 17辆 300辆
肆·紫金山下的悲歌
——南京大屠杀
四、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日日军进攻南京
1937.12南京沦陷
陪都
1、时间:
1937.12.13起,持续40多天
2、屠杀人数:
30万人以上
(包含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李子健——《南京大屠杀》油画
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德]拉贝《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
屠杀犹如屠宰羔羊。很难估计有多少军人受困,遭屠杀,也许在5000-20000人之间。……今天经此城门过,发现要在积有5英尺高的尸体堆上开车才能通过城门。已有数百辆日军卡车、大炮在尸体堆上开过。
——阿契包德·斯提尔(美国记者)
国内外关于这场屠杀的记载:
四、南京大屠杀
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 《东京日日新闻》,1937年12月13日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四、南京大屠杀
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右翼分子称:南京大屠杀是一个虚幻的事实,中方应针对钓鱼岛问题、南京大屠杀等问题向日本道歉。
日本靖国神社中供奉有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而日本多任首相都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前任首相安倍晋三两次参拜。
面对不容置疑的事实,而日本方面却这样做:
四、南京大屠杀
3、当今日本应有的态度:
(1)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友好相处,发展未来。
4、我们的启示(教训):
(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3)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
(4)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南京大屠杀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xuān),祈愿和平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公祭鼎上铭文
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四、南京大屠杀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课堂小结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意义:正式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
国共合作进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发表合作宣言
爆发:日本挑起事端,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概况: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启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概况
南京陷落
日军残暴罪行
平津保卫战:佟麟阁、赵登禹将军牺牲
影响: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背景:日本为了进一步加快侵华的步伐
经过:日军炮轰我军驻地,七七事变爆发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 D.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2.日本士兵武夫日记记载:上午8时30分列队。到城外下关打扫战场,也就是去处理敌人的尸体。扬子江岸边尸体遍地,令人吃惊。用汽船搬运死尸,投入扬子江的江心。仅我们处理的尸体就约2000具。该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
A. 八国联军劫杀北京 B. 南京大屠杀
C. 日本军队屠杀东北人民 D. 甲午海战
随堂训练
B
D
随堂训练
3.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 是中国敌后战场最大规模的进攻 D.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
4.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下面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 )
A. 踊跃参军,抗美援朝 B. 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 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 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