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第4课 《京剧的表演》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第4课 《京剧的表演》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29 20: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京剧的表演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音乐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一
相关领域 京剧行当的划分;伴奏乐器;唱腔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感受京剧韵味,并对它产生兴趣,主动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索,以创造性的感化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表现领域综合性艺术表演中明确指出:能够自信、有表情的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结合所学的歌曲、乐曲创设简单的表演情境或形体动作;学习表演简单的歌剧、音乐剧、京剧或其他戏曲、曲艺片段,并能对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第十三册音乐书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本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京剧行当的划分、京剧的伴奏乐器。学习了戏歌《唱脸谱》。本节课主要学习京剧的表演。通过教师的讲解、观看视频资料,学生自己总结出京剧表演的特点,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分角色走一走台步。让学生认识并喜欢上京剧。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堂课针对的是初一学生,每班在四十人左右。学生虽然对京剧很感兴趣,但了解很少,不知道京剧的有关知识和唱段,几乎没有会唱京剧的。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解释说明——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京剧的表演分为唱、念、做、打。知道这四个内容的具体指向。
体验模仿——通过演唱、观看视频资料、模仿念白和走台步,体验表演的特点。
探究合作——分组对《唱脸谱》进行表演。把走台步和京剧表演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体验京剧表演,增加对京剧的兴趣,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
(四)技术准备
1、京剧表演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2、京剧《拾玉镯》《玉堂春》和《三岔口》的截取视频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经过前两次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京剧的行当和伴奏乐器,能跟着音乐演唱《唱脸谱》这首戏歌,但节奏还不是很准确,第二部分的演唱气势不够。需要教师细致的讲解和指挥,还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演唱比赛,能说出自己和他人在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感受京剧韵味,丰富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乐于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索。
2.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体验、模仿探索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
2.通过探究、合作创设简单的形体动作。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本了解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
2.分角色练习走台步,能自信地参与表演,并能对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难点
小组表演及评价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课前导学 1、看图片提问:京剧行当的划分?2、导入:这些行当是怎样进行表演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京剧的表演。(板书) 口答:生(小生、老生、武生等)旦(青衣、花旦、老旦等)净(大花脸)丑(小花脸) 复习学过的知识,进入课堂气氛 图片 2分钟
课堂学习研讨 京剧是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分为:唱、念、做、打。唱:歌唱。讲究有板有眼。可分为西皮(活泼欢快)和二黄(深沉苍凉)。念:念白。有京白(朗诵语言)和韵白(音乐性很强的朗诵)。教师示范做:身段、眼神、舞蹈等。打:武术、杂技的舞蹈化。播放《拾玉镯》和《三岔口》的截取视频资料。提问:京剧表演的特点?总结:综合性、虚拟性、程序化、夸张。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中表演的是什么场景? 听教师讲解,演唱《唱脸谱》的第二部分听教师讲解,欣赏《玉堂春》中的念白。模仿体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中小铁梅的念白听教师讲解,播放视频资料以自己的理解口答看图片回答扬鞭骑马坐船重点记忆京剧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 了解知识,体会歌唱和念白的方法体会京剧表演的特点, 演示文稿视频资料演示文稿图片 10分钟3分钟
课内训练 模仿京剧的表演程式,示范辅导学生练习走台步。做好组织工作。 男、女同学分别按角色走一走台步,能认真积极参与。 体会京剧中的走台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场地 10分钟
拓展延伸 辅导《唱脸谱》创编表演。安排展示 分组创编。要有合作意识,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表演,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 增强合作意识,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唱脸谱》音乐资料 20分钟
小 结 鼓励学生把京剧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有学习和传承的愿望 传承民族艺术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的发展进行变化的评价。采用观察、提问、讨论、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完成的创编活动用较为准确的评述性文字进行定性评价。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又要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量规
1、对京剧行当的掌握程度
2、对京剧表演特点的分辨
3、能背唱《唱脸谱》
4、能跟着《唱脸谱》的歌曲进行表演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个容量大,知识面广的课题,怎样在音乐课上对它进行学习和传承?我是这样想的: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对感官刺激的内容感兴趣,京剧的行当很有特点,我放在第一课时介绍给学生,学生对唱也应该很感兴趣,再带领他们演唱《唱脸谱》。第二课时我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乐于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索。所以我把课程设计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把京剧艺术中经典唱段的唱、念、做、打的视频截取下来请同学欣赏,精美的化妆、服饰,夸张、虚拟的表演让同学们体会到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同时也从表演中总结出它的艺术特点:综合的、程序化的、夸张的、虚拟的。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都想模仿着去动一动。第二部分我就带领他们分角色走走台步,把《唱脸谱》这首戏歌用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进行创编,锻炼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让他们对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也体会一下京剧表演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有魅力。总之,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在视频资料的欣赏中提高对京剧的兴趣,了解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在创编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感受京剧表演的艺术魅力,为以后的学习铺石筑路。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兴趣浓厚,有学习的愿望,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一些学生的组织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有集体意识。
3、教师还应在平时的课上加强活动部分的辅导,大部分学生的表演能力很弱,缺乏自信心,教师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
4、今后要注意分层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