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北固山下》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北固山下》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9 15:41: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4张PPT)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熟读并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从炼字、修辞手法入手品味赏析诗歌。
4、赏析诗歌写法,领悟诗歌意,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
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年间进士,官洛阳尉。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次北固山下
停宿,此指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解 题:
题意: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思。
七言律诗(每句七字)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
律诗
首联(1、2句)
颔联(3、4句)
颈联(5、6句)
尾联(7、8句)
律诗常识
律诗特点:律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两联对仗。
整体感知
听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 湾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 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人前行的路远在青山之外,乘船在碧波上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平和的风顺江吹来,船帆高高悬挂。
向前
北固山
开阔
风顺而和
悬挂
旅人前行的路。
(点题)
齐平
译 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
进入
升起
家书
到,送到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佳句赏析
(2)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残冬腊月还未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了;黑夜还未消散,一轮旭日已经升起。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这里暗示这里时光易逝,一年的时光又将过去,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很久,新年将至,这本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而诗人却在外不能与家人团圆,自然而然引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这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此时诗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这两句中“日”“春”可以象征什么?这两句蕴含什么自然哲理?
这里“日”“春” 又是新事物的象征,作者在写景时本无意说理,而这一联却蕴含着“美好的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的自然哲理,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精神态度,让人感觉诗人的思乡之情哀而不伤。
雁足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武等九人。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借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抒发思乡之情,让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思念”。古人常托鸿雁抒发离愁别绪、相思情爱、伤时感怀等情感,表达作者思乡念归、忧国爱民的思想。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能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写作特色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课堂小结
(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次北固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