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二十三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备课组: 备课教师:
课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授课年级 周 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课 型 新授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复习回顾】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新课探究】1.出示教学目标: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2.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P8-9。自学检测: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吸附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 金属的活动性都是化学性质。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对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自学指导二、[实验1-5]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 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取一根小木条(或火 柴)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自学检测二、氧 气二氧化碳颜 色无色无色状 态气体气体气 味无味无味木条燃烧情况木条燃烧得更旺木条火焰熄灭提问: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归纳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能使木条燃烧得更旺。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能使火焰熄灭。.)3.教师强调的问题: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 用途例如: 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可用来灭火 乙醇[酒精](可以燃烧) 可作燃料 石墨(软、灰黑色) 可制铅笔芯【跟踪练习】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3.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可燃性 D.熔点4.对下列现象的叙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水加热到100℃也不分解C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被加热后可以放出氧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水5.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6.在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堂小结】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布置作业】P10 3题【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酒精灯做燃料 B.用石墨做电极C.用天然气做饭 D.用秸秆制沼气2.家用的不锈钢(铁的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铁是电的良导体 B.铁是热的良导体 C.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 D.铁的密度大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和铝制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做导线4.下列叙述,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镁带能燃烧,镁带质软 B.铁在空气中生锈,铁能生锈C.氧气能帮助燃烧,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 D.糖烧焦了,糖高温能熔化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汽油用于衣物除油6.下列各组词语中,前者用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用于表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挥发性,汽化 B.腐蚀性,燃烧 C.可燃性,液化 D.溶解性,熔化
编写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决 定
反 映
反 映
决 定
反 映
决 定
反 映武威第二十三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备课组: 备课教师:
课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授课年级 周 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课 型 新授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复习回顾】什么是化学?【新课探究】1.出示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实验1-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如图).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液态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变化后的物质液态水 结论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2]取少量胆矾(或称蓝矾)放在研钵内(如图),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变化前的物质蓝色块状的胆矾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变化后的物质蓝色粉末状的胆矾结论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物质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实验1-3]将少量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蓝色的胆矾溶液变化时发生的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变化后的物质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结论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实验1-4]把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燥的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注意观察并记录石灰石(或大理石)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变化前的物质石灰石等变化时发生的现象①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石灰石逐渐变小.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的物质二氧化碳等结论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3.教师强调的问题:(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2)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例如:木柴燃烧、铁生锈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常伴随能量变化. 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2)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包含化学变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把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下面我们学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跟踪练习】 1. 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食物腐败 D.用电热壶烧开水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课堂小结】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布置作业】P10 1-2【当堂达标】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用砂纸打磨铁锈 、煤燃烧 B、 碘升华、 牛奶变酸C 、白磷燃烧 、 动植物呼吸 D、 铁制成铁锅 、蜡烛熔化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矿石粉碎C 蜡烛燃烧 D 铜线被弯曲3.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形成酸雨C 发生沙尘暴天气 D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使地球表面积温度升高 4、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熔化成铁水 B 香水在空气中的扩散C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D 铜在空气中产生铜绿5、生活中随时都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瓷碗破碎,食盐溶于水 B.煤气燃烧,水结成冰 C.电灯通电发光,牛奶变酸 D.菜刀生锈,吃药物治病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 )A.铁生锈,灯泡发光 B.酒精挥发,植物光合作用C.冰融化,食盐溶于水 D.食物腐败,白磷自燃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 组是( )A.面团发酵,物体爆炸 B.黄酒变酸,植物呼吸C.食醋挥发,液化石油气泄露 D.粗盐潮解,酒精挥发8、能够说明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 A 有颜色变化 B 发光、发热 C 有气体放出 D 有新物质生成 9、下列变化中,与其他的变化不同的一项是( ) A 铁生锈 B 冰雪融化 C 酒精挥发 D 瓷碗破碎
编写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NaOH溶液
CuS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