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1.(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黄河文明
【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这里每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排除;
C项是印度河孕育的文明,排除;
D项是中国古代文明是黄河、长江孕育的文明,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埃及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2.(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 )
A.夏历 B.农历 C.太阳历 D.佛历
【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公元前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Dog Star—Sirius)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太阳历,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A项夏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不符合题意;
B项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不符合题意;
C项太阳历是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符合题意;
D项佛历是世界上部分佛教国家使用的一种历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埃及的太阳历。
3.(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成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排除;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排除;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符合题意;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字塔,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4.(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统一时间:约公元前24世纪 著名人物:图特摩斯三世 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类型:农耕文明(大河文明)
A.统一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的法老,B项符合题意 ;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遇到外族入侵和内部叛乱,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农耕文明,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两河流域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5.(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题文所给关键信息“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条纹共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本题较易。
6.(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任何盗取寺庙或者皇宫财产的人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接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这一法律条款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第7条。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人类法制观念的源远流长 B.古代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性
C.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 D.奴隶主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答案】D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任何盗取寺庙或者皇宫财产的人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接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充分说明了奴隶主私有财产不可侵犯。D项正确;
“人类法制观念的源远流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不能体现“古代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性”,排除B项;材料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知识的掌握。
7.(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以东,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他们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茶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成就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以东,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他们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和所学可知,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成就光辉灿烂的文化,C项正确;
尼罗河孕育埃及的文明,排除A项;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排除B项;
爱琴海孕育古代希腊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印度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8.(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在古代印度社会,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答案】D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有严格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项正确;
古代印度各等级的高低贵贱不是以财产的多少来划分的,排除A项;
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但“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排除B项;
“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9.(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家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B项正确;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排除A项;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排除C项;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佛教的认识。
10.(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而西方文明是发源于海洋的,比如古希腊文明就发源于爱琴海,故不属于大河流域文明的是古希腊文明,D项正确;
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古代中国文明都属属于大河文明,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明类型的认识。
11.(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如表为雅典城邦不同时期的公民政策。据此可以推知雅典( )
时期 公民政策
梭伦时期 鼓励外邦工匠移居雅典,赋予其雅典公民身份
克里斯提尼时期 凡年满18岁的男性村社成员,只要通过审查,就有资格成为雅典公民
伯里克利时期 享有公民权利的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
A.公民政策呈现出开放的趋势 B.民主活力日趋减弱
C.公民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集团 D.公民范围越来越大
【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 典对获取公民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越来越封闭,雅典民主活力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雅典的公民政策呈现出不断封闭的趋势,故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雅典认定公民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是强调公民群体本身的发展,故排除C项;
获取公民权的要求不断提高,会使公民范围不断缩小,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12.(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这主要表明古希腊公民( )
A.民主氛围浓厚 B.权利范围受限
C.权利义务统一 D.是被统治阶级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可知,古希腊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义务,权利义务是统一的,C项正确;
民主氛围浓厚、权利范围受限、是被统治阶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认识。
13.(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伯里克利的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民主政治被标榜为全民的民主,但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且掌握实权的只有工商业贵族上层,B项符合题意;
A和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实质独裁”的意涵;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说法错误,应是奴隶主民主政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正确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既看到其进步性,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14.(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的东征。
15.(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D.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根据题干“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可知,该条款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因此体现的目的是极力维护私有财产,D项正确;
题干没涉及阶级,未体现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
题干没涉及阶级,无关体现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排除B项;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说法有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
16.(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首创元首制。自称“第一公民”,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他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斯巴达克 D.君士坦丁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A项正确;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排除B项;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排除C项;
君士坦丁是罗马帝国皇帝,但并非开创者,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屋大维相关知识的掌握。
17.(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查韦斯骄傲地说:“我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由此判断他是古代欧洲的( )
A.波斯帝国人 B.亚历山大帝国人
C.罗马帝国人 D.阿拉伯帝国人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是它的内湖,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大帝国都没有将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8.(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其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下列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掷铁饼者
B.宙斯像
C.兵马俑
D.狮身人面像
【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在阿尔特米希恩海角附近同波斯舰队发生遭遇战,希腊人依靠风势大破波斯海军,赢得了这次海战的胜利。希腊人为了感谢希腊主神宙斯的帮助,便制作了这尊雕像,B项符合题意;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A项不符合题意;
兵马俑是中国的文明,C项不符合题意;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
19.(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竞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建立了津贴制度。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普度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
(1) 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
(2) B是谁?他在位期间达成了什么成就?
(3) C是谁?他是哪国国王?列举C所在地区的一例文明成就。
(4) D是谁?他创立了哪一宗教?
【答案】(1)国家:古埃及。称为:法老。陵墓:胡夫。
(2)B:伯里克利。成就: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3)C:汉谟拉比。国家:古巴比伦。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4)D:乔达摩 悉达多。宗教:佛教。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创立与传播;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国家:根据材料“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和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称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故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2)人物及成就:根据材料“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建立了津贴制度”和所学可知,伯里克利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人物及国别:根据材料“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和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人物及宗教:根据材料“我普度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和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故答案为:
(1)埃及。法老。胡夫。
(2)伯里克利。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攻治发展到高峰。
(3)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4)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文明的掌握。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佛教相关知识的掌握。
20.(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居住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材料二:伯里克利说:“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
材料三:公元前406年,八位雅典将领率领军队击败斯巴达海军,艰难地取得了阿吉纽西海战的胜利。但是因为风暴导致船舶搁浅,两千名雅典船员和士兵就此丧生。雅典人却认为这八位将军要对此负责。除两名将军阵亡外,其余六位将军回到雅典后因“救援失败”而被投票处以死刑。这就是雅典历史上著名的阿古纽西审判。
(1) 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所居住的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 材料二中,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他是如何解决“家境贫寒者参政‘障碍’”的?担任公职的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如果说梭伦改革是“民主政治的确立”,那么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地位什么?
(3) 在雅典历史上,曾经也出现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雅典民主有何局限性。
【答案】(1)小国寡民。
(2)设立津贴制度;抽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民主主体范围的有限,是少数人的民主即“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而大多数的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力;民主方式直接且泛滥(民主权力的滥用),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容易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腐败。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我们居住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可知,这体现的是小国寡民。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可知,为此,他设立津贴制度;担任公职的人员是抽签产生的;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到高峰。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艰难地取得了阿吉纽西海战的胜利、因救援失败而被投票处以死刑”可知,局限性是,民主主体范围是有限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即“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而大多数的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力;民主方式直接且泛滥,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容易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腐败。
故答案为:
(1)小国寡民。
(2)设立津贴制度;抽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繁荣)。
(3)民主主体范围是有限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即“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而大多数的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力,民主方式直接且泛滥(民主权力的滥用),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容易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腐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21.(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雷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材料三: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1) 完成上面①②③的填空。
(2) 根据材料二,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材料三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①共和国;②地中海;③屋大维。
(2)由共和制变为帝制。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
(3)经济: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军事:“蛮族”侵袭。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罗马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击败了迦太基和希腊,称霸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屋大维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皇帝。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可知,古罗马经历了由共和制变为帝制的政体变化。第二问,根据“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体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言之有理即可。
(3)结合材料三内容“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分可以分析出,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包括:经济上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政治上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军事上蛮族的侵袭。
故答案为:
(1)①共和国;②地中海;③屋大维。
(2)由共和制变为帝制。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
(3)经济: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军事:“蛮族”侵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发展历程相关知识的掌握。
1 / 1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1.(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黄河文明
2.(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 )
A.夏历 B.农历 C.太阳历 D.佛历
3.(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4.(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统一时间:约公元前24世纪 著名人物:图特摩斯三世 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类型:农耕文明(大河文明)
A.统一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5.(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6.(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任何盗取寺庙或者皇宫财产的人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接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这一法律条款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第7条。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人类法制观念的源远流长 B.古代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性
C.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 D.奴隶主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7.(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以东,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他们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茶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成就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8.(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在古代印度社会,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9.(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家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1.(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如表为雅典城邦不同时期的公民政策。据此可以推知雅典( )
时期 公民政策
梭伦时期 鼓励外邦工匠移居雅典,赋予其雅典公民身份
克里斯提尼时期 凡年满18岁的男性村社成员,只要通过审查,就有资格成为雅典公民
伯里克利时期 享有公民权利的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
A.公民政策呈现出开放的趋势 B.民主活力日趋减弱
C.公民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集团 D.公民范围越来越大
12.(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这主要表明古希腊公民( )
A.民主氛围浓厚 B.权利范围受限
C.权利义务统一 D.是被统治阶级
13.(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14.(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15.(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D.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16.(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首创元首制。自称“第一公民”,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他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斯巴达克 D.君士坦丁
17.(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查韦斯骄傲地说:“我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由此判断他是古代欧洲的( )
A.波斯帝国人 B.亚历山大帝国人
C.罗马帝国人 D.阿拉伯帝国人
18.(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其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下列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掷铁饼者
B.宙斯像
C.兵马俑
D.狮身人面像
19.(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竞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建立了津贴制度。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普度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
(1) 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
(2) B是谁?他在位期间达成了什么成就?
(3) C是谁?他是哪国国王?列举C所在地区的一例文明成就。
(4) D是谁?他创立了哪一宗教?
20.(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居住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材料二:伯里克利说:“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
材料三:公元前406年,八位雅典将领率领军队击败斯巴达海军,艰难地取得了阿吉纽西海战的胜利。但是因为风暴导致船舶搁浅,两千名雅典船员和士兵就此丧生。雅典人却认为这八位将军要对此负责。除两名将军阵亡外,其余六位将军回到雅典后因“救援失败”而被投票处以死刑。这就是雅典历史上著名的阿古纽西审判。
(1) 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所居住的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 材料二中,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他是如何解决“家境贫寒者参政‘障碍’”的?担任公职的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如果说梭伦改革是“民主政治的确立”,那么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地位什么?
(3) 在雅典历史上,曾经也出现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雅典民主有何局限性。
21.(2023九上·平桥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雷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材料三: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1) 完成上面①②③的填空。
(2) 根据材料二,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材料三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这里每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排除;
C项是印度河孕育的文明,排除;
D项是中国古代文明是黄河、长江孕育的文明,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埃及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2.【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公元前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Dog Star—Sirius)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太阳历,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A项夏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不符合题意;
B项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不符合题意;
C项太阳历是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符合题意;
D项佛历是世界上部分佛教国家使用的一种历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古埃及的太阳历。
3.【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成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排除;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排除;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符合题意;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字塔,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的法老,B项符合题意 ;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遇到外族入侵和内部叛乱,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农耕文明,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两河流域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5.【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题文所给关键信息“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条纹共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本题较易。
6.【答案】D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任何盗取寺庙或者皇宫财产的人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接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充分说明了奴隶主私有财产不可侵犯。D项正确;
“人类法制观念的源远流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不能体现“古代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性”,排除B项;材料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知识的掌握。
7.【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以东,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他们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和所学可知,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成就光辉灿烂的文化,C项正确;
尼罗河孕育埃及的文明,排除A项;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排除B项;
爱琴海孕育古代希腊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印度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8.【答案】D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有严格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项正确;
古代印度各等级的高低贵贱不是以财产的多少来划分的,排除A项;
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但“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排除B项;
“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9.【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B项正确;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排除A项;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排除C项;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佛教的认识。
10.【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而西方文明是发源于海洋的,比如古希腊文明就发源于爱琴海,故不属于大河流域文明的是古希腊文明,D项正确;
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古代中国文明都属属于大河文明,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明类型的认识。
11.【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 典对获取公民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越来越封闭,雅典民主活力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雅典的公民政策呈现出不断封闭的趋势,故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雅典认定公民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是强调公民群体本身的发展,故排除C项;
获取公民权的要求不断提高,会使公民范围不断缩小,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12.【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可知,古希腊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义务,权利义务是统一的,C项正确;
民主氛围浓厚、权利范围受限、是被统治阶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认识。
13.【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伯里克利的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民主政治被标榜为全民的民主,但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且掌握实权的只有工商业贵族上层,B项符合题意;
A和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实质独裁”的意涵;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说法错误,应是奴隶主民主政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正确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既看到其进步性,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14.【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的东征。
15.【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根据题干“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可知,该条款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因此体现的目的是极力维护私有财产,D项正确;
题干没涉及阶级,未体现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
题干没涉及阶级,无关体现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排除B项;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说法有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
16.【答案】A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A项正确;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排除B项;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排除C项;
君士坦丁是罗马帝国皇帝,但并非开创者,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屋大维相关知识的掌握。
17.【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地中海是它的内湖,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大帝国都没有将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8.【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在阿尔特米希恩海角附近同波斯舰队发生遭遇战,希腊人依靠风势大破波斯海军,赢得了这次海战的胜利。希腊人为了感谢希腊主神宙斯的帮助,便制作了这尊雕像,B项符合题意;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A项不符合题意;
兵马俑是中国的文明,C项不符合题意;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
19.【答案】(1)国家:古埃及。称为:法老。陵墓:胡夫。
(2)B:伯里克利。成就: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3)C:汉谟拉比。国家:古巴比伦。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4)D:乔达摩 悉达多。宗教:佛教。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创立与传播;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国家:根据材料“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和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称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故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2)人物及成就:根据材料“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建立了津贴制度”和所学可知,伯里克利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人物及国别:根据材料“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和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人物及宗教:根据材料“我普度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和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故答案为:
(1)埃及。法老。胡夫。
(2)伯里克利。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攻治发展到高峰。
(3)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4)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文明的掌握。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佛教相关知识的掌握。
20.【答案】(1)小国寡民。
(2)设立津贴制度;抽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民主主体范围的有限,是少数人的民主即“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而大多数的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力;民主方式直接且泛滥(民主权力的滥用),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容易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腐败。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我们居住的区域只是大地的一小部分”可知,这体现的是小国寡民。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可知,为此,他设立津贴制度;担任公职的人员是抽签产生的;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到高峰。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艰难地取得了阿吉纽西海战的胜利、因救援失败而被投票处以死刑”可知,局限性是,民主主体范围是有限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即“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而大多数的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力;民主方式直接且泛滥,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容易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腐败。
故答案为:
(1)小国寡民。
(2)设立津贴制度;抽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繁荣)。
(3)民主主体范围是有限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即“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而大多数的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力,民主方式直接且泛滥(民主权力的滥用),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容易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腐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21.【答案】(1)①共和国;②地中海;③屋大维。
(2)由共和制变为帝制。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
(3)经济: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军事:“蛮族”侵袭。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罗马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击败了迦太基和希腊,称霸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屋大维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皇帝。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可知,古罗马经历了由共和制变为帝制的政体变化。第二问,根据“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体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言之有理即可。
(3)结合材料三内容“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分可以分析出,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包括:经济上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政治上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军事上蛮族的侵袭。
故答案为:
(1)①共和国;②地中海;③屋大维。
(2)由共和制变为帝制。由于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
(3)经济: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军事:“蛮族”侵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发展历程相关知识的掌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