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
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因事而设,因时而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目录
CONTENTS
从“共主”到“独主”
从“宰相”到“阁臣”
从“分封”到“行省”
1
2
3
——原始民主向王权专制的过渡
——古代中国行政中枢的嬗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
从“共主”到“独主”
原始民主向王权专制的过渡
Part 1 有关“王”与“皇”
天下共主具有氏族原始社会的遗风,它的确立靠的是臣下对其权威的承认和自觉履行其义务。
禅让制:
世袭制:
传贤
传子
大邑商
“内服”
四方(四土)
“外服”
朝代 制度
夏 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
探究一:先秦时期是如何通过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治理
问题1-1:夏、商、西周时期创立了哪些主要的政治制度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朝代 制度
夏 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宗法制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
分封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宗法制有何特点?
嫡长子继承
家国一体
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天下共主”
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
③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经济交流,为华夏族形成奠基。
积极
消极
①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后期造成国家混战;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材料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材料2: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材料3:分封制体现了以亲制疏的策略,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已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何影响?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明确等级尊卑,维护统治秩序
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从此天下归周(姬)。【国家从血缘部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从此天下归宗(嫡)。【王权从多子到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从此天下归心(序)。【统治秩序制度化、和谐化】
礼乐制
西周三大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2: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①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②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③政治权力与宗法血缘相结合,家国同构;
④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材料3:
材料2: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勿使过度。——《左传》
材料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问题1-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春秋战国之交,是新旧社会制度转变时期。一批有远见的政治家先后在各国推行改革。战国时期各国都采取了诸多措施强化王权,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有一套可以随时任免的官僚机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为郡、县,郡县长官的任免权直属于诸侯国君。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西周
周天子实力强大
分封制 宗法制
制度稳固
春秋
社会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分封制 宗法制
逐步瓦解
战国
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官僚制 郡县制
逐渐建立
感受高考
1.(2023·福建高考·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2024·湖南高考·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C
B
探究二:秦朝是如何通过制度的建设实现国家治理?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书制度
封建社会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由“王”到“皇”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力逐渐走向高度集中,体现了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制
百官之首
掌军事
监察百官
廷议制度
三公九卿“商议”皇帝最终“决策”
影响: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有利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文书管理制度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何影响?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睡虎地秦简
感受高考
3.(2023.6·浙江高考·3)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4.(2024·甘肃高考·2)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B
C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君权与相权
中央官制
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中央与地方
地方制度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
秦朝
确立形成
明清
顶峰
汉到元
完善发展
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设内阁
军机处
省、府、县三级制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和地方治理的变化
从“宰相”到“阁臣”
——古代中国行政中枢的嬗变
Part 2 有关“帝”与“相”
行政中枢: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指挥中枢和决策核心。
在古代中国,决策机构是中枢机构,但中枢机构不一定是决策机构。
宰相:秦汉以来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
具体职名、职权范围因时因人而异,历代不同。
汉
坐
而
论
道
宋
站
议
时
政
清
跪
受
笔
录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两汉
隋唐
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西汉晚期:尚书权力增大
汉武帝: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
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政事堂)
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相权三分 职权分明
互相牵制 加强皇权
探究三: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问题3-1:两汉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宋
元
明
清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
宰相制度终结。
明成祖: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顶峰)
西汉
中外朝制
宋
二府三司制
秦
三公九卿制
明清
废宰相设内阁(明)
雍正设立军机处(清)
(顶峰)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元
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基本策略:
架空相权(汉)
分散权力(唐)
分化事权(宋)
权力制衡(历朝)
但偶有特殊
原则:皇权至上
问题3-2: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原因有哪些?
中枢机构变化的走势,是由皇帝与官僚机构、官僚队伍的矛盾决定的:皇帝一方面要设置得力的办事机构,需要赋予它权力;一方面担心掌握权力的大臣权势日高,威胁到皇权,因此要另设亲信机构予以制约。中枢机构权力分立的格局,正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虑。
——邓小南《中国古代史的纵与横》
感受高考
5.(2020浙江卷)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6.(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A
B
唐代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由此可见,唐朝(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氶相权力大于皇权
C.门下省高于中书省
D.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A
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
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
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 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
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力求平衡
因事而设,因时而变
动
脑
练
手
动
练
从“分封”到“行省”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
Part 3 有关“中央”与“地方”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加强)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州、郡、县三级制
汉初: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
还包括王国和侯国。(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古代地方行政如何演变?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加强)
唐
宋
元
明
清
道、州、县三级制(依据山川形势)
州和县二级 → 路、州、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实行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特点)
省、府、县 三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未改变,原行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势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趋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古代地方行政如何演变?
朝代 地方制度 层级区划
秦朝 郡县制 郡—县两级制
西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恩令 郡—县两级制
东汉晚期 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 州、县二级制
唐朝 节度使(后期藩镇割据) 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 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行省、宣政院、宣慰司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 省—府—县三级制
清朝 督抚制度 小结: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
1.在沿袭基础上进行变革
2.下稳上动,县始终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一级行政区名称变动较大
3.中央集权不断增加,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对比东汉和唐中期,地方行政制度有何不同?对此进行解释。
空间分布看,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从名称上看,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小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趋势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
发展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产生原因:
1.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
的影响
4.自然环境上,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
影响作用:
积极: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消极:
政治:暴政,腐败。
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文化专制
总体:阻碍社会的进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历史悠久
体系完备
多有创新
影响深远
民主传统、行省制
三省六部制等
五千年传承
从中央到地方
结束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事而设,因时而变”,就是根据现实政务的需要不断创新制度设计。纵观整个古代制度的嬗变与走势,体现了国家治理制度渐趋规范化、法治不断完善化的特点。
1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在几千年的制度变更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思路和体制基础,奠定当今制度优越性的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能高效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大力彰显制度优势,在守正创新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