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2--2024)专题06 语言表达--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教师版
一、填空题
1.(2022·江苏徐州·小升初真题)诗歌的语言是优雅的。你能根据积累恰当运用吗?
(1)下面诗句空白处对应填写的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好雨知时节, 。 ,早有蜻蜓立上头。 ,天气晚来秋。千里黄云白日曛,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 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当春乃发生 ④空山新雨后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2)四季生活有诗意。上面哪句诗勾起了你美好的记忆?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用一段话写清游览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等,并恰当引用诗句。
【答案】 D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如诗中所描写的一般,经历过风雨洗礼的空气散发出微凉清甜的味道,记忆中熟悉的秋天就这样静静来到。我们来到田野里,稻谷翻起金色的波浪,玉米饱满的弯着腰,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我们来到果园里,鸭梨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彤彤的脸颊,石榴乐得合不拢嘴。我们来到公园里,丹桂飘香,秋色宜人。各种各样的菊花盛开了,空中飘着梧桐叶,给大地铺上了黄地毯。是谁把秋天变得这么美丽?听,蓝天上的大雁这样回答,它们排着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美景!”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运用。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全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其一》。
全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注意需要引用题干中的诗句;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出游览的景点及这些经典的特点;最后写出游览感受。
二、语言表达
(2023·江苏无锡·小升初真题)这学期,你和伙伴们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中,一定对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印象深刻吧!临近毕业,同学们决定围绕这本书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请根据活动情况完成下面题目。
2.【活动一】设计开场: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活动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不少于20字。“亲爱的同学们, 。六(1)班阅读交流活动,现在开始!”
3.【活动二】组织交流:读了这本书,你一定受到了许多启发。请作为发言代表,围绕受到的启发,结合书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答案】2.生活如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交流阅读这本书的收获。 3.他在荒岛28年,虽然各种各样艰难困苦对他的肉体和精神有过莫大的摧残,但他战胜了。从这本书中,我读到的是一个奋斗的拼搏的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开拓者的奋斗足迹。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为了生存而毫无畏惧地用枪杀了两个凶恶野兽。他是一个坚强的人。被抛弃在荒岛毫不退缩地与自然作斗争。他是一个勤劳的人。选择了容身之处建起了简陋的小房。他是个充满智慧的人。用双手解决了生存的食物。从鲁滨逊身上,我懂得了人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只要有顽强的毅力,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困难。他的智慧,他的勇敢,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解析】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所给主题,围绕《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如:书是人生益友,也是人生导师。《鲁滨逊漂流记》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近三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结合《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组织语言表达,如:鲁滨逊为了自己“遨游四海”的梦想,离开了家乡,先后遭遇风暴,又被海盗奴役了两年,奴役期间他从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成功逃脱后又遇海难,被海浪冲到一座荒岛上。为了生存,他学会了种植庄稼;制造工具、器皿;驯养家畜……虽然小岛被改造了很多,但他依然想回到家乡。鲁滨孙每日除了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外,还要为如何离开小岛回到家园做准备工作。当我读到他在小岛上,没助手也没工具,为了造小船,得用22天去砍树根,14天修枝叶,又用3个月时间才挖空树干中心,还有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在小岛上呆了28年之久……文中一组组的数字震撼着我,让我感受到了鲁滨逊面对困难时意志是多么的坚定不移。
4.(2023·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当下,智能生活已在潜移默化中纷然而至:无人驾驶公交车在郑州、苏州、重庆、无锡等多地开始试运行;AI智能对话机器人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对话,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对于人工智能这一热点话题,六(3)班的同学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弊大于利。
你支持哪一方?请通过具体事例表明你的观点。
我支持① 方的观点,因为② 。
【答案】 正 人工智能是必然趋势,在大势到来之时,我们要做好准备,拥抱新技术,不能固步自封。的确,人工智能可以给人们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捷,一些琐碎重复的事情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帮助人类不断进步。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辩题,通过具体事例表明自己支持的观点。
示例:
我支持反方的观点。因为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自动化取代,从而导致失业率增加。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系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可能导致它们学习和发展出人类难以理解和控制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5.(2023·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第19届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届时许多外国运动员将来到杭州参会。如果将折扇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们,你觉得扇面上书写什么内容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答:
【答案】卧虎藏龙 亚运会上运动健将个个都是佼佼者,卧虎藏龙,同时“卧虎藏龙”有褒奖他人的意思,折扇既可以自留,勉励自己也可以赠送他人,寄予祝福。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题干要求,围绕运动主题,结合所赠对象是外国运动员来写。
示例:一起向未来。希望所有运动员团结携手,永远向前,弘扬体育精神,创造体育奇迹,打造命运共同体。
三、基础知识综合
6.(2024·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练习。
明天,我们就要毕业!再见了,敬爱的老师,期待我们在各个lǐng yù有所jiàn shù;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童年时光里我们bǐ cǐ的陪伴;再见了,校园里的玉兰树,还有树下那xī shuài的浅吟低唱……七月的风儿把我们召唤,新的生活让我们向往。我们像小鸟张开翅膀,满怀美好的理想,向着蓝天自由地飞翔。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2)撷取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记忆,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你准备为纪念册取名《 》,扉页上写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
(3)毕业季,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你一定思绪万千。试着用一段话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不得与语段雷同)。
【答案】(1)
(2) 成长的足迹 回顾过去:无怨无悔;展望未来:努力拼搏;梦想让我的未来皆有可能。
(3)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我们满怀惜别之情,追忆似水年华。曾经美好过往,时常徘徊眼前。六年前,我们是那般天真幼稚,依偎着爸爸妈妈踏进校园。每天,我们畅游书籍,下课追逐玩耍,放学钻进草丛捉蟋蟀,脑袋里充满各种奇妙的灵感……这浪漫的童年时光里珍藏着纯真的记忆。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先拼读,再写词语,写完结合语境拼读检查是否正确,写的时候注意笔顺笔画,要整洁美观。书写的时候注意“领、域、建、蟋、蟀”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实践作业。
解答时可以结合“成长”这一主题取名,然后写一句勉励自己的话,也可写珍惜时间、激励自己成长方面的。如:纪念册取名《成长的记忆》;勉励自己的话: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用毅力去浇灌,它就能开出美丽的花。
(3)本题考查情景写话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毕业这一情景写一段话,注意要表达出对母校的一切的依依不舍之情。如:再见了,亲爱的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离别时刻,就让我所有的眷恋和感恩,都汇成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再见了,敬爱的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见了同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综合性学习
7.(2024·江苏苏州·小升初真题)拓展运用。
六(3)班正在开展一次外国文学名著讨论会,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哦。
(1)好书推荐卡。
同学们制作了好书推荐卡将进行展出,请你帮忙审核一下,哪个有问题。
A.
B.
C.
D.
(2)人物辩论赛。
同学们针对“鲁滨逊漂流荒岛的28年值不值得?”这一辩题展开了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观点要清晰,理由要有说服力。)
正方观点:鲁滨逊漂流荒岛的28年非常值得。 反方观点:鲁滨逊漂流荒岛的28年不值得。
我赞同 观点,因为
(3)读书交流。
小常:当我读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我特别激动。
小熟:我也是,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孩子们获救后人们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常:你能将文中“小镇上的人们盼望孩子们安全归来。”这句话也用这样的方法改写吗?
小熟:难不倒我。 。
小常:学会运用书中的方法,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我还要再考你一句——“历史悠久的书店都会陈列上千本书籍:有的全是经典文学,有的则都是热门畅销书。”这句话写得很妙,你能模仿着写一句吗?
小熟:没问题。 。 。
小常:看来,读书就应该这样好好下一番功夫,才能领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这就是俗语所说:“ , ”。
【答案】(1)C
(2) 正方 在这28年里,鲁滨逊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无尽的创造力。他在孤岛上建立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体系,从最初的简单工具到后来的复杂设施,都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巨大潜力。此外,这段经历也让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学到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这种精神价值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
(3) 夸张 小镇上的人们望眼欲穿,日日夜夜祈求孩子们能平安归来,仿佛每一秒钟都如一年般漫长。 繁华的集市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 有的售卖新鲜蔬果,有的专营手工制品,有的则堆满了色彩斑斓的鲜花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详解】(1)本题考查经典名著。
C.《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笛福,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独自在孤岛上生活了26年。后来他救了一位野人朋友,给朋友取名叫 “星期五”,还教会了“星期五”很多东西,后来两人被他们救下的一名船长带回了英国。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挑战和自我救赎的精神鼓舞着我。故题干叙述有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辩论。
结合名著的内容来谈自己的观点,并说说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如:我赞成正方的观点,因为价值也是相对的,对社会来说,鲁滨逊一人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没什么价值, 但是对鲁滨逊来说,活着就是价值。就好象在社会中有价值的那些货币,对荒岛上的鲁滨逊来说,就没有了价值。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句子的仿写与改写。
结合句中的”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可知,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获救后,人们激动的心情。
再用夸张的手法把“小镇上的人们盼望孩子们安全归来”的心情写出来,只要合理即可。
如:小镇上的人们期待着孩子们的安全归来,仿佛每一颗心都在为他们祈祷,泪水如雨,洒满了整个镇子。
结合“历史悠久的书店都会陈列上千本书籍:有的全是经典文学,有的则都是热门畅销书。”可知,例句运用的是总——分的结构,句式是:……:有的……,有的……。仿写时要注意,只要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如:下课了,同学们都在干自己的事情:有的吃水果;有的玩跳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表示一个人因为做到了成功的阅读,而在写作上达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明的境界。
8.(2024·江苏南京·小升初真题)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全国各族人民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历史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和平路小学六(1)中队正在筹备“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
【板报策划】宣传委员建枫正策划一期以“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黑板报。
(1)以下材料不适合出现在黑板报上的是 。
A.《飞夺泸定桥》
B.《囚歌》
C.《学弈》
D.《狱中联欢》
【主题活动】活动课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歌曲表演,也有诗词朗诵。
(2)艺诗同学在活动课上献歌一曲《春天的故事》。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的“老人”是指下列哪一位伟人?
(3)活动期间,同学们搜集了一首首红色诗词,制作诗集。下列诗词不适合收录在诗集中的是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梓昕同学读完这本诗集后,觉得受益匪浅,想推荐给身边的好友阅读。请你替他简要写上两条推荐的理由。
【答案】 C B D 这是一本富有教育意义的诗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活和自我。此外,这本书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优美,形式多样,能够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诗歌情感主旨。
A.《飞夺泸定桥》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英勇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壮烈事迹,与“奋斗的历程”主题紧密相关。
B.《囚歌》指的是叶挺将军在狱中写下的诗歌,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不屈不挠,也体现了奋斗的精神。
C.《学弈》则出自《孟子·告子上》,讲述的是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强调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与“奋斗的历程”主题并不直接相关。因此,不适合出现在该黑板报上。
D.《狱中联欢》描述了革命者在狱中通过联欢活动来保持革命斗志,体现了一种在困境中依然奋斗不息的精神。
故选C。
【小题2】本题考查课文理解。
A.图一是毛泽东。
B.图二是邓小平。
C.图三是周恩来。
D.图四是朱德。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老人“指邓小平。1979 年 4 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1980 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 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故选B。
【小题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句诗表达了革命者对于信仰的坚定和对于生命的无畏。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也认为坚持信仰、坚持真理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象征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和改变。这句诗也带有革命色彩,描述了革命胜利后的景象,表达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同样符合红色诗词的主题。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它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和革命者的坚韧不拔,也符合红色诗词的主题。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示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和对儿子的期望。虽然它也涉及到爱国主义的主题,但它并不是一首红色诗词,因为它并没有表达出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价值观。
故选D。
【小题4】本题考查介绍推荐。
介绍推荐诗集时,要从诗的价值、给人思想方面的熏陶来写推荐理由,如:这本诗集收录了众多反映中国革命历程的诗词,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仰。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阅读这些诗词,可以让我们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同时也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2--2024)专题06 语言表达--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学生版
一、填空题
1.(2022·江苏徐州·小升初真题)诗歌的语言是优雅的。你能根据积累恰当运用吗?
(1)下面诗句空白处对应填写的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好雨知时节, 。 ,早有蜻蜓立上头。 ,天气晚来秋。千里黄云白日曛,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 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当春乃发生 ④空山新雨后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2)四季生活有诗意。上面哪句诗勾起了你美好的记忆?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用一段话写清游览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等,并恰当引用诗句。
二、语言表达
(2023·江苏无锡·小升初真题)这学期,你和伙伴们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中,一定对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印象深刻吧!临近毕业,同学们决定围绕这本书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请根据活动情况完成下面题目。
2.【活动一】设计开场: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活动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不少于20字。“亲爱的同学们, 。六(1)班阅读交流活动,现在开始!”
3.【活动二】组织交流:读了这本书,你一定受到了许多启发。请作为发言代表,围绕受到的启发,结合书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4.(2023·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当下,智能生活已在潜移默化中纷然而至:无人驾驶公交车在郑州、苏州、重庆、无锡等多地开始试运行;AI智能对话机器人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对话,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对于人工智能这一热点话题,六(3)班的同学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弊大于利。
你支持哪一方?请通过具体事例表明你的观点。
我支持① 方的观点,因为② 。
5.(2023·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第19届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届时许多外国运动员将来到杭州参会。如果将折扇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们,你觉得扇面上书写什么内容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答:
三、基础知识综合
6.(2024·江苏南通·小升初真题)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练习。
明天,我们就要毕业!再见了,敬爱的老师,期待我们在各个lǐng yù有所jiàn shù;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童年时光里我们bǐ cǐ的陪伴;再见了,校园里的玉兰树,还有树下那xī shuài的浅吟低唱……七月的风儿把我们召唤,新的生活让我们向往。我们像小鸟张开翅膀,满怀美好的理想,向着蓝天自由地飞翔。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2)撷取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记忆,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你准备为纪念册取名《 》,扉页上写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
(3)毕业季,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你一定思绪万千。试着用一段话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不得与语段雷同)。
四、综合性学习
7.(2024·江苏苏州·小升初真题)拓展运用。
六(3)班正在开展一次外国文学名著讨论会,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哦。
(1)好书推荐卡。
同学们制作了好书推荐卡将进行展出,请你帮忙审核一下,哪个有问题。
A.
B.
C.
D.
(2)人物辩论赛。
同学们针对“鲁滨逊漂流荒岛的28年值不值得?”这一辩题展开了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观点要清晰,理由要有说服力。)
正方观点:鲁滨逊漂流荒岛的28年非常值得。 反方观点:鲁滨逊漂流荒岛的28年不值得。
我赞同 观点,因为
(3)读书交流。
小常:当我读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我特别激动。
小熟:我也是,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孩子们获救后人们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常:你能将文中“小镇上的人们盼望孩子们安全归来。”这句话也用这样的方法改写吗?
小熟:难不倒我。 。
小常:学会运用书中的方法,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我还要再考你一句——“历史悠久的书店都会陈列上千本书籍:有的全是经典文学,有的则都是热门畅销书。”这句话写得很妙,你能模仿着写一句吗?
小熟:没问题。 。 。
小常:看来,读书就应该这样好好下一番功夫,才能领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这就是俗语所说:“ , ”。
8.(2024·江苏南京·小升初真题)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全国各族人民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历史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和平路小学六(1)中队正在筹备“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
【板报策划】宣传委员建枫正策划一期以“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黑板报。
(1)以下材料不适合出现在黑板报上的是 。
A.《飞夺泸定桥》
B.《囚歌》
C.《学弈》
D.《狱中联欢》
【主题活动】活动课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歌曲表演,也有诗词朗诵。
(2)艺诗同学在活动课上献歌一曲《春天的故事》。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的“老人”是指下列哪一位伟人?
(3)活动期间,同学们搜集了一首首红色诗词,制作诗集。下列诗词不适合收录在诗集中的是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梓昕同学读完这本诗集后,觉得受益匪浅,想推荐给身边的好友阅读。请你替他简要写上两条推荐的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