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长郡斑马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长郡斑马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3 08:26:38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4年下学期长郡斑马湖中学高三入学考试
地理
考试范围:选修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据此回答7~8题.
1.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 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B. 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C. 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D. 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2.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加固河堤 B. 疏浚河道 C. 植树造林 D. 修筑大坝
如图为“某区域的风向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3.图中①表示______,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 B. 地转偏向力、平行
C. 摩擦力、斜交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
4.如图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  )
A.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B.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
C. 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D. ②地转偏向力③风向④摩擦力
5.如图表示______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图,此时的风向为______风。(  )
A. 南、西北 B. 北、东南 C. 南、东南 D. 北、东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读下图,完成( 1)~(2)题。
图a 图b
6.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严峻挑战。如图示意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路径。据此完成各小题。
8.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东部沿海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关键条件是(  )
A. 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B. 广阔的消费市场
C. 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 D. 临近产业转出地
9.第四次产业转移(  )
①存在中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
②转出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③使我国东部沿海完全成为产业转出区
④使我国制造业受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第四次产业转移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产业升级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增加就业岗位 D. 扩大销售市场
2019年7月23日正值大暑,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如图示意2019年7月下旬的某日我国部分地区高温区域预报。据此完成各小题。
11.导致高温天气集中于长江流域的主要因素是(  )
A. 准静止锋 B. 副热带高压 C. 地形地势 D. 太阳辐射
12.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7月下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
A. 昼夜温差较大 B. 阴雨天气增多 C. 太阳活动增强 D. 雾霾天气频发
13.2019年大暑之后几天(  )
A. 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变小 B. 西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 重庆日落时刻逐渐推迟 D. 昆明昼夜时长差值缩小
甲岛是北极航线上的交通要塞,岛上生活有穴居、会冬眠的松鼠。如图为白令海峡附近海域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4.甲岛上的松鼠穴居保暖的材料来源于(  )
A. 地衣、草叶 B. 落叶林树叶 C. 草叶、树根 D. 针叶林松针
15.导致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暖流流经 B. 盛行风向 C. 太阳辐射 D. 海岸形态
16.2018年2月白令海峡上空被发现有强劲的南风吹拂,这种异常反应将导致(  )
A. 沿岸渔民冬捕范围扩大 B. 北美极端寒潮减少
C. 北极航线冬季实现通航 D. 北侧海域海冰变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读世界局部地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甲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2分)
(2)对比乙、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4分)
(3)请在下面空白处绘出丁锋面的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4)当日M、N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4分)
18.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面积的芦苇、滩涂和水域,201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山东省地形特征。
(2)概括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
(3)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
(4)说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北回归线是一条看不见的假想线,建立了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截至2019年11月13日,我国已建有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图为位于我国汕头市(23°26′N,116°35′E)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的某个节气立竿不见影,管窥睹骄阳,天象奇现,任由探究。
(1)简述当图中标志塔处立竿不见影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当该地正午竿影最长时,说出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规律。
(3)当该地日影最长时,在图中用点A标记出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接下来太阳直射点将向 ______ 方移动。
(4)当该地正午时分太阳高度为66°34′,说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和节气名称。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11月21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这是首届在冬季举行的世界杯,如图为举办地卡塔尔的区域位置图。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中国全方位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中国与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签订了多项协议。卡塔尔以能源为主体的经济增长强劲,中国的制造业享誉全球,双方在能源、化工、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产品等领域的互补性很强。
近期中国石化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了为期10年、每年供应200万吨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卡塔尔由于没有天然可耕地,粮食、蔬菜、肉类主要依靠进口,近年来卡塔尔致力于提高食品生产能力,尤其重视蔬菜生产,为此该国出台了“粮食蔬蒙安全战略”,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材料三:卡塔尔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卡航”)成立于1993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做到了全球最佳。2022年“卡航”史无前例地第七次被国际航空运输评级机构评为“年度最佳航空公司”。
(1)请从气候角度说明本届世界杯为什么要在卡塔尔冬季举行。
(2)“一带一路”合作中,中国和卡塔尔各什么优势。
(3)试评价卡塔尔农业蔬菜生产的区位条件?
(4)卡塔尔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航空业。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A
【解析】本题考查大坝建成对河段累计冲刷量的影响。读图,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可知,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图示10-50年期间冲刷量大于淤积量,50-100年期间冲刷量小于淤积量,所以应是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故C正确,故选C。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看,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图示0~50年期间冲刷量大于淤积量,说明该时间段以冲刷为主,故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加固河堤,故A正确。故选A。
3~5.【答案】D、C、C
【解析】解:①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关系是垂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在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风向的判读方法。
解: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已学知识,②是风向,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之间呈一夹角,③与风向是垂直的关系,因此③是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的方向相反,因此④是摩擦力,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在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风向的判读方法。
解:读图,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此地的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转,因此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近地面的风向,结合风向的方向和相关知识,此时的风向是东南风,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近地面的风,会同时收到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是摩擦力。这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风,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风向判断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6~7.【答案】A、C
【解析】依据图中信息(经纬度位置、河流、铁路)可判断,甲城位于秦岭(34°N)以南的河谷地区,应是汉水谷地;乙城所在流域河流众多,应是淮河流域。由于甲城市北部是高大的秦岭山脉,1月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故其1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乙城市;而7月甲、乙两城市的平均气温均较高。
8~10.【答案】A、B、C
【解析】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东部沿海获得了优先发展,吸引了亚洲“四小龙”将产业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
该产品不是主要针对东部沿海市场,B错误。
东部沿海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会影响产业转移,但不是当时的关键条件,C错误。
该产业是从美国开始转出的,我国东部沿海据美国远,且距离产业转移地的远近会影响产业转移,但不是关键条件,D错误。
故选:A。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劳动力、资源、能源、政策、市场等。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由发达国家转入发展中国家、由经济发达地区转入经济欠发达地区、由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解:读图可知,第四次产业转移,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可知,这些区域经济落后,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同样较为落后,且距离东部近,所以存在中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①正确。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托低要素成本,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局面,④正确。
从转移特点看,该产业同样向发达国家转移,转出的不一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②错误。
从图可知从我国东部沿海转出的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我国东部沿海不可能完全成为产业转出区,③错误。
故选:B。
第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从我国东部沿海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同时还转移到美国,日本、德国。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
信息。
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失业人数增多,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来增加就业岗位,C正确。
该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该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产业升级,A错误。
美国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制造业回流会增加生产成本,B错误。
产品是面向世界市场,制造业回流后,不会扩大销售市场,D错误。
故选:C。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1~13.【答案】B、A、D
【解析】解:材料“2019年7月下旬的某日我国部分地区高温区域预报”,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夏季,结合图示可知长江流域位于30°N附近。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低,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海洋,此时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脊影响,气流下沉,多晴朗高温天气,故B正确。
长江流域的准静止锋出现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A错误。
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多为平原地形,利于热量的扩散,而封闭地形易导致高温,C错误。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太阳高度角更大,太阳辐射更强,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
本题难度较大,通过长江流域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区域认知能力。
解:我国华北地区7、8月份为雨季,阴雨天气增多,而7月下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天气,阴雨天气少,B错误。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较大,A正确。
太阳活动与月份无关,C错误。
雾霾天气频发于冬季,D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夏季的气候特征,结合题干分析7月下旬华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特征,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大暑之后几天直射点的纬度减小,而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和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因此夹角变大,A错误。
西安位于北纬34°N附近,直射点南移,与西安的纬度差增大,故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错误。
直射点南移,重庆的昼长变短,故日落时刻逐渐提早,C错误。
昆明昼渐短,夜渐长,但依然昼长夜短,故昼夜时长差值缩小,D正确。
故选:D。
2019年大暑是7月23日,之后几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4~16.【答案】A、D、D
【解析】解:甲岛纬度高,气温低,且岛屿面积小,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较大,无高大植被存在,以苔原带为主,植被主要是地衣、草等。
故选:A。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热量、光照、降水、风力等。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植物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解:北美大陆西岸中高纬受到阿拉斯加暖流影响,但只在乙处发生弯曲,说明影响因素不是暖流,A错误。
乙处受极地东风(东北风)影响,弯曲若是受盛行风向影响,应向西南凸起,B错。
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应大致与纬线平行,C错。
乙处等温线的弯曲和陆地轮廓基本一致,越靠近陆地,冬季气温越低,D正确。
故选:D。
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等温线闭合,可能是受山峰、盆地、城市热岛效应影响。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海水温度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解:强劲的南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气温较高,使得当地气温较往常略高,海冰的厚度会变小,D正确。
但当地气温仍旧较低,冬捕范围并没有扩大,A错误。
北美极端寒潮主要受高纬冷空气影响,B错误。
冬季白令海峡附近会结冰,无法通航,C错误。
故选:D。
白令海峡上空被发现有强劲的南风吹拂,南风来自较低纬度的地区,所以将提高当地的气温。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17.【答案】(1)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
(2)乙地吹西北风(偏北风),丙地吹东南风(偏南风);乙地比丙地风速大;乙地风寒冷干燥,丙地风温和湿润。

(4)N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小,因此昼夜温差较大。
【解析】(1)根据经纬度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区为一个高压中心,形成原因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
(2)依据纬度的变化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按照画风向的原则和方法,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画地转偏向力,最后确定风向,即可画出乙、丙两地的风向,乙地吹西北风(偏北风),丙地吹东南风(偏南风),结合等压线的变化情况和锋面的位置可知乙地比丙地风速大;乙地风寒冷干燥,丙地风温和湿润。
(3)依据图示等压线的变化可知丁锋面所在的天气系统为一锋面气旋,因在北半球,北侧为冷空气,南侧为暖空气,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运动,故可判断丁所在锋面为一暖锋,暖锋的特征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运动,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降水在冷气团一侧。依据暖气团的特征即可作图。
(4)据图可知N地受暖气团控制,M地受冷气团控制,N地因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小,因此昼夜温差较大。
18.【答案】(1)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丘陵,起伏较大;西部、北部低平;东北部为起伏和缓的丘陵。
(2)历经时间长,次数多,范围广。
(3)湾口宽度不断变窄。众多河流尤其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
海水变浅,湾口宽度不断变窄。
(4)增加土地,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1)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情况地势起伏、变化等方面进行。
(2)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改道次数多,涉及范围广的原因主要从流程、流域面积、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分析。
(3)本题主要结合当地的区位特征加以分析判断,读图可知,多条河流注入莱州湾,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与河流的沉积作用有关。
(4)黄河三角洲的主要生态功能从净化水质、提高土壤肥力、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保护海岸等方面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形特征的描述、黄河三角洲演化、湿地的生态效益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9.【答案】北
【解析】解:(1)标志塔立竿不见影说明当地接受太阳直射,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标志塔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冬至时该地正午竿影最长,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3)标志塔正午竿影最长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由图中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4)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的纬度差=90°-66°34′=23°26′,当地的纬度为23°26N,故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即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或秋分。此时当地为正午,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就是当地所在经线,即跳跃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是116°35'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116°35′E)。
故答案为:
(1)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夜现象。
(3)如图所示:
向北
(4)(0°,116°35'E);春分或秋分。
(1)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3)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4)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为所求地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本大题以北回归线标志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20.【答案】解:(1)卡塔尔常年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相对凉爽;职业球员在夏季气温下踢球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极易导致中暑,影响球队发挥和球员身体健康;卡塔尔地处25°N左右,全年少雨,但冬季温度较低,对比赛的不利相对于炎热的夏季影响小。
(2)“一带一路”追求国家间的互利共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优势,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中国是产业链完整的工业国,优势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基建实力强,可深度参与卡塔尔基建和工业化进程,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可作为能源资源产品的输入国。卡塔尔的优势油气资源丰富,可丰富中国油气进口来源;对外开放程度高,能更好的利用国际资源。
(3)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优势是光热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天然气,能源成本低廉,可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能源保证,资金雄厚。卡塔尔发展农业的劣势是土地沙化,可发展农业的土地有限,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人口较少,且普遍富裕,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缺乏。
(4)卡塔尔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适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卡塔尔经济发达,国内外往来人员密集,发展航空业可以带动旅游,金融,贸易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卡塔尔本国油气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航空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人均收入高,追求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对航空出行的市场需求大。
故答案为:
(1)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职业球员在夏季气温下踢球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极易导致中暑等;卡塔尔全年少雨,冬季温度较低,对比赛的不利影响小。
(2)中国的优势: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基建实力强,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卡塔尔的优势:油气资源
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3)优势:光热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廉,资金雄厚;劣势:土地、水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缺乏。
(4)①卡塔尔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②发展航空业可以带动旅游,金融,贸易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③本国油气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④人均收入高,对航空出行的市场需求大。
【解析】(1)卡塔尔冬季举行世界杯的原因需要结合纬度、气候和大气环流进行分析。
(2)中国和卡塔尔的优势需要结合地理位置、资源数量和基础设施进行分析。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等。
(4)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是影响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等往往是交通建设的障碍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如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增长、完善路网等往往是交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科学技术是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保障,因此是交通建设的保障性因素。
本题以卡塔尔地理情况、中卡合作和卡塔尔航空业发展为材料,涉及气候及对人类活动影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农业区位因素、产业发展条件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