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曹刿论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8 10: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曹 刿 论 战《左传》我所知道的历史上
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战争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4.5万——商纣王17万
巨鹿之战:项羽5万——秦军40万
官渡之战:曹操2万——袁绍10余万
赤壁之战:周瑜、刘备5万——曹操20万
淮海战役:粟裕、刘伯承60万——国民党80万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文学常识 《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长勺之战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后来,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文意梳理:第一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攻打请求吃肉的人,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参与见识短浅文意梳理:第一段问:“何 以 战?”
公曰:“衣 食 所 安,弗 敢 专 也,必 以 分 人。”
对曰:“小 惠 未 徧,民 弗 从 也。”
公曰:“牺 牲 玉 帛,弗 敢 加 也,必 以 信。”
对曰:“小 信 未 孚,神 弗 福 也。”
公曰:“小 大 之 狱,虽 不 能 察,必 以 情。”
对曰:“忠 之 属 也。可 以 一 战。战 则 请 从。”凭借养独享
个人专有把同“遍”,遍及,普遍祭祀用的猪牛羊丝织品虚报根
据诚实可信为人所信服赐福、降福案件即使根
据实情(判断)尽力做好分内事类可以凭借允许文意梳理:第二段公 与 之 乘。战 于 长 勺。
公 将 鼓 之。刿 曰:“未 可。”
齐 人 三 鼓。刿 曰:“可 矣。”齐 师 败 绩。
公 将 驰 之。刿 曰:“未 可。”
下 视 其 辙,登 轼 而 望 之,曰:“可 矣。”
遂 逐 齐 师。代曹刿在击鼓补足音节大败驱车(追赶)下车车轮印迹车前横木追击文意梳理:第三段既 克,公 问 其 故。
对 曰:“夫 战,勇 气 也。
一 鼓 作 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
彼 竭 我 盈,故 克 之。
夫 大 国,难 测 也,惧 有 伏 焉。
吾 视 其 辙 乱,望 其 旗 靡,故 逐 之。”已经原因振作士气第二次减弱竭尽所以估计、推测埋伏倒下追击
战前准备
战争经过
战后总结
取信于臣 取信于神 取信于民 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不可以战 可以一战 (先决条件)鼓之驰之 (反攻)(追击)“齐人三鼓”后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后 彼竭我盈 /故克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是( ) , 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 是( ) ,叙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是( )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是( )之时。这次战役,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成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长勺之战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 ( ) 和军事上的 ( ) ,说明必须( )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并掌握(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取信于民长勺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远见卓识杰出才能取信于民战机远 谋战前战中战后一介草民要参与战事
懂得政治上取信于民
懂得观察敌情抓住战机
能够分析胜利原因
表现爱国热情政治远见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他过人的谋略鄙战中庄公急于反攻,急于追击战前庄公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身上战后庄公不知胜利的原因说明他军事上无知说明他政治上无能
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开明表现他实事求是广开言路表现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五赞鲁庄公语法归纳1、通假字小 惠 未 徧通“遍”,遍及、普遍语法归纳2、古今异义语法归纳3、词类活用语法归纳4、一次多义结构梳理本文行文顺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结构梳理本文行文顺序?人物形象赏析曹刿
原文中说“ ”,
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
。鲁庄公课文分析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够在长勺之战中能够战胜齐国?课文分析文中写曹刿的乡人、
鲁庄公有什么作用?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长勺之战过程中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只有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战略,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