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
图为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的唐三彩文官俑。
这里涉及到一个什么制度?
科举制度
选官制度沿革
夏商周:世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选官标准:以血缘为依据
作用:维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体现了家国一体
战国到汉初的军功爵制度:以军功选拔人才
选官标准:以军功大小为依据
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权力的垄断,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汉武帝时期:察举制----根据孝廉选拔人才
选官标准:以孝、廉(个人品行)为依据
程序: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经中央考核后,授予官职
影响:积极:选官注重品行,为中央选拔了不少人才,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消极:容易任人为亲,滋生腐败,后期无法真正选拔人才
请阅读教材40页,历史纵横,说说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第一、汉末社会动荡;
第二、察举制失去了依赖的清议基础,弊端丛生;
第三、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官办法
(一)九品中正制
请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制度名称 定义 选官标准 影响
九 品 中 正 制
曹魏创立的新选官制度,中央选派中正官为各地人才平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以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位
初期:
重视家世、 道德、才能
后期:
只看家世
积极:早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垄断用人之权,为国家选拔人才
消极:后期演变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5、隋唐—1905年:科举制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背景: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②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
以寒门抑门阀,以考试代门第
(二)科举制
利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以考试成绩为主
请阅读教材40页
定义:
标准:
发展历程:
隋炀帝建立进士科
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殿试,提高科举地位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阅读课本41页学思之窗并结合教材思考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打破贵族垄断官场情形,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③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④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⑤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以儒学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伦常;⑥为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
消极影响:
①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
④官本位主义(学而优则仕)。
深化探究
(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体现了选官制度化。
(2)选拔方式从世袭、推荐、荫亲到考试选拔,客观上体现了选官用人制度的公正、规范化。
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规律总结
创新: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三省六部制
二、三省六部制
1.中央官职的发展历程
秦:三公九卿制
汉:中外朝制度
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期正式形成三省六部制
唐朝宰相办公地方是政事堂,开元十一年(723)改称中书门下
草拟皇帝的诏令(起草诏令)
审核诏令(封驳审议)
执行
1、职能:
2、特点:
①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分相权、加强皇权
②以皇权为中心;
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3、意义: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 三省分工明确,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③ 集体决策,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减少决策失误;
④ 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
①中书省:
②门下省:
③尚书省:
最近朝中
人才不够啊……
中书省
起草诏令
门下省
审核诏令
来场科举考试如何?
可以。
尚书省
执行诏令
安排了安排了。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在做了在做了。
科举考试报名开始
唐太宗
三省六部制职能:
【规律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制度的演变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西汉 武帝前 。
武帝后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中朝和外朝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三省出现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三省六部制
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
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②制度化;
③合法化;
④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三、赋税制度
(一)租调制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1)内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如果朝廷因故加派徭役,就必须免除调、租的一部分乃至全部。
(2)作用: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阅读教材42页,归纳隋唐赋税制度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二)两税法
史料阅读(教材43页)
史书这样概括两税法的实行背景: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其租庸调、杂徭 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1)两税法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两税法内容
时间:唐中后期(780年)
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和影响:
1.废除租调及各项杂税,各项税收都并入户税和地税两税
2.实行“量出制入”原则,中央的各项开支预算,分配到各地
3.不论主户、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居无定所的行商也要纳税
4.不在按丁纳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纳税,户税按户等高低纳税
5.分夏、秋两季纳税,夏税不迟于六月交完,秋税不迟于十一月交完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简化税收名目,扩大征税面
特征:
问题探究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一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诗人白居易则写出如下诗句: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美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对两税法造成破坏瓦解。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长期不调整户;
⑤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两税法。
两税法评价:
积极性: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局限性:
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负担
合作探究
赋税制度
汉到隋唐时期封建赋税制度规律总结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税种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
⑤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课堂小结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本课小结
中外朝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调制、租庸调制
选官制度
中枢政务机构
赋税制度
两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