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qìn) 上阕(jué) 惟余(只剩下)
B .莽莽(mǎnɡ) 妖娆(ráo) 莽莽(无边无际)
C .折腰(zhé) 稍逊(xùn) 略输(稍差)
D .滔滔(tāo) 风骚(sāo)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文彩 竟折腰 绿茵 引吭
B .红妆 披蓑衣 林荫 凄清
C .繁茂 举油伞 原弛 岑寂
D .喑哑 戴斗笠 洗礼 微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西宁的雨一点也不吝啬, 淅淅沥沥, 一下就是两三天。
B.青海的黄菇味极鲜腴, 无可方比, 堪称“菌中之王”。
C.闻一多先生对学问一丝不苟, 潜心钻研, 对名利目空一切, 从不放在心上。
D.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青海展馆内观众络绎不绝, 询问声、赞叹声不断,格外热闹。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 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 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 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工作到深夜。
②“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
③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
④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
⑤以牛自况,不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始终发扬牛的那股子“牛劲”。
⑥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
A.①⑥⑤②③④ B. ④①⑤⑥③②
C.②③④①⑤⑥ D. ②④③①⑥⑤
7.名句默写
(1)北国风光, , 。
(2) ,顿失滔滔。 , 。
(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
8.名著导读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 的思考。
(3).“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 》,全诗抒发了诗人的 情感。
9.为了让全体师生对二十四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某校组织了宣传活动。九年级(3)班要用板报的形式介绍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1)~(3)题。
(1)在“我爱‘春分’”板块中,宣传委员向同学们征集对“春分”节气的认识或评价,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投稿,其中字、词及标点符号各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
要说二十四节气中我最喜欢的,春分首当其冲。一到春分,辽阔的大地上,春辉照耀,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是踏青、出游、放风筝的好时节,还可以玩“竖蛋”游戏、吃春饼,等等……春分,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气!
(2)板报正中要书写一个“春”字,请你从下面四种书体中选取一种,并结合该书体的特点简要阐述理由。(4分)
你选择第 幅作品,它属于 书体。
选用的理由是:
(3)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请填人一个最恰当的节气,把上联补充完整。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乡愁
余光中
①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②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③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④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乙】沙田山居①(节选)
余光中
①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②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渺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③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动我的心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黢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④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早晨,我攀上佛头去看日出,黄昏,从联合书院的文学院路走回来,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势,比佛肩要低,却比佛肚子要高些。
⑤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漏了他愉悦的心境。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低沉下去,若断若续,树间的歌者才歇一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至于山坳下面那小小的幽谷,形式和地位都相当于佛的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音。
(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1976年,此时作者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沙田,香港地名,在香港九龙半岛,与大陆隔海相望。②马远,南宋绘画大师,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夏圭,南宋画家,以画山水著称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行文思路。
11.赏析下面的句子,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1)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2)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甲文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自己的愁绪和意象紧密融合,使抽象的“乡愁”具体化。
B.乙文首段“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这里的“陶菊”“苏月”用了陶渊明和苏东坡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对大陆文化的向往之情。
C.乙文第②段“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一句,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大海似真似幻的迷蒙景象。
D.乙文第③段“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动我的心潮”,是海潮引发心潮,借海水的潮声写心潮起伏。
E.乙文细膩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表达作者想要隐居山中,不问世事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绽放的梨花
李汀
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
②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
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
④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划。我担心地问:“您好大年纪了?注意安全哦。”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
⑤“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
⑥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
⑦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⑧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
⑨我惊讶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笑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
⑩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
“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
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
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
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
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3日,有改动)
13.文章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我”与老陈交往时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担心→ __________→赞叹
15.结合语境,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从句式特点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赏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陈这个人物形象。
17.文章以《绽放的梨花》为题,内涵丰富,请分析其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泰山之春
王剑冰
①这天早上,整座泰山,变成了一座通体深红的山。空气的明净通透,使得深红没有一点杂质,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釉彩。
②泰安人说,这景象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
③《诗经》有赞:“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处于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泰山那雄重盘磷的山体,有着直达心灵的神秘色彩,有着安定、康泰的丰厚内蕴。泰山也便承载着“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④已经立春。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一只鹰飞过,像一个舞者划过冰面。我似乎从来没有听到鹰的叫声。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
⑤泰山上的植物在云雾中发育,逐渐挺直自己的腰杆,实际上是挺直了自己的个性。这些植物,有些是独立的个体,有些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开出了小小的花朵。还有,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⑥泰山展现的不光是岩石,也有另一种生命的渲染。我虽然叫不全它们的名字,但我知道,它们悄悄汇集、增添着泰山的风采。
⑦四下里流淌的泉溪,将大山深处的信息传递出去。鸟儿有使不完的劲,它们飞来飞去,叫来叫去。从这个山头飞到那个山头,从那个山头再飞向另一个山头。风这里摇那里晃,没有一时消停,把崖间的野青茅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翻过去。
⑥随着时间变化,那些植物更不一样了,为山体染了浓浓的一层墨绿。就此知道,泰山的春天真的来了。泰山的春天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色彩都会呈现。
⑨天上的云一大块一大块的,而且压得很低。暗蓝的云与白色的云交叠着,在风中翻来覆去地滚动。这个时候望向泰山,也就看到了云海奇观。
⑩泰山从浓重的云团中奋然而出,那些“五岳独尊”“昂头天外”的石刻格外亮眼。难怪大诗人李白站在山顶狂啸: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泰山,以它的宏大深沉、雄壮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正如哲人所言,是一部宏大的人文与自然的教科书!
渐渐地,一个动人的景象显露出来,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他们知道,只要攀登,就能到达心中的那个顶点。
俗话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一年的开端,春天攀登一回泰山,就好似人生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泰山,从红门到山顶都会看到“登高必自”“惟天在上”的各种启示。人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人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给人以无限的精神。登山一如人生,需要刻苦与勤奋,需要决心和勇气。登泰山,也等于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与超越。
看,登山的队伍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挑山工。无论雨雪风霜,泰山挑山工始终与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多少年来,他们凭着坚忍与毅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登山者看到他们,立时就有了参照,有了鼓舞,有了劲头。
朝晖洒满了泰山,亦洒满了中华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朴实而又勤劳的民族,谱写着一页又一页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春天来了,春天的泰山迎接着登泰山的人们。登山道上,人们或者都会想起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描绘了春季生机勃勃的泰山,由景及人,抒发作者对泰山和攀登者的赞美之情。
B.第①段使用“通体深红”“釉彩”等词语,描写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泰山,用词形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C.第 段引用名句,指出泰山给人的深刻启示和带来的无限精神,并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
D.文章紧扣“泰山之春”,使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读来意趣盎然。
19.读完文章,你与同学一起品味语盲。
小鲁:我读到第②段“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时,觉得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有一致的地方,请你赏析一下吧。
你:(1)
小元:第④段“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中“划”“冲”“拉”三个词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你:(2)
20.第 段说挑山工“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21.你们小组想以“泰山之春”为题拍摄短视频,参加“奋进中国”作品展示活动。你想在短视频中使用下面哪个场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场景一: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场景二: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有限中创造无限
张晓风
①一个人要求不要那么多。即使我们只有一点点资源,即使我们人生陷入很大的困境,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②有一位台湾教授叫潘重规,他已经去世了。有一次,这位教授到英国伦敦开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很不幸的是,到了伦敦,他在机场发现自己的行李丢了。潘教授坐飞机习惯身上带一本非常小的书,塞在西装口袋中。其他书和资料都在旅途中丢失了,他在伦敦就只能看这一本书,这是一本介绍敦煌的册子,几天下来,反复翻阅,正好在大英博物馆,也借阅敦煌的资料。有了这样的因缘际会,引发他针对这本《云谣集》下工夫,因此成就潘重规在敦煌学上的大成就。
③美国的艾德华·威尔森喜欢大自然,小时候,有一次他去钓鱼,一甩鱼竿,被鱼背鳍刺瞎了眼睛。因为父母离异,他生活在寄养家庭,眼睛受伤后,不敢及时告知寄养的家庭,等大家发现时,他只剩下一只眼睛,只好放弃原本喜欢的自然科学。因为视觉、听觉都不太好,他想出办法来,选择可以近距离拿着放在眼皮下面仔细观察、研究的项目——蚂蚁。虽然一只眼睛看不见,还是有路可走。最后,他因为研究蚂蚁得奖。
④用一般模特的眼光来看,被称为体操女皇的霍尔金娜不够高。但是,对于体操选手来说,她太高了,很多老师不愿指导她。但是,有一个教练却觉得,个高有罪吗?难道高个子就不能做体操选手吗?就不能为她设计一套动作?于是霍尔金娜利用她修长的体态,融合了芭蕾舞,把体操变成不仅仅有表现力、平衡力,还有芭蕾舞底子的优美动作。到如今,有六个动作就叫“霍尔金娜动作”。
⑤美国加州很干燥,山上的草,尽管没死,却是黄黄的,树木也是干干的。太干了,森林容易自燃,可森林救火又太辛苦。于是,有人就提出,先用除草剂除去一块地方的草,使得发生火灾的时候,火烧到这里过不去。但是除草剂不仅价格高,而且对生态不好,容易造成化学污染,有人就想到山羊吃草。于是就找牧场的主人想租赁山羊帮助吃草,不仅提供草给山羊吃,还给牧场主人租金。牧场主人当然欣喜答应。2003年以来,一直租用山羊充当“消防员”,吃出一条道阻挡火势。至今,这项工作还在继续。
⑥很遗憾地说,人生不能拥有太多的资源。我们受限于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在种种限制里,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如果只有一杯咖啡的话,我们就好好品味这一杯咖啡。如果没有咖啡,我们就好好品味一杯水。如果没有一杯水,我们就品味半杯水。总之,一定有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好好享受的。不仅是我们自己享受,甚至能与别人共同分享。因此珍惜我们手上所拥有的那么一点点的资源吧,即使它只是一杯或者半杯咖啡。
22.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5/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4.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5.文章②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26.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三、写作
27.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不与快乐、满足、方便画等号。其实,生活中的幸福很简单,不是金钱,不是权利,而是小小的一些事情,也许是陌生人之间的一次信任,也许是努力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也许是周末和亲人的一次倾心长叹…
请以《我感受到的 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奋斗”“坚持”“信任”“陪伴”四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
A 2.D 3.C 4.C 5.B 6.D 7.略
8、(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土地的忧郁 (2)、鱼化石、生命本质 (3)、北方、爱国主义
9.(1)“春辉”应为“春晖”;“春分首当其冲”应改为“当属春分”;“等等”与其后的省略
号重复,应将省略号改为句号。
(2)示例一:一 楷书 该书体庄严大气,放在板报中间能成为整个板块的核心
示例二:二 隶书 该书体圆润浑厚,放在板报中间不仅能成为板报的核心,还能体现出春天包容万物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
示例三:三 行书 该书体典雅飘逸,放在板报中间能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示例四:四 草书 该书体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放在板报中间能彰显出春天万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
小雪
10.文章第①段总写沙田山居的情况,透露出乡愁之情;然后分写第②段写围着山的海;第③一⑤段写围着居处的山。
11、(1)采用白描手法,简洁明了地描写出海与山的颜色和形态,给读者以清晰的认识,表达出作者对海与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本句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谷比作村女,并将山谷拟人化,把山谷写得活灵活现,异常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山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2.C E
13.示例: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的方法。这种描写的作用在于渲染了宁静、美好的氛围,同时烘托了人物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写老陈的水泥画和村庄的老物件作铺垫。
14.好奇 惊讶
15.(1)示例:从句式特点角度来看,使用了短句的形式,这种结构紧凑、简洁明快的句式,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阳光透过梨花间的情景,同时强调了阳光的光亮和温暖,给读者带来温馨而美好的感受。
(2)示例:加点的词语“画”和“光”具有深层的含义。这里的“画”不仅指实际看到的美丽景色,更是指这些景色构成的一幅幅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而“光”则象征着希望和生机,它可能是指阳光洒在梨花上的明亮,也可能是指老陈手艺传承的光明前景,更可能是指整个村庄、这个古老村落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和生机活力。这两个词语的运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6.示例:老陈是一个技艺高超、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热情好客、乐于分享的人物形象。
17.示例:题目直接描绘了梨花绽放的自然景象,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还展现了乡村的人文之美,梨花在文中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还象征着乡村的和谐与美好;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意蕴丰厚。
18.A
19.(1)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中的“投入、做出”和诗句中的“钟”字,分别把太阳和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泰山景色的神奇秀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2)连用“划”“冲”“拉”三个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鹰在空中翱翔时的迅猛有力,轻松优美,富有力量感和画面感。
20.①挑山工凭着坚韧和努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挑山工成为泰山上一道美丽的风景。②挑山工始终和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彰显出泰山一样坚韧的精神,并激励并鼓舞着登山者,给泰山增添了风采。③表达了对挑山工的崇敬和赞美。
21.示例一:使用场景一。这一场景,展现的是泰山松柏在恶劣生存条件下顽强生长,还拉带着一些葛藤。这和文章第15段中登山者在挑山工坚韧精神激励下又有了劲头何其相似。所以选用场景一是“奋进中国”的最好写照。
示例二:使用场景二。场景二展现的是人们满怀激情、努力攀登的景象。这些勤劳朴实的人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他们就象征着“奋进中国”。(答案不唯一)
22.A(这篇文章的思路很清晰,开篇提出问题,然后集中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强调观点)
23.人生中,我们受限于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在种种限制里,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4.举例论证。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现象来证明“我们受限于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在种种限制里,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更有说服力。
25.不能。因为文中的四个例子是按照从科学研究到一般生活的领域来逐次安排的。
26.示例:①不畏困难,努力开创新天地;②选择与被选择既是考验,也是挑战,只要不忘初心,坚定方向,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有不愿意奋斗,奋斗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写出两点即可)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