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二) 5 玲玲的画
【学习目标】
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生字,理解“评奖、时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随文识记生字词,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心情变化。
自主读文 疏通字词
玲玲
端详
一幅画
评奖
催
啪的一声
弄脏
报纸
另外
来不及
懒洋洋
并不像
那么糟
肯动脑筋
读一读
bìng
líng
píng
zāo
zāng
bào
lìng
cuī
jí
xiáng
kěn
fú
jiǎng
lǎn
shāng
篇幅
端详
玲珑
评 奖
另外
报纸
弄脏
及时
肯定
糟糕
并且
伤心
催促
懒洋洋
读一读
生字指导 规范书写
请用下面的词语说句子!
评奖
时间
报纸
来不及
事情
坏事
好事
词语积累
作文能被送去参加评奖,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呀!
写一写
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课文欣赏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此时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
课堂集中营
1.“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2. 爸爸又在催她了:”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3. “玲玲,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快去睡吧!”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cuī
催: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
再读一读,读出催促的语气!
你的父母催你做过什么事呢?
随文识字
课堂集中营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爸爸又在催她了。
líng ling de huà
玲玲的画
1.玲玲为什么要画画?
2.玲玲画了一幅什么画?
3.玲玲的画怎么了?结果怎样?
玲玲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问题思考
揭示课题
课堂集中营
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1
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来。
2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朗读要求
课堂集中营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为强烈,有强调作用。
句式学习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很好。
反问句
肯定句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把这句话的句式变成肯定句,读一读有什么变化?
课堂集中营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lǎn
读一读,并和同学演一演“懒洋洋”的动作。
随文识字
课堂集中营
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得意、伤心、满意
玲玲得意是因为对自己的画很满意;伤心是因为把画弄脏了,重新画又来不及;满意是因为在爸爸的启发下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这两幅画,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对比选择
课堂集中营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怎样理解爸爸的话?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不能把一些没做好的事看成坏事,因为坏事也能转化成好事;另外,遇到做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弥补。
②
③
①
看图讲故事
根据图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再看图讲故事。
课堂集中营
请你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玲玲得意地端详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不小心水彩笔掉到纸上,把画弄脏了,她伤心地的哭了起来,在爸爸的启发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玲玲满意地笑了。
针对这件事,爸爸是怎么教育玲玲的呢?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朗读与思考
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是什么?
肯动脑筋
实战练习
一、按照要求写句子。
(1)懒洋洋 小花狗 楼梯上 地 趴在
(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玲玲把画笔收拾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画笔被玲玲收拾好了。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课堂集中营
全文梳理
玲玲的画
肯动脑筋
坏事能变成好事
弄脏
弄脏的地方
画上小花狗
好事
坏事
动脑筋弥补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