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当代诗歌选读》)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一句话》(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当代诗歌选读》)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一句话》(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8 11: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他,自称为“东方老憨”,然而却感情丰富,热情洋溢,拥有着一个诗人的灵魂,朱自清称他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与研究,被郭沫若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便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谁能介绍一下他的有关资料???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闻一多,一同走近诗歌,去感受那股震天撼地的民族魂。?诗的名字叫《一句话》,来齐读课题,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句话呢?20 一句话作者:闻一多学习要求1.文学知识:了解诗人闻一多.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13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杂志,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同年出版《死水》,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残杀于昆明,年仅47岁。有《闻一多全集》。 《一句话》选自诗集《死水》。
题解/背景 《一句话》选自于诗集《死水》,写于1925年诗人留美回国之后,当时诗人新睹了帝国主义和祖国的贫困,更看到了中国人民高昂的斗争热情和英雄气慨,诗人有感而发。以抑不住的喜悦,昂扬旺盛的激情,预言苦难的祖国必将获得新生,便写了这首诗。
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并在读的过程中想想一句话是哪一句话?缄 霹 雳 jiān pī lì(缄默)减( )
碱( )
喊( )
咸( )减法
碱面
叫喊
咸阳劈( )
癖( )
僻( )
辟( )劈柴
癖好
偏僻
开辟沥( )
历( )
厉( )
励( )淅沥
日历
厉害
鼓励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一句话 闻一多层次内容分析1 这首诗激情奔放,一气呵成。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艺术构思的中心和主题显现的焦点,每一句诗都围绕着它,紧扣着它,或烘托着它。
第一节:写出了 “咱们的中国”巨大威力及在时间上的突发性。
第一层(1,2句):“祸”和“火”。突出“有一句话”在现实中被压制的原因和巨大的威力。
第二层(3,4句):用“五千年”写沉默之久,用“火山”隐喻沉默的主人是民众,沉默的原因则上面已作了注解。
第三层(5,6,7,8句):交代了一句话的内容及其突发性,震撼力,解开了诗开头的悬念,并以“霹雳”之威呼应“能点得着火”的描写。
第一节诗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黑暗,革命一触即发的社会现实,暗示了民众革命力量的伟大,并对未来的社会将由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出坚定,乐观和信念。第二节:揭示出“咱们的中国”在等待中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第一层(1,2句):通过我不知“怎么说”和“铁树开
花”写“你不信”的事实或可能。
第二层(3,4,5句):我对“不信者”的要求,这里包括着不信者将要碰到的情景和可能会出现的惊慌,反感情绪。
第三层(6,7,8句)再写诗人等待和盼望的具体内容,照应出解释了上面的“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一句。
第二节作者坚信民众革命一定会成功,同时爱国激情也进一步升华。层次内容分析2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能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小结这首诗的内容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2)对理想中国的追求和赞颂(“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3)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以“火山”象征民众)
中心思想
? 这首诗是对黑暗中国的揭露,对理想中国的赞颂,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和渴望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咱们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艺术特色11)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富有节奏感。
全诗十六句分两节,节与节,行与行对仗工整,第一节和第二节的一至六行字数相等,三节的最后三句除个别外,其余相同,形式上给人一种“建筑美”。全诗几乎一韵到底,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2)写实手法与隐喻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注意写实,语句大多平易朴实,但又凝炼,贴切,富于表现力。“这句话叫我今天怎么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几近口语。同时这首诗又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如: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蕴芷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隐藏喻民众的反抗和呐喊, 以“铁树开花”隐藏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作主。
3)反复手法的运用。
两节诗的未三句重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一方面强化了诗的主题即“霹雳”和“咱们的中国”,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全篇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两次重复的不同在于:第一次表现的是作者对它突出性的认识,第二次则强调了作者对它的期待和信念。艺术特色2重难点问题1一、概括诗中表现的情感内容 诗歌表达了热切希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与理想中国必然寤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了对民众革命的信心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分别说明文中所用隐喻的含义 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表现出诗人对民众和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
三、诗中的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两节诗的末三节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在情感上一唱三叹,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123“火山的缄默”指什么?“青天里一个霹雳”指什么?“祸”和“火”分别指什么?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一句话”隐喻火种,
“火”隐喻民众革命;
写出了当时中国政治黑暗、革命一触即发的社会现实答案来喽!你答对了吗?21“铁树开花”指什么?“咱们的中国”指什么?“铁树开花”指什么? “铁树开花”隐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做主。表现出诗人对民主和民主革命的坚定信心。 “咱们的中国”指什么? “咱们的中国”暗示未来的中国将有人民当家做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答案来喽!你答对了吗?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蕴芷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隐喻民众的反抗和呐喊, 以“铁树开花”隐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作主。
简洁答案:1)写实手法
这首诗注意写实,语句大多平易朴实,但又凝炼、贴切、富于表现力。“这句话叫我今天怎么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几近口语。
2)反复手法的运用。
两节诗的末三句重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一方面强化了诗的主题即“霹雳”和“咱们的中国”,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全篇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两次重复的不同在于:第一次表现的是作者对它突出性的认识,第二次则强调了作者对它的期待和信念。重难点问题1一、概括诗中表现的情感内容 诗歌表达了热切希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与理想中国必然寤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了对民众革命的信心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分别说明文中所用隐喻的含义 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表现出诗人对民众和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
三、诗中的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两节诗的末三节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在情感上一唱三叹,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