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劝学》《师说》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劝学》《师说》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09: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思辨有门道 说理要艺术(教学设计) ——《劝学》《师说》联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文本内容和文段思维结构梳理的过程中,积累、梳理、整合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思维目标
阅读《劝学》《师说》,辨析作者观点,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理清论证思路,明晰论证方法。并学习运用对比论证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审美目标
通过朗读、分析、梳理,鉴赏《劝学》《师说》说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运用论证手法使说理更生动、有力的特点。
文化目标
在探究“学习之道”过程中,逐步了解两位先贤对“学”“师”的观点,传承文化传统,理解学习对个人成长及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设置追求在教学设计之初,追求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任务达成都能够“对点”综合,从两篇文言文本阅读的共同点入手,把阅读鉴赏、表达应用和梳理探究等综合性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在充分接触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总结方法,并结合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学和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点丨教学难点
1.梳理探究《劝学》《师说》中的“学习之道”,鉴赏两篇思辨性文本的论证艺术。
2.拓展分析对比论证的议论效果,学习并运用对比论证,选择合适的角度有针对性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学生学习经验为基础,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现象和问题内容创设情境,构置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导入文本,让学生进入熟悉的语言情境,消除学生对点文言文本的距离感)
师:同学们,人要想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有教养的人,只能通过什么?
(生: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不断学习,“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展示报道PPT1:21岁的藏族姑娘索巴桑姆爬两个小时的山路到海拔4500多米、气温极低的雪山上,一边放牧牛羊一边“追网”听课。)
不断地学习是指在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艰难的境遇之下,都不能停下学习,这个观点与我们《劝学》中的那句话意思一致?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那么我们要向谁学习呢?
我们现在所受的学校教育多是向老师学习,那老师只能是学校里有教师资格的老师吗?
(生:在某方面,知识必我渊博的人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这和《师说》的观点一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劝学》《师说》的学习之道,更要学习其中的说理艺术。
活动一:搜观点,谈一谈学习那件事
1、熟读《劝学》和《师说》,找出文中谈学习的名句,推敲句子含义,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说说你赞同的学习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在指导中多引导学生多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学内容“对点”,结合文本学习名句,课内外资源、经验结合,谈论交流关于学习的经验,为后面的文本整体文思的梳理做铺垫。)
师:根据同学的交流我们梳理一下这两篇文言论述类文本的主要观点。(PPT)
《劝学》学习观点总结:
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是什么)
意义和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为什么)
态度和方法:不断积累 坚持不懈 专心致志(怎么办)
《师说》学习观点总结:
一、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①人为什么要从师?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要以什么样的人为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的原因是什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PPT呈现时教师简单阐述,文中语句让学生齐读,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熟悉度)
师:《劝学》《师说》整篇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那么行文具体的逻辑和论证艺术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做思维在梳理和手法鉴赏。
活动二:析一析
小组合作探究:从逻辑顺序和论证手法上来分析《劝学》和《师说》的论证艺术,绘制思维导图。(结合两篇文本的议论语段共同特点,群文联读,在文本分析和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从写作形式、艺术手法和文本思想方向设计活动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着做的过程中,用图表的形式把文字转化为更简单清晰地思维导图,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段的论证过程,从而理清文段的论证思路的同时,赏析品鉴其论证的严密性和艺术性。)
师:大家对绘制思维导图这样的活动熟悉吗?(不熟悉)好,那咱们先一起来结合《劝学》第一自然段来练习一下。(师生结合PPT一起做,结合文本语句就多引导学生齐读或个别学生朗读,因为本文要求整篇文章背诵。)
总结:
论述角度: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论述方法:比喻论证
分组合作
师: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做,要求组内每个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整合各位同学意见,选定一个同学记录,一个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报告阐述。(学生分组讨论,绘制思维导读,教师选择学生的思维导图用投影仪呈现,让小组代表阐述,然后让《劝学》组的评《劝学》组,《师说》组同学评《师说》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评价同学的导图好在哪里,还有不同意见吗 或有其他内容的补充 充分交流,充分活动。)
师:这两篇论述类文本的语段都有论证过程有严密、艺术性的的特点,其中两段都用到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使语段的论证过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极具艺术性。(PPT呈现两段的对比论证的简图)
师:这样的对比论证在论述类文本的论证过程中是很普遍的,我们一起来欣赏鲍鹏山《风流去》中的一个语段,看看对比论证运用的时候和没用的时候有何不同。(PPT先呈现单一议论的内容,然后再插入原文中对比论证的语段,让学生大声朗读,并说说其表达效果的差别:使文段内容更为丰富,使表达更有力量,让作者所赞扬和所鄙视的更为鲜明,贬得更有针对性,爱得更强烈真挚。)
孔子更让我们尊敬,这就是他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尚且不能夺志,更何况圣人之志,得天地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岂容玷污 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
我喜欢“一意孤行”这个词,一意孤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
——鲍鹏山《风流去》
孔子更让我们尊敬,这就是他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尚且不能夺志,更何况圣人之志,得天地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岂容玷污 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 天下一团漆黑了不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从适应黑暗而进于喜欢黑暗,为黑暗辩护,他们把这称为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并且得道似的沾沾自喜于在黑森林中占据了一棵枝丫,又转过头来嘲笑别人不知变通。我喜欢“一意孤行”这个词,一意孤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
——鲍鹏山《风流去》
活动三:练一练
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劝说语言,劝说沉迷于玩手机的人放下手机,或放一放手机。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运用对比论证,不少于100字。 (学生写作,分享,点评)(开发重组课内外教学思源,从时代环境和写作形式,艺术手法方面射仪语文写作活动,突破文言和现代汉语的界限,除去时间和语言形式造成的距离感,把熟悉的生活现象和课堂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生活回归课堂,以所学来转化为所用,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能观点明确,有条理、有艺术地表达。)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先贤的论述文,内心更坚定了跟从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我们学习了他们思想的风流,更重要的作为语文课的重点,我们学习了他们风流的表达,论述要有逻辑性,说理要有艺术性。同学们,我们都是学习者,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们永远在路上。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