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气词,情之灵魂”——《劝学》《师说》赏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这两篇文章,找出文中谈学习的名句,推敲句子的含义,以此为基础把握这两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2.抓住关键句子中的语气词,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拳拳之心。
(一篇文章有灵魂,一节课堂教学也有灵魂,这节课的三魂七魄是否俱全,很大的一部分要素看教学者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定的是否妥当,不仅体现了教师个人研读文本和研究学情的能力,更是“对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本次教学目标的设定,对点了学生学习文言重关注文本意思、几乎不关注文本情感的薄弱点的普遍状态,所以通过此次教学,望能给学生有一个学习的范例,通过诵读句子和揣摩语气词,获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诸方面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子,通过朗读和上下文联系,感受语言语气词之美,体会作者的拳拳之心。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任务一:回忆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再次体会先辈的谆谆教导。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从古至今,有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如银河繁星,你能说几句吗?
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先辈们对我们后人的勉励和警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和一千多年前的韩愈告诉我们的有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对点”了学生学习情境,联系平常学习中所积累的知识储备,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对文本理解的重点之一在哪里,也能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消除学生对两篇文章的距离。)
任务二:解读文章标题和明确文体。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文章《劝学》《师说》。这两个题目分别是什么意思,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呢?
《劝学》:点明“劝”指的是勉励。题目的意思是勉励他人学习。
《师说》:点明“说”是一种文体,是论说文的一种,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那么“师”又是什么意思呢?从师学习,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题目的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这两篇文章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一篇是讲有关勉励他人学习的文章,一篇讲有关从师学习的文章。
四、梳理文本内容
任务三:体会文章有关“学习”的句子,探究文本内容。
设问:在我们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体会到两位大儒对当时的人所讲到的至理名句呢?
(学生思考、交流、表述,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学内容“对点”,学习本文的名言警句,与刚才的“回忆”环节,做到了课内外资源、经验结合,能较好的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为下面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做好铺垫。)
1.活动一,我们大家先来说说《劝学》。
生可能会找到: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①你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
反省自己,那么就能智慧明理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②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习能够明理或者学习能提升自己。)
③这是从学习的哪个方面来说的?(学习的意义或者学习的重要性)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①你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
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②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习过程中积累很重要。)
③这是从学习的哪个方面来说的?(学习的方法)
2.刚才我们体悟了的这些句子都是围绕文章中的哪一句展开的?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你来翻译一下:(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这一句话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开篇第一句。统领全文,提出观点。)
(3)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那么这句话就是中心论点。
3.活动二,荀子通过这么多的语句强调中心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让我们来找找《师说》中的至理名言。
生可能会找到: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①请你翻译一下这个句子。(老师,是用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人)
②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的价值和职责。)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①请你翻译一下这个句子。(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跟着老师学习道理,不需要考虑外在的条件。)
4.刚才我们体悟了的这些句子都是围绕文章中的哪一句展开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你来翻译一下:(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2)这一句话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开篇第一句。统领全文,提出观点。)
(3)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那么这句话就是中心论点。
5.这两个观点都是根据当时什么情况而提出的呢?
补充背景知识:
《师说》的背景:在韩愈生活的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当时的门阀士族凭高贵的门第就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看重的是“家法”而不是“师道”。
《劝学》的背景:本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
(这两个活动“对点”,以群文联读思维介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文本关键句子的创造性理解 ,能较好地理解与传承古代文化。)
任务四,把握关键句末语气虚词,探究文本情感。
1.那么荀子和韩愈在阐明道理的时候,是不是都只是纯粹直白地讲理,是不是都只是一味地堆砌材料,让我们读起来是那么的索然无味?(不是的。) 他们在说理时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们丰沛的深情。
2.活动三,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中的语气词来体会他们丰沛的深情,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师说》的第二自然段。
(1)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采访一下朗读的学生:你在读的时候,哪几个语气词能够让你感受到作者的特别强烈的情感?
生可能会说:“嗟乎!”“呜呼!”“欤!”
(3)“嗟乎!”和“呜呼!”都是语气词,而且都有感叹的意思,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哎呀!”,这两者感叹的程度是否相同?(不相同,“嗟乎!”感叹的程度较轻,“呜呼!”感叹的程度较深。)
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感叹程度较轻的“嗟乎!”
①“嗟乎!”作者在感叹些什么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请你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节奏来。并且翻译一下这两个句子。
我们先从节奏这个方面来看:这两处停顿需要注意,“也”表示句中停顿。
除了“也”这个语气词外,还有“矣”这个语气词。
男女生分别朗读这两组句子,谈谈你觉得能不能将“矣”换成“也”,并说说理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之无惑也/难也!
(不能。这两个语气词虽然都表示陈述语气,但“矣”读起来带有的情感色彩会比“也”更加浓厚一些。)
③我们再从翻译的角度来看看。
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是难了!
这里的“师”指的是尊师学习,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为什么会有这样不传师道的局面呢?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小结而言,当时的学者不从师学习。
⑤学者不从师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翻译: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道不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点明“乃”:竟。“其”:多么。“欤!”:语气词,表示感叹。)
小结:学者不从师学习,对个人而言,增长不了智慧,而且只学到了小的方面,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尊师学习的风尚将不会再现。无疑从哪个角度来说,学者不从师学习都不会是一个好的现象。
⑥作为身为心怀百姓与社会的官员,韩愈面对此情此景,心中的感情又会是怎样的?
既有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不满,又对社会的担忧和关注,同时又期盼莘莘学子们能够“不拘于时,学师道”。
(4)就让我们怀着这样担忧和关注的心情,来读一读韩愈“嗟乎”、“呜呼!”的喟叹。
齐读“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那我们来看另一篇文章《劝学》。《劝学》又通过什么样的语气词来表达荀子的拳拳之心?请你在文章中找一找。
生可能会找(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有语气词“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里有语气词“也”、“矣”)
那我把这两个语气词删去,这两组话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对比朗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矣”都表示陈述语气,加上了“也、矣”,加强了荀子的坚定语气。)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纠正:前两处的“焉”并非语气词,而是兼词。“焉”一词在本句中的前两处兼有介词和代词两种词性,第三处为语气词。)
(4)从这些词中你能感受到荀子劝诫时怎样的语气呢?(因也、矣、焉这几个语气词所在的句子都是陈述语气的,同时在品读之外,联系一下写作背景,思考一下荀子当时勉励的对象是谁?——齐国的学生,所以荀子的语气多为坚定的语气。)
(5)就让我们带着荀子的勉励学习的拳拳之心,来齐读这几句带有语气词的句子。
齐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议论文,虽然是议论文,但其中的蕴含的情感也是丰沛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去关注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它们虽然是小词,却也有大美,能够帮助我们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帮助我们去读懂作者的情感。这样文言文读起来便也有了滋味了。
(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可以出新意的,能很好的“对点”对古代文化和古人情怀的传承。现在的应试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在对文言句逗等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文本的情感的揣摩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