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09: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轼《石钟山记》
1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写作思路。
2.明确苏轼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3.感受苏轼的质疑精神和求实精神。
(目标对点:单元导语中有提及本单元学习的两点:其一是要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把握文意,其二是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会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另外在本文的学习提示中也有提及“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性质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因此在课堂上,按照偏向议论文的结构展开,从作者质疑、析疑入手,明确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再结合课内外的资料,深入去分析作者的观点和出游的目的,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
2
学习重难点
明确苏轼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感受苏轼的质疑精神和求实精神。
3
教学过程
导入
1.荀子《正名》中有一句“名定而实辨“,意思是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了。但石钟山似乎是个例外,关于山名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
2.(补充石钟山简介)“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山名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
任务一:借前人之名,把握游历之因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段,思考在苏轼之前,前人们是如何解释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苏轼对他们的观点又有怎样的态度和看法?并完成表格。
2.除了表格中的“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其实第一段中的标点符号也能向我们传达作者的态度,是哪两个标点符号?
明确:问号和感叹号。
3.这两个标点符号所在的句子,即表格中的作者依据,齐读这两句话,思考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作者语气和情感。
明确:“!”在句中表示感慨的语气,“?”在句中表示疑问、否定的语气。
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李渤观点的态度更为鲜明和强烈。怀抱着对前人观点的质疑态度,苏轼展开了实地调查。
(活动对点:课堂活动的安排是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梳理文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并安排诵读。落实诵读和关注细节这一学习目标,也可让学生从诵读中再次体会到苏轼对这两个观点的态度,与任务三相呼应。)
任务二:探所观之实,解开心中之疑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去实地探求时,作者有何所见所闻?
明确: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3)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4)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2.在这些所见所闻中,哪些是与石钟山得名相关的?
明确:(1)是石钟山周围阴森恐怖的环境的具体描写。(2)(3)(4)是与石钟山得名相关的。
3.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明确:苏轼所认为的也与郦道元的相同,是水石相搏之说。
(活动对点:《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且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另外,明确苏轼的观点亦是本堂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之一。阅读和分析这段文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石钟山周围的环境有所感知,也可使学生明晰苏轼观点之详细,为任务三进行铺垫。)
任务三:较前人之观,抒发心中之感
1.当苏轼经过实地调查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郦、李两人的观点,他的看法和态度又有何不同?
2. 通过这样一次真切的实践调查,苏轼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请学生翻译这句话,并将句式进行转换,陈述道理。
明确: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不亲耳听到,就凭着主观意识去判断有或者没有,这是不可以的。苏轼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活动对点:再次回顾两人的观点,并与苏轼的观点进行比较,表格化的形式更为直观,同时也呼应任务一,由对郦、李二人观点的分析到对郦、李二人观点再次分析,使学生对苏轼整个质疑探究的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可使学生明确实践带来的认识上的改变。)
任务四:析所得之果,探寻文章之意
1.苏轼大胆质疑,又亲临绝壁观察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节选自课文注释
2.通过课下注释,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结论是部分正确的,此外,另一些材料也能够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补充材料】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余樾《春在堂笔记》
3.既然他的结论并非完全正确,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他的做法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一下作者出游的背景是什么?(找出原文,并结合课下注释)
明确: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课下注释)
4.文章和注释都告诉我们是顺便去石钟山的,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请看地图。
5.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去石钟山其实不是顺便,那么作者出游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请看资料袋。
明确:在乌台诗案之中,苏轼因“诽谤朝廷”这一莫须有的罪名而差点性命不保、被贬黄州。虽说不能具体细化儒、释、道三家对苏轼思想的影响,但从《论语》中,孔子对名的关注和重视,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轼应该也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的。从苏轼被贬黄州之因的乌台诗案,到三苏父子的蜀学派别和儒家对名实的观点,再到苏轼在黄州写下的诗作,我们可以推测苏轼出游的深层原因或许就与名和实相关。因为苏轼遭遇了名实不相符的情况,而石钟山的名和实恰巧又似乎不那么相符。两者似乎有命运相似之处,这或许就是苏轼出游的深层原因吧——既是处境相同,亦是对名实相符的捍卫。
6. 那么从苏轼的做法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明确: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他对名和实的执着探求也是值得学习的 。
(目标对点:苏轼的质疑和探究的过程,从时空的角度上来说,于学生而言不能不承认是有一层隔阂的。对苏轼观点的分析,其实也是一种文学层面的质疑、探究的过程。在本环节中,学生也可通过课文注释、地图、背景知识等多方面资料的分析中,学会处理资料、得出结论和观点的方法。)
任务五:模先贤之法,寻找县名之源
1. 读罢全文,让我们模仿苏轼的质疑、求实之路,去探索一下我们生活的家乡——象山县。思考:象山县,因何得名?(课件出示相关记载)
2. 思考:这三个文献对县名来历的解释有何异同?
明确:三者的说法基本一致。《读史方舆纪要》和《象山县志》写得都相对简单,但对山的具体象形有了较为明确的交代——伏象,《四明图经》对山的其他信息也有所交代。
3. 思考:面对这些前人的论说和观点,你能提出什么质疑吗?
参考:例如,具体指的是哪座山,从哪个角度看才是伏象的形状等等。
4.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等着同学们去实地探究了。
(情境对点: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就需要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或者一个真实的情景。本环节结合高一上册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单元,把学生熟悉的内容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对文献记载展开质疑和提问,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4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这篇《石钟山记》,学习了苏轼先是大胆质疑,后是实地探究的求实过程,也学习了苏轼知行合一、坚持名实的精神。期待同学们秉承着苏轼的这些品质,解开县名由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