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一、总体说明: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选入了《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共5篇写景抒情散文。学习这些散文,旨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捕捉动情点,撰写图文书”作业设计,以写作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为核心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会情景关系、鉴赏语言形式、尝试创作散文,在“读-思-写—评—展”一体联动的过程中,提升语言、思维、鉴赏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本专题学习融入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当代文化参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
二、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①感受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积累作者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的用词与特别句式;②学习作者将写景、抒情与阐明哲理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鉴赏作者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③尝试写作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彰显自己的语言个性与人文思考。
*思维目标:
①借助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文本,进而理解作者隐含在文句中的思想;②进一步理解文章写作背景与作家文本表达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分析信息、辨析作者情感价值取向的能力。
*价值目标:
①通过涵泳五篇散文的语言表达,在理解文本思想情感、作者情怀的过程中,认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文内涵,确立自己高雅纯正的审美追求。②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取向;
三、适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四、作业任务:
【设计思路】
捕捉动情点、撰写图文书 披文入情、探究情景关系 梳理:绘制思维导图、路线图把握文章内容与脉络。
品析:鉴赏个性化的语言及其形式,把握物之特点与情之深挚。
联结:查阅资料,绘制作者心态图谱,寻觅情景契合点。
提炼:思考、提炼、总结景物对人所产生的种种作用关系。
寻觅心景,创生“有我之境” 寻景:寻找并拍摄曾被忽略而又给你带来惊喜与慰藉的风景。
创作:为你所拍摄的校园一景撰写一段与之搭配的文字。
切磋琢磨,撰编图文之书。 设计:将你所拍摄的图与撰写的文进行排版设计,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交流:与同学交换作品、互相品评,修改或调整文字与版式。
发表:为栏目拟题,并撰写序言或卷首语。
【情境任务】“二月”文学社打算在公众号上为本班开设一个写景抒情散文专栏,邀请你撰写文章。请你借鉴本单元散文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完之后与同学们交换阅读,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为文章配图,将作品发布在公众号上,并共同为专栏拟题、撰写序言,作为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
1.批文入情,理解情景关系。
①作业任务一:阅读本单元五篇作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篇,选取一个角度(选取景物、人物活动、情感变化……),绘制一张能够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路线图。
【设计意图】通过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梳理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景物与情感的生成过程。
【示范】《登泰山记》登山路线图。
②作业任务二:就你所选择文章,选择描写细腻、情感较为浓烈、结构特点突出的句子进行鉴赏,每篇文章不少于3个句子。
篇目:《 》(第__小组)
原文语句 鉴赏
①
②
③
……
【设计意图】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捕捉与鉴赏,引导学生关注个性化语言形式背后呈现出的景物特点、情感本质,学习、积累写景散文的语言方式。
【示范】
篇目:《我与地坛》
原文语句 鉴赏
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在最旺盛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与地坛初遇的情境,地坛为他淡去了往日的荣光与辉煌,“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动词写尽了时间的无情。这个句子中本来发出动作的主语被放在宾语的位置,成为了被处置的对象。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和“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进行参照就会发现,地坛与“我”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关联:时间平等的无情——无论是对待像地坛这样象征人类文明荣光的伟大之物,还是像我这样渺小的个体生命。因而,个体的不幸运好像也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③作业任务三:就你所选择的文章,借助书籍、网络,查阅几位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创作背景,思索文章中的自然图景与心灵图景是如何契合在一起的,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序号 经历与处境 景物特点 情感与思索
1
2
3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文章写作背景与作家文本表达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分析信息、辨析作者情感价值取向的能力。
④作业任务四:结合你对所选取散文的分析,思考、提炼、总结景物对人所产生的种种作用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完成下列表格。
景 触发情思,比如: 人
安抚慰藉,比如:
启迪指引,比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炼情景关系的种种关系,为寻觅心灵之境铺垫。
2.寻觅心景,创生“有我之境”。
①作业任务一:寻找校园里(村庄、小区……)中曾被忽略而又给你带来惊喜与慰藉的校园一景,选取最佳角度取景,用你的相机或画笔为它留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调动心灵感受,感受、捕捉、发现自然中的风景,将本单元课文中寄寓的人文情思内化为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敏锐感知力。
②作业任务二:运用你在学习本单元几篇课文时学到的语言方式、修辞技巧以及景、情、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写作一篇写景散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运用从本单元所学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技巧与写景抒情散文景、情、立交融的写作方式创作散文,促进言意转换能力的提升。
3.切磋琢磨,制作图文之书。
①作业任务一:运用word、PPT或其他排版软件,将你拍摄的照片或绘制的图片插入文字中,进行合理、美观的排版设计。
【设计意图】跨媒介学习任务,提升审美能力。
②作业任务二:与同学交换作品、互相品评,进行文字的修改与板式的调整,并汇集全班作品,投递给“西中二月文学”公众号。
【设计意图】提升同伴协作、互助与文章修改能力。
③作业任务三:为公众号写景散文专栏拟定一个栏目名称,并和同学一起为它撰写一篇“卷首语”或“序文”。
【设计意图】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任务群。
附录1.学生作业自评表:
学生个性化作业自评表
姓名 所属小组
选择篇目 负责项目
自我评价 语言进阶
思维提升
情感体会
协作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