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济南的冬天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10:0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济南的冬天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ān shì________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cí shàn________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3)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jī fū________。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xiù qi________!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机肤 镶嵌 水藻 秀气
B.幻想 矮松 唤醒 贮蓄
C.空灵 响晴 绿萍 兰汪汪
D.奇迹 摇蓝 温晴 水墨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农人的眼中,种子是为人处世的品德象征。儿时的我经常惹是生非,爷爷就告诫我:“宁要硬种子,不做坏壳子。”
B.作为航天人,我们有责任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敢于坚持、敢于胜利是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
C.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之际,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必将为世界经济增强稳定性,注入新动能。
D.琳琅满目的住宅楼、宽敞通达的柏油路、红火热闹的商业街……走在恩施新农村,如同置身于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舍纪念馆是一家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
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
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
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
呢!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②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漯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④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⑤“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⑥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A.⑥①④③⑤② B.④③⑤②①⑥
C.①⑥④②⑤③ D.④⑤③②⑥①
7.对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 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 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8.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
A. 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 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 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 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9.学完本文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填诗句】 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任选两句)
①日暮苍山远,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________________。
④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3)【片段写作】 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你家乡的冬天。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出冬天的特征,50字以上。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0.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11. 选文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并请摘录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12. 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
(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13、文中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泉城之冬
①或许是由于秋的来去匆匆,济南的冬天总会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在济南人的记忆中,很难找出一个由秋到冬的过渡,说不定哪天的早晨,你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揉着惺忪睡眼,拉开厚重的窗帘,就会惊奇地发现,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世界了。
②雪是济南冬天的象征,没有了雪,济南的冬天就失去了几多韵味,济南人就失去了几多乐趣,对于济南人来说,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可想象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白色的精灵成了济南冬天的灵魂。
③大雪过后的济南无疑是个硕大无比的乐园。雪花悠然自在地飘落着,盘根错节的树枝,或平或尖的房檐,熙熙攘攘的街市,都被它悄无声息地覆盖住了,那份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
④对济南人来说,这纷纷扬扬的雪花犹如一张张参加喜庆宴会的邀请函,大街小巷里,公园广场中,仿佛到处都是欢乐人群,或一家老小,或亲密恋人,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干脆仰卧在雪地上,任雪花在自己火红的脸膛上一片片地融化……不管是老是少,也不管是男是女,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起来,烦恼没有了,忧愁消失了,那份欢愉是经久不衰的,无与伦比的。
⑤冬日里的趵突泉自然也不会寂寞的,雪中赏泉当是别有情趣。泉涌如轮,泉水汩汩流淌,漫天飞舞的雪花未等落地就融化在泉水的热气里,就像孩子投入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游人畅游其中,分明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⑥那么,大明湖呢?那么,千佛山呢?她们在雪花里又是个什么样子?
⑦济南的美景举不胜举,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无论你用多少笔墨都不可能一一道尽,挂一漏万是肯定的了。
⑧如果说雪后赏雪是济南人的喜庆宴会的话,那么,每年春节的彩车大游行则是济南人的狂欢节了。古老的商业区泉城路已经焕然一新,百年的老字号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鳞次栉比的商城红灯高悬,一辆辆彩车披红挂绿,招摇过市,宽敞的马路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与这座古老的城市一同辞旧迎新。
⑨当然,也有久不降雪的冬天。有时候,上帝会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给济南人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将这珍贵的雪花贪婪地揽在怀中,迟迟不愿松手,试探着济南人的耐性。无雪的冬天总会让济南人忐忑不安,如背重负,就像在痴痴地等待一个早就约好上门的客人,而他却毫无缘由地失约了。于是,济南人就开始盼雪。
⑩盼雪的日子是心神不宁的,也是充满幻想的,心里平添的这份美好的惦念让漫漫的冬季不再枯燥无味,暗淡失色。但是,不管怎样,或早或晚,这雪总是要光临济南的。来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时候,给济南人以喜出望外的惊奇;来得步履姗姗的时候,给济南人以如愿以偿的满足。
在企盼与惦念中,在欢喜与满足里,济南人就这么享受着冬天,守候着冬天。
渐渐地,那雪在一点点地融化,那风在一丝丝地变暖,这个时候,济南人好像在瞬息之间听到了一阵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封闭了一冬的窗户,大喊一声:呵,是春天来了吗?是那报春的燕子来了吗?
(作者方远,原载香港《大公报》)
14.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行文,主要写了济南“雪后的冬天”和“____________”。
15.下面句中加点的两个“幻想”,其含义有何不同?
(1)盼雪的日子是心神不宁的,也是充满幻想的。
(2)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济南的冬天》)
16.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⑨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17.为什么说雪是“济南冬天的灵魂”?
18.仔细品读第 段,联系全文谈谈济南人是如何享受冬天的。写出四点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 天
朱自清
⑴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①着眼睛,从氤氲②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
⑵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⑶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摘自《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注释]①觑:(qū)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注意地看)。②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9、文中第⑴段中对父亲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0、“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读着这一描写,你能联想到自然界中怎样的相似情景?
21、第⑵段文字中“外边虽老是冬天”照应了此段中哪个语句?作者为什么觉得“家里却老是春天”?
22、品读第⑵段文字,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感觉“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三、写作
23、.雪景是静物,但“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让静静的雪“动”了起来,这种写法叫静物动写。请你仿照这种写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
答案
1、(1)安适(2)慈善(3)肌肤(4)秀气
2、B 3.D 4.D 5.B 6.B 7.D 8.D
9.(1)①天寒白屋贫 ②燕山雪花大如席 ③万径人踪灭 ④凌寒独自开
(2)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任意三点即可)
(3)示例:严寒的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人间,给人们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卷: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人们好似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七色尽逝,满目皆白,“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画面尽现眼前
10.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或:薄雪后小山的美景)
11.从上到下或空间顺序 山尖 山坡 山腰
从下到上或空间顺序 河面,空中,半空中,天上
12.(1)“卧”字写村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营造了一种安适、恬静的氛围。
(2)“不忍得”将水人格化,将水富有了灵气;突出了绿 ,写出了“绿”的可贵、可爱、美丽。
13.和“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特定季节下济南特有的美景的热爱与赞美,简洁有力,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14.雪 不降雪的冬天
15.(1)希望快点下雪。(2)希望春天快点到来。
16. 比喻、拟人修辞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或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人对雪的强烈期盼之情,富有情趣。
17. ①雪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整个城市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
②人们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欢愉起来。
③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别有情趣。
18. 示例:①济南人在雪天或全家出动,或与亲密恋人一起尽情享受雪中之乐。
②雪中赏泉、赏湖、赏山。
③在春节的彩车大游行中尽情狂欢。
④对雪的美好企盼与惦念让漫漫的冬季不再枯燥无味。
⑤雪光临济南时,无比欢喜与满足。
19、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
20、相似情景的联想不止一种。例如:联想到雏鸟巴望着鸟妈妈衔来虫子喂食的情景。
21、照应了“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觉得“家里却老是春天”的原因是家里有妻儿的守望,有温馨的爱。
22、台州是个冷清空寂的小城,在这里,我们一家四人却享有暖融融的亲情;天地万物也似乎全都不存在了,我的心里只有这个温暖的家。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