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区分议论文的事实材料和观点语句,体会作者有针对性地阐发观点的四种意识。
2、深入研读教材,归纳《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两篇文章论点与内容,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学习用丰富的论证方法又条理地、有力地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
3、创设写作情境,完成微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学生思辨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注重语言的准确和逻辑的严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梳理文本的事实材料和观点语句,归纳概括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阅读课文,注意把握两篇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寻找共同点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深入研读两篇文章,体会作者有针对性的阐发观点的四种意识并进行解析,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体验驳论中蕴含的逻辑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论文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两篇文章,它们都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批驳分析的议论文。高一学生未能全面把握驳论文的特点与方法,尤其是部分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及论证过程缺少整体认知,有部分同学写出来的议论文缺少中心论点,针对以上现状,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事实材料和观点语段,以及而这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作为单元内的群文阅读,旨在让学生对驳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二)教学资源:
1、课前视频: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课前导入设计为和学生一起观看《奇葩说》辩论视频,体现思辨性思维,目的创设出更生动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在真实轻松的氛围中真正发生。
2、课前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PPT。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释疑,阅读两篇文章,梳理勾画事实材料、观点语句。
2、小组合作探究,与小组同学分享自己的标记和批注内容。如果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讨论以达成
3、引导启发法,根据教师所给示例,结合概念分析明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4、归纳总结法,结合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师生进行总结和提炼,将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概括出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奇葩说》辩论视频,激发同学们对辩论的兴趣引出本节课题。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之际,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成为了两篇论辩大作。这两篇经典作品经过百年的历史洗礼,至今仍然是思辨与雄辩的典范。让我们一同学习这两篇文章中的思辨智慧。
(二)授课。
【活动一】区分议论文中事实材料与观点。
1、了解事实与观点定义。
(1)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2)教师举例,学生判断材料A、B哪个是事实,哪个是观点。
A: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本土生活的黑人的待遇:公交车上黑人百人分开坐。
B:世界是由女娲创造的。
人人生而平等。
(3)教师明确:事实、观点概念。
事实:事实记录客观存在,事实是从自然收集而来,事实代表了客观,大量事实来自他人的收集和记录,分直接事实和间接事实。
观点:主观判断,来源头脑,通过学习、比较、判断质疑等思维方法,可在讨论思辨中形成。
2、梳理标记文本事实与观点。
(1)自主阅读。
根据老师给出的示例,学生自主完成课文剩余部分的阅读。
示例:《反对党八股》第2段。
事实材料:
1.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2、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
3、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
好观点语句:
1、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2、现在是在战争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
3、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 也不好。
示例:《拿来主义》第1段。
事实材料:
1、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
观点语句:
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2)学生分组展示剩余文本的内容,不同之处大家可以展开讨论。
教师明确:观点和论点的区别。
3、归纳文章论点和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概括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主要内容。
PPT展示: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中心论点 主要内容 中心论点 主要内容
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 文章深刻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论述了马列主义文风的基本内涵,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马列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 要运用脑髓, (有思考) 放出眼光, (有鉴别) 自己来拿。 (有选择) 文章既反对无原则地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活动二】探究文本论述的针对性特点。
1、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论述针对性的四种意识,并对其进行具体解释。
时间 毛泽东:1942年2月8日 鲁迅:1934年6月4日 现实意识 毛:延安整风运动。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沦丧。
观点 毛:反对党八股,提倡马列主义文风。鲁: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问题意识 毛:每一条罪状都是先驳后立,给出解决的办法。鲁:通篇先驳后立,篇幅相当。
文体 毛:演讲。鲁:杂文。 读者意识 毛:演讲,口语化,通俗化。鲁:报纸上发表,幽默风趣,比喻、类比等手法。
对象 毛:延安工农干部。鲁:清醒的青年。
目的 毛:帮助同志进步。鲁:看清事件本质。
语言 毛:通俗,简洁生动。:幽默形象,讽刺。 语言意识 毛:概括简介,句式工整。鲁:讽刺意味强烈。
2、教师明确:议论文写作中四个意识的重要性。
(1)现实意识。关注创作背景,文章背后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导向。
(2)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3)读者意识。必须照顾到读者的文化层次。
(4)语言意识。通过语言有效的论证观点。
【活动三】实战演练微写作。
古语说,“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子《道德经》有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但有人说,当今这个时代,这种思想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
请以“不做出头鸟”为话题
1、分析这段材料论述针对性的四个意识。
2、模仿《拿来主义,》写一段驳斥文字,要求有事实材料、有观点语句。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两篇文章事实材料和观点语句的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在深入研读文本,探究文章有针对性的表达观点四种思维意识,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提升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针对性的论述,进一步提升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高一学生缺少思辨性思维,学习过程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培养,对议论文的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针对这样的学情,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怎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有收获,所以设计的时候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文章中的事实材料和观点语句,通过概念的区分,同学们能够正确的梳理事实材料各部分观点语段,在此引导学生议论文中重视观点的表述。针对两篇课文的论述,从四种意识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论证特点,并对文本做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训练目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定提升。由于课时关系,本节课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涉及不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会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详细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