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 水资源——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每周测验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水分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位于少水带
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
读“我国南水北调线路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 )
A.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B.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的问题
C.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D.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5.下列各城市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供水的城市可能是( )
A.山东 B.天津 C.北京 D.兰州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读图“中国国家节水标志”,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组成。据此完成6~8小题。
6.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降雨 D.大气降水
7.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 )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人工降雨
8.请仔细观察这个标志,这样设计的含义表示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节约用水 B.保护水资源 C.防止水污染 D.一水多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读“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据此完成9~10小题。
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
行政区 阶梯 每户年用水量/立方米 综合水价/(元/米3)
北京 第一阶梯 0~180(含) 5
第二阶梯 180~260(含) 7
第三阶梯 260以上 9
上海 第一阶梯 0~220(含) 3.45
第二阶梯 220~300(含) 4.83
第三阶梯 300以上 5.83
9.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D.人口多,需水量大
10.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C.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 D.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自1993年以来,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已经成为一个聚焦淡水资源重要性的联合国纪念日,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加速变革”。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以下标志中,属于我国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12.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符合本次“世界水日”主题的是( )
A. B.
C. D.
13.京杭运河( )
A.连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B.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水系
C.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
D.沿线地势起伏大
14.某地设计公路路面有以下三种方案,其中最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 )
A.
B.
C.
15.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甲:_________(山脉),乙:_________(地形区)。
(2)图中丙处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贵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请分析贵州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原因。
(3)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中丹江口水库是东、中、西三条引水线路中_________(线路)的输水起点。
(4)①②两省因自然环境不同,两地耕地类型也不同,其中①地是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B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因此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A正确;地形、热量、光照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降水较多,是温带草原地区,B正确;乙地属于缺水带,A错误;丙地河流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有结冰期,C错误;丁地位于多水带,D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D正确;南水北调不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也不能解决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A、B、C错误。故答案选择D。
5.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主要是将长江上游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兰州地处西北,D正确;山东、天津和北京均位于华北地区,A、B、C错误。故选D。
6.答案:D
解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D正确。故选D。
7.答案:B
解析: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B正确;修建水库解决的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C错误;节约用水、人工降雨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A、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图中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组成,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A正确;不能体现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一水多用,B、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所以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B正确;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人口多不是造成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A正确;实施阶梯水价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B错误;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不是梯水价政策的目的,C错误;实施阶梯水价政策不能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D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项图是循环标志,A错误;C项图是禁止吸烟标志,C错误;B是节水标志,B正确;D项图是禁止机动车通行的标志,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加速变革”。A反映的是大水漫灌,B是没有及时关水龙头,C是大量抽取地下水,都属于水资源浪费现象,A、B、C错误;D是提倡一水多用,符合节水的主题。故选D。
13.答案:C
解析:京杭运河沿线连接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A错误;京杭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B错误,C正确;京杭运河沿线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地势起伏小,D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考查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要利用好路面的水,只有让路面高于两侧绿地,路面积水才能流到绿地中,这样既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又使绿地得到浇灌。所以三种公路路面方案,其中最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A,最有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C,A符合题意。故选A。
15.答案:(1)巫山;黄土高原
(2)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3)中线
(4)旱地
解析:(1)由图可知,甲是巫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乙是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
(2)由图可知,图中丙处位于山地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是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贵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中丹江口水库是东、中、西三条引水线路中中线的输水起点。
(4)由图可知,①为河北省,②湖南省两省因自然环境不同,两地耕地类型也不同,其中①地位于北方地区是旱地,②地位于南方地区,耕地主要为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