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 气候——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每周测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周 气候——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每周测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30 10: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周 气候——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每周测验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背篓是我国部分地区的日常用品,种类繁多,有洗衣背美儿背篓、柴背篓等。读中国地形图和背篓使用场景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歌词与图中的“背篓”使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柴达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
2.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多使用背篓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透气性好 B.盛产竹子,造价低廉
C.地形崎岖,山路陡峭 D.河湖众多,交通不便
3.近年来,背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不断减少,原因可能是( )
A.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B.竹子种植面积缩小
C.通信技术不断进步 D.交通设施建设完善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行,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联系所学知识,据此完成4~5小题。
4.有关成都和杭州所在省区及简称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湖北—鄂—成都
②四川—蜀—成都
③江苏—苏—杭州
④浙江—浙—杭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杭州和成都都是我国重要的丝绸产地,主要得益于这里______气候(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四城市气候直方图,据此完成6~8小题。
6.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7.从图中可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
A.1~4月 B.4~10月 C.10~次年2月 D.1~2月
8.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读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科学含义应该是( )
A.夏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B.冬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春季很短 D.西北地区春季无风
10.“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贝贝,你妈妈喊你穿秋裤啦!”每年深秋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图,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指的是来自( )
A.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蒙古、西伯利亚的偏北风
C.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D.太平洋的偏北风
12.这次“秋裤”预警,下列省区中受影响最小的是( )
A.秦、晋 B.苏、皖 C.甘、宁 D.闽、琼
13.“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气候变暖
14.我国有丰富多样的餐饮食材,最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农业技术先进 B.人口分布不均 C.民族文化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
15.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
(1)读图可知,我国共有___________种气候类型。北京与哈尔滨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请你说出北京与哈尔滨气候的差异:___________五道梁属于___________气候。
(2)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___________。
(3)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气候,这三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___________。
(5)我国东部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青藏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是受地形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图中可看到地表崎岖,歌词中与背篓一同出现的还有吊脚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吊脚楼是我国西南等气候湿热地区的传统民居,因此歌词与图中背篓使用场景可能会出现在云贵高原,D正确;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没有吊脚楼分布,A、B、C错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背篓是云贵高原的传统运输工具之一,人们日常使用背篓是因为云贵高原道路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人们行路艰难,运输不便,所以形成了利用背篓背运物资的习惯,C正确;“气候炎热,透气性好”、“盛产竹子,造价低廉”不是当地人们日常习惯使用背篓的主要自然原因,A、B错误;当地人们日常习惯使用背篓与河湖众多无关,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人们日常使用背篓是因为道路崎岖,人们行路艰难,运输不便。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交通更加便利,所以背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次减少,D正确;背篓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竹子种植面积材料中并未体现,B错误;通信技术不断进步与背篓使用频次减少无关,C错误。故选D。
4.答案:D
解析:湖北省的简称是鄂,行政中心是武汉,①错误;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②正确;江苏省的简称是苏,行政中心是南京,③错误;浙江省的简称是浙,行政中心是杭州,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杭州和成都分别在四川省与浙江省,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BCD四选项的图幅中,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高原高山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读图中降水柱状图可知,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广州,D正确。故选D。
7.答案:B
解析: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4-10月,B正确。故选B。
8.答案:A
解析:气温年较差是由当地最热月与最冷月气温相减,可以看出,图中四城市气温曲线最曲折的是哈尔滨,表示气温年较差最大,我国不同城市的气温年较差特点是南方小,北方大,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该城市的纬度最高,气温年较差最大,A正确。故选A。
9.答案:A
解析:玉门关位于甘肃省西部,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很难到达,即“春风不度玉门关”,结果造成这里气候干旱,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故选A。
10.答案:B
解析:“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说五原的春天比长安来的要晚,五原在西安北面,这是由于两地纬度不同,所以景观不同,故诗歌中描述的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B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和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会导致气温降低,需要及时添加衣服,所以,“君”是指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偏北风,带来降温、刮风的天气,B正确;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都属于夏季风,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太平洋的偏北风对我国的影响小,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在这次“秋裤”预警中受影响最小的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远的闽(福建省)和琼(海南省),D正确;秦(陕西)、晋(山西)苏(江苏)、皖(安徽)、甘(甘肃)、宁(宁夏)等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秋裤”预警中受影响较大,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A
解析:“秋裤分割线”在M处四川盆地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巴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A正确;跟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气候变暖无关,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我国有丰富多样的餐饮食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D正确;与农业技术、人口分布和民族文化无关,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1)5;哈尔滨冬季气温更低、全年降水更少;高原山地
(2)气候复杂多样
(3)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雨热同期
(4)季风气候显著
(5)纬度因素;海陆位置
解析:(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读图可知,我国共有五种主要气候类型。北京与哈尔滨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哈尔滨纬度高,冬季气温更低、全年降水更少。五道梁属于高原、高山气候,气候高寒。
(2)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气候复杂多样,这是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
(3)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这三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二是季风气候显著,这是由于我国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导致。
(5)我国东部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受地形的影响,青藏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高山气候;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