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0: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纲要是指结构性的、主要的、核心的和实质性内容的总结、概述和介绍。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下册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高考=必修+选择性必修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朝的政治制度
(3)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课文目录(专题)
必修教材课文目录(通史+专题)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巩固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必修与选择必性必修的关系:补充与提升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有较大差异。人类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时代演进—传承完善—革故鼎新社会环境—国情传统—各具特色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验和教训,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认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培养家国情怀。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材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材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建立:
有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问题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变化:
①政权性质:公天下到家天下;
②权力传承:传贤(禅让制)到传子(世袭制);
③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到奴隶私有制。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奠基
(二)商朝:内外服制
1.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灭亡夏建立。都城多次迁移,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2.制度:
(1)内外服制:(松散联盟)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间接管理外服。
(2)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特点:
(1)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2)神权与王权结合;
(3)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材料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2:“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3:“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1.兴衰:
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时间
政治 制度
经济
文化
制度 特点
西周 灭亡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①地方管理制度:分封制。
②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
③维护等级制度:礼乐制。
①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不能随意买卖)。
②手工业:青铜铸造。
青铜文化;出现敬天保民的早期民本思想。
①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
②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材料1:《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2:《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2.分封制:
含义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分封对象
诸侯权利
诸侯义务
分封等级
分封特点
发展轨迹 始于商,成熟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封地世袭统治权(管理土地、人民,设官员;收赋税;建武装)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缴纳赋税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对象多元;同姓主体;血缘纽带;等级森严
①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
②传播了周文化,推动了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
③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④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简称。
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是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混战的根源。
②形成了贵族内部森严的等级制。
同:
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策略。
异:
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弱。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国家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思考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深化理解
含义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原则
特点
评价
后世 影响
内容:
①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3.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保证了(西周)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是中国宗法观念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①利:忠孝观念;尊老爱幼、兄弟相亲;家国一体;
②弊:道德专制(家长制作风)、男尊女卑、等级观念、任人唯亲等现象不利于民主法治发展。
①家国同构(“家国一体”);②贵族政治;③地方分权;④有限王权。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秩序。
4.礼乐制度:
含义
内容
影响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要求不同等级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①“礼”: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②“乐”: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从此天下归周(姬)。国家从血缘部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从此天下归宗(嫡)。王权从多子到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从此天下归心(序)。统治秩序制度化、和谐化。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1.原因:
(1)经济发展:
井田制走向瓦解,小农经济产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变动:
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3)思想繁荣:
百家争鸣,法家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
2.表现:
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材料1: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材料2: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3: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4:“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问题思考: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
②等级森严。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④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⑤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⑥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创制)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1.原因:
①经济根源:适应维护小农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②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政治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步瓦解。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2.历程:
战国萌芽—秦汉确立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辛亥革命结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①地位: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②内容:
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③特点: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材料1: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
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3: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材料4:“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三公 丞 相 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九卿 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 中 令 宫中警卫
卫 尉 宫门警卫
太 仆 宫廷车马
少 府 皇家财政
宗 正 皇室宗族
典 客 少数民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
3.郡县制(地方)(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推广全国)
特点:
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中央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作用: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加强中央集权。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材料1: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2: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知识拓展】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建立基础 血缘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世袭 中央任免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和人民 只有俸禄,无封地、只有行政管理权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自主性,可以决定治下的一切事情(地方分权)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历史影响 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和国家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趋势 ①从血缘划分到地域划分;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1.汉代: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2)中外朝制度:
①汉武帝时,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②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③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增设尚书台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演变)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深化理解
吸取了西汉后期以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重臣专权、王莽乱政的历史教训,不断削弱三公的权力,使尚书台成为秉承自己意志的中枢所在。
2.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
(1)地位:
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共同议政(政事堂)。
(2)特点: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3)意义: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分工明确,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③集体决策,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减少决策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3.宋代:二府三司制
(1)特点:
分散相权、职能明确、维护统治。
(2)影响:
①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
②导致“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4.元朝:一省制两院制
(1)原因:
①元朝版图空前大于前代,事务繁多;
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③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改三省为一省。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
总理全国政务
相权有所加强
元朝一行政体制示意图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宰相: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影响:
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加重皇帝政务负担,影响行政效率。
③过分集权于皇帝,导致宦官专权。
(2)设内阁:
问题思考:宰相与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7.清朝:军机处
(1)设立:雍正帝时期,为处理西北军务,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2)职责: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3)特点:简、速、密。
(4)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演变趋势:
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②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
③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④主要措施:分相权、设机构、用亲近、借人伦、重思想。
1.汉朝:
(1)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
①问题: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②解决措施:西汉景帝时:削藩;西汉武帝时:推恩令、刺史制度。
③结果: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东汉:由郡县二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州刺史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导致东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
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州—县二级。废郡,以州统县。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4.唐朝:道—州—县—节度使
①根据山川形势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④问题: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5.宋朝:路、府(州)、县三级制
①宋朝改道为路,将隋唐时期的军事管理机构府变为一级型政府,从而形成路、府、县三级制。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②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中央;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6.元朝:行省制
(1)含义:
(2)特点:
①双重性(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
②辖区广泛。
③军政大权集中。
(3)意义: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民族交融和边疆开发;
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下设置路、府、州、县。
7.明朝:省(司)—府(或直隶州)—县(或属州)
(1)废行省,设三司: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
②职能: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军事。
(2)特点:
“三司”分权,分别只听命于中央号令,互不统辖。
(3)评价: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②三司并行使地方缺乏自己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能。
(4)发展:
朝廷后来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节制三司)。巡抚因监察而设,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发展为一级地方军政官员,进一步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8.清朝地方行政制度:省—府—县
(1)内地: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18行省,巡抚、总督治理。
①特点:分省设抚,跨省设督;督抚的职能由监察到统领一方;从临时派遣到专设。
②意义:提升了地方事务处理的效率,实现了以文制武维护中央集权;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出现了新的权力制衡机制。
(2)边疆:
①5个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
②2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
③1个盟旗:内蒙古。
依据所学,指出以下各朝代和这一时期广州的行政归属?






南海郡-番禺县
岭南道-广州府
广南东路-广州府
江西行省-广州路
广东布政使司(省)-广州府
两广总督辖区-广东省-广州府
锦囊妙计:一看最高行政机构,二看行政层级;三牢记口诀:
秦郡县,汉郡国并行,东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县,元省路府州县,明清省府县。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1.最高级: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变化最大、最频繁。
2.最低级:县始终是最基本、最低一级、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单位。
3.层级数: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
4.州、道、路:从监察机构逐渐转化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现象。
5.地方行政制度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6.总体:中央集权偶有削弱,但总体不断强化。
1.(2023·北京高考)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与制衡皇权无关,排除B项;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D项。
C
2.(2023·海南高考)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图1)。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图1(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解析】据图片信息,从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到三公进行调查核实,再到三公向尚书传达请求,经皇帝裁决,尚书将皇帝决策结果经三公传达到地方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汇报三公,整个过程体现出三公、尚书、皇帝和地方官员之间的不同职能与相互配合,以确保整个国家机器良性运转,故选D项;东汉时期国家的行政中枢是尚书台,但是材料中尚书台只是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无法体现权力扩大,排除A项;东汉时期,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背景下,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职能部门的运转关系,而不是传统道德秩序的执行情况,排除C项。
D
3.(2023·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周豆闭簋属于一手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说明当时周王可以通过干预地方诸侯的人事任免,来干预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故选D项;诸侯国君朝觐天子是分封制前提下,地方诸侯本来的义务,不属于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排除A项;“协助诸侯国君”说明周王派遣的官员只能起到外在协助的作用,无法体现干预内政的特点,排除B项;诸侯国向中央政府缴纳贡赋是地方诸侯应尽的义务,不属于诸侯国的内政范围,排除C项。
D
4.(2023·浙江高考)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解析】据材料“海内为郡县”“天下……于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地方设郡县,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故选B项;“终结”说法错误,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排除D项。
B
5.(2023·湖南高考)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解析】与关东六国国君任相不同,数代秦王所用秦相为关东六国人,而非宗族、秦人,这与秦国变法较六国彻底相关,可知秦国君主权力加强,血缘政治体制崩溃,官僚政治制度基本确立,故选A项;“用人政策不断改变”偷换了概念,秦国任相来自不同国家,正是秦王励精图治,坚定执行广纳贤才这一用人政策的表现,排除B项;关东六国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等,只是没有商鞅变法彻底而已,也对各国的宗法制造成冲击,排除C项;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法家在各国都较受欢迎,排除D项。
A
6.(2023·全国甲卷)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解析】由材料“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可知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不承认违背礼教秩序的行为,极力维护西周礼乐制下的等级秩序,故选C项;材料中楚国国君已经自称为王,而孔子坚持称其为“楚子”,“实录”表述错误,排除A项;孔子维护的不仅仅是周王的权威,而是整个社会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楚国位居南方,楚王以王自居,意欲称霸中原,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排除D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