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1: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过渡期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如何认识春秋战国的这样一场“大变局”?
时空坐标(时空素养)
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周平王,定都洛邑( 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
称为春秋时代。(前770年——前476 年)
东周的后半段,诸侯征伐兼并,
称为战国时代。(前475年——前221 年)
目录
一、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
政治: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
经济:经济发展
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二、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列国变法
变法运动
一、政治: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
(一)春秋时期
1.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
2.标志:自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周敬王卒(与孔子编订《春秋》一书时间大体相当,故得名)
3.特点:争霸
4.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为齐桓公、晋 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战争目的是要求对方屈服,而非以消灭对方、获取对方财富为主要目的。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一、政治: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
(二)战国时期
1.时间:公元前475-前221年
2.标志: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各国混战不
休,故称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始 于汉代刘向的《战国策》)
3.特点:兼并
4.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兼并战争
民不聊生
礼崩乐坏
传统政治制度的动荡
兼并战争:主要目的是扩大地盘、掠夺人口;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战争残酷,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一、政治: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
图1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战国形势图
与图1相比,图2有何变化?
提示:从诸侯国数量和名称、建筑及其分布、少数民族分布来思考
变化:
(1)晋国被取代,一些国家消失,这是由于新兴地主崛起,夺取政权,说明统一趋势加强。
(2)战国时期修建了长城,说明周边少数民族强大起来。
(3)出现了新兴城市,如邯郸、大梁等,说明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封建经济发展起来。
(4)临近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消失。
一、政治: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
①由争霸战争变成了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变少了,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
②修筑了长城,有边防和互相防守的作用。
③华夏族分布更加广泛,更多的夷狄之地被纳入华夏文化范围之内。
中原
北狄
南蛮
东夷
西戎
华夏认同
以怎样的方式推动?
具体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秦人肇兴于陇右,保留着身为炎黄世系姻族、处于华夏民族边缘的族源记忆,自春秋至战国初期一直被视为且自视为夷狄。不过,通过迁徙、战争、会盟、联姻、重用诸夏人才、吸收中原文化等方式,秦人努力走近和融入华夏。
——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认同黄帝共祖
崇尚儒家文化
学习中原制度律法
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一、政治: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
政治之变
对内:政权下移,宗法制、分封制维持的贵族等级秩序被打乱
对外:争霸到兼并,区域局部统一
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过渡
二、经济:经济发展
春秋牛尊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一)农业的发展
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2.牛耕得到推广
3.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二、经济:经济发展
(二)工商业的发展
①手工分工更加细密
②货币流通广泛
③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涌现
④众多工商业主财力雄厚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
二、经济:经济发展
经济之变
农业的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
推动
井田制逐渐瓦解,推动新的阶级关系出现
井田制逐渐瓦解,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逐渐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过渡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1、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
礼崩乐坏
政治动荡
入世
出世
核心“仁”
核心“道”
1.春秋时期:孔子——儒家创始人
项目 主张或成就 内容解释 备注
思想 仁(核心) “仁者爱人” 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礼 “克己复礼”,强调等级和秩序(西周) 是一种外在的约束
调整仁和礼的方法 中庸之道
政治 以德治民 “为政以德”,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民本思想
教育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打破“学在官府”,开创“学在民间 现实意义
天命观 “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实际问题 重人事
文化贡献 整理编纂六经,其言论被弟子编纂为《论语》 《诗》《书》《礼》《易》《春秋》 后世儒家经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为政》
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①哲学思想(本体论):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强调顺应自然;
※朴素辩证法:任何事物者都矛盾双方并不断转化
②政治主张:“因循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1)思想主张:
(2)思想评价:
②消极性:对历史发展抱消极悲观态度(消极避世)
①积极性:开创者(道家学派,中国哲学),影响深远,约束统治者暴政;恢复社会秩序
材料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
——《道德经》
1.春秋时期:老子——道家创始人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2)具体原因: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并受到各国诸侯的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学术的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人物简介 孟子,邹国人。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著有《孟子》,称为“亚圣”。
思想
贡献
“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民本思想)“性本善”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使之更加系统化
荀子,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也是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著有《荀子》一书 人物简介
思想
贡献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蔚然大宗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民本思想) “性恶论”“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以德行政者王。”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2、战国时期——孟子与荀子
材料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
主张和影响: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2、战国时期——邹衍
(1)主张:①兼爱(核心):兼相爱,交相利,平等与博爱
②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③尚同、尚贤:国家上下一心,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④节用、节葬:抨击权贵的奢侈和儒家的厚葬。
(2)特点: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3)影响:
①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讲求实用。
②不适应统治者需要,内部分裂,汉代后湮没失传
③在科学领域,著有《墨子》一书。
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人物简介: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他自称“贱人”,是一个能制造器械的木工,与当时著名工匠鲁班齐名,相传他早年曾接受过儒家教育,后来抛弃儒学,创立墨家学派。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2、战国时期——墨家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①变革观:厚今薄古,变法革新,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②法治观: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③集权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相结合
④伦理观:性恶论,用刑罚使人恐于犯罪。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2、战国时期——法家
时代 学派 代表人 主要观点及成就 代表阶层 地位
春秋 儒家 孔子 仁、礼;以德治国;创立私学;厚古薄今;整理六经 没落奴隶主贵族 创立儒学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本源;朴素辩证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新兴地主阶级
战国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新兴地主阶级 蔚然大宗(未被采纳)
荀子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 新兴地主阶级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没落奴隶主贵族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没落奴隶主贵族
法家 韩非子 变法革新;依法治国;法术势(中央集权);今必胜昔 新兴地主阶级 重用
阴阳家 邹衍 阴阳五行相生相胜 新兴地主阶级
殊途同归:追求治国平天下之道,重塑一个有序社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的出现
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与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哲学基础;
发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十分深远。
四、应对时代变化:变法运动
经济之趋势
政治之趋势
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过渡
井田制逐渐瓦解,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逐渐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过渡
思想之趋势
百家争鸣的出现,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变法运动
社会形势: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富国强兵是各国的首要任务
旧的奴隶主贵族阶级
VS
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
四、应对时代变局:变法运动
燕昭王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孝公
商鞅变法
要点探究:从唯物史观方面探讨经济发展和各国变法运动之间关系
四、应对时代变局:变法运动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一)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普遍推行县治,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制定秦律,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④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
⑤社会风俗: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四、应对时代变局:变法运动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一)商鞅变法
(3)特点
①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②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④推行力度最大: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旧势力。
⑤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 基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四、应对时代变局:变法运动
(一)商鞅变法
(4)评价:
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封建化改革)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 土地私有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 县制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 专职官僚(流动)
社会管理:礼乐制 刑罚制
适应时代变局,推动社会转型
本课小结
西周
春秋战国
(争霸)
秦朝
(统一)
奴隶社会:
贵族政治
封建社会:
官僚政治
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过渡期
课后练习
1.(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2.(2021·重庆高考·1)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瓦解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
C
A
课后练习
3.(2023·高考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4.(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