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1: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破镐京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东周建立
春秋开始
公元前476年
春秋结束
公元前475年
战国开始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战国结束
公元前256年
东周灭亡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
注意:一般认为东周包含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
一部春秋战国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国家间战争史。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爆发了上千次国家间战争。所有的诸侯国和王国都反复卷入战争之中,现存的文献和文物记录了其中762次国家间战争。
——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春秋时期(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
(1)时间:
(2)春秋五霸:
(3)特点:
2、战国时期(因刘向所编《战国策》得名)
(1)时间:
(2)战国七雄:
(3)特点:
BC770-BC476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
争霸
BC475-BC221
齐、楚、秦、燕、赵、魏、韩(并存)
兼并、局部统一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西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公羊传· 桓公二年》
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左传》
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政治何变?
(二)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两幅图在少数民族数量上有什么区别?
(二)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各国社会
发展比较先进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频繁往来
密切联系
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
分布更加广泛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2)牛耕得到推广
(3)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战国铁犁
战国青铜牛尊
都江堰
战国铁农具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2)牛耕得到推广
(3)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1)冶铁技术出现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1)货币流通广泛
(2)中心城市涌现、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布币(韩赵魏通行)
半两钱(秦国通行)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重点探讨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
铁犁牛耕
生产力提高
公田抛废、私田开辟
生产力
土地制度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阶级关系
新兴地主、农民两大阶级
政治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一)变法运动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起来,但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
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变法的背景
(1)经济
(2)政治
(3)军事
(4)思想
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法家学说成为推行变法的思想武器
变法的必然性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变法运动
2、变法的结果
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诸侯国 统治者 变法
齐国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国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 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赵国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魏国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国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基础梳理
(一)变法运动
3、商鞅变法
(1)内容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积极性,顺应小农经济发展,增加税赋收入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思想控制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打击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一)变法运动
3、商鞅变法
(1)内容:
(2)性质:
(3)特点:
(4)影响: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①积极:(推动了社会转型)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
刑法严酷、赋税沉重、加重人民剥削与压迫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二)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争辩;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派就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问题进行争论
百家争鸣出现背景
1、含义:
2、背景
学习聚焦: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纲要上·12页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士阶层崛起,并受到诸侯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基础梳理
(二)百家争鸣
3、代表
(1)儒家
代表 时期 主张
孔子 (创始人) 春秋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核心观念:①仁,关爱他人
政治主张:②为政以德(民本);
③恢复周礼
教育贡献:④有教无类、整理六经
人性善、仁政(民本)
人性恶、隆礼重法
基础梳理
(二)百家争鸣
3、代表
(1)儒家
相关史料
子曰:“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摘自《论语》
孔子画像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
基础梳理
(二)百家争鸣
3、代表
(2)道家
代表 时期 主张
老子 (创始人 春秋
庄子 战国
世界观:①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哲学观: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朴素唯物论)
③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
统一的矛盾(朴素辩证法)
政治观:④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崇尚逍遥自由
不妄为,顺其自然
基础梳理
(二)百家争鸣
3、代表
(2)道家
相关史料
老子画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基础梳理
(二)百家争鸣
3、代表
(3)阴阳家、墨家、法家
学派 代表 主张
阴阳家
墨家
法家
邹衍
墨子
韩非子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以法治国,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提倡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及时期 代表阶层 主要思想
儒家 创立
发展
道家 创立
发展
法家 集大 成者
墨家 创立
孔子(春秋晚期)
孟子(战国中期)
荀子(战国末期)
老子(春秋晚期)
庄子(战国时期)
韩非子(战国末期)
墨子(战国初期)
奴隶主
封建地主
封建地主
奴隶主
奴隶主
封建地主
小生产者
“仁” “德” “礼”;“有教无类”;“畏天命,敬鬼神”,“性相近”
“仁政” “民为贵君为轻” “性本善”
“仁义” “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相对主义,消极避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主张政治变革“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性:
在治国理念上
在社会伦理上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在人生态度上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 为而治”;等等。
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韩非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庄子认为“性无善而无不 善”,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等等。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 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等等。
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基础梳理
(二)百家争鸣
4、意义
相关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智慧,不仅像乳汁一样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
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
思想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
响十分深远。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主张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制、改革思想对当今的法制国家有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诸子百家的现实意义
1.经济上
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
(1)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步没落。
(2)社会关系的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
(3)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的潮流。
3.军事上: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5.民族关系上:在频繁往来和密切练习中,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1.政治上
(1)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
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4.人心所向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的共同愿望。
5.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课堂小结
社会大变革时代
社会大转型时代
生产力提高
经济发展
旧制度崩溃
分封制瓦解
宗法制瓦解
井田制瓦解
礼乐制瓦解
战国变法运动谋求富国强兵
士的崛起
游说争辩
郡县制建立
官僚制建立
封建土地制建立
百家争鸣
新制度形成
1、(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选D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与材料所述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
实战模拟
2、(2021·全国甲卷高考·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解析】题干大意是:老子认为,没有了无为而治的道就要能依靠管理者的美好品德,若品德做不到完美就需要领导者有对他人的仁慈,领导者做不到仁慈就需要下属有忠实于事业和恩情的义气,下属没有忠诚义气就只好用行为规范来制约,而孔子认为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安身立命,要做到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二人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张都是对周礼的反思,看到了周礼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A项;
3、(2021.1·浙江高考·2)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解析】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人道有为,即“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学说,这一“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故选D项;庄子的“齐物”认为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荀子的“天行有常”指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没有突出人的地位,排除B项;“法古无过,循礼无邪”指效法古代不会有过错,遵循古时礼法不会有邪行;墨子的“非攻”指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排除C项。
4、(2021·山东高考·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儒家学派注重礼乐,认为全国各地用相同的乐则会上下达到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可见儒家认为乐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墨家学派则认为乐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而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作的事情,可见墨家是认为有乐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反映了儒墨两家的政治立场不同,故选B项;儒家和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所以主要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而不是文化取向方面的,排除A项;儒家和墨家对乐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治国之策的态度,而不是关于学术的观点,排除C项;西周时礼乐是用来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而不是个人生活态度,排除D项。
5、(2019·天津高考·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
【答案】
(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