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华一寄宿学校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8 15: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年级上册 02-04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历史组 课型:新授课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能描述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1、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掌握其背景、内容和意义。
2、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1、大化改新的性质。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穆罕默德对于伊斯兰教建立的贡献。
【学法指导】知识梳理、分析归纳
【知识链接】
唐使和留学生
日本古称倭国,唐代始改称日本。日本自汉朝开始和我国发生正式交往。《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日本派使者来中国,光武帝赠以印绶。这枚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近代已在日本九州发现。唐朝时候,日本发生“大化改新”,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日本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出现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风暴,有一船遇难,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因此到达唐朝人数最多的一次是594人。遣唐使组织完备,设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翻译、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音乐长、玉生、锻生、铸生、船匠、舵师、水手长、水手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遣唐使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玛瑙、水织等贵重礼品。1970年西安发现的日本“和同开”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唐王朝也回送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宝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著名的是晁衡。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设问导读
1.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________国家。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____世纪统一了日本。
________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________颁布改革诏书,___________开始了。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封建国家。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________;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的标志。
4.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________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5.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________,630年以后, 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________,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________年,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二、
1.大化改新
(1)背景

①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_____________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② 七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____________上台执政,颁布诏书,开始改革。
意义
是日本由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的标志。
2、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历史背景
1、六、七世纪初期,____________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2、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3、____________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2)伊斯兰教的产生
1、七世纪初期,___________开始在_______传教,创立了伊斯兰教。
2、_______,穆罕默德率领教徒从麦加出走,在_______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材料二 “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请回答:
①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都是按什么方式实行土地改革?
②从日本和中国的共同点可以看出日本是仿照那个国家进行改革的?
【学习小结】
【学习反思】
【当堂检测】
1.5世纪,统一日本的是
A.倭奴国 B.大和 C.日本 D.高丽
2.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A.中臣 B.孝德 C.明仁 D.德川
3.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 一世纪前后,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B.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C .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
D .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穆罕默德 B. 哈里发 C. 苏丹 D. 释迦牟尼
5.伊斯兰教元年是
A.622年 B.630年 C.632年 D.6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