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9.只有一个地球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19.只有一个地球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12: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9《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课题名 《只有一个地球》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熟读课文,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他们关爱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语言应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思维能力: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 审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目标 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4.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人类共同依赖的唯一地球,目前正面临严重的破坏。我们敬爱的地球母亲,亟需我们共同努力,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护持她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地球日和环保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1.教师:同学问,每年的4月22日我们会度过一个特别的纪念日,请问大家知道是什么纪念日吗? 学生:世界地球日 课件展示资料: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中国官方表示支持地球日活动。从此,我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1970年4月22日便成了世界第一个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举办,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世界地球日每年都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 “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和海报。 2.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设立这个纪念日的初衷吧。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怎么样称呼地球? 学生:摇篮、水球、母亲、家园…… 过渡: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的球体,他们发出来了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在于学生进行轻松而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水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一)初读课文 1.朗读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教师检查生字。同桌间互查,小组轮读。 (1)出示词语,学生轮流度,教师正音。 遨游 璀璨 矿产 恩赐 威胁 晶莹 裹着 摇篮 资源 慷慨 贡献 滥用 基地 目睹 和蔼可亲 (2)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读音,教师正音。 莹 裹 篮 蔼 资 矿 慷 慨 贡 滥 基 睹 过渡:在学习这些生字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字在发音和书写上需特别强调?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发音上要注意“莹”是后鼻音;“资”是平舌音;“篮”和“滥”是边音。书写上注意“慷”最后四笔是点,提、撇、捺,不要写成“水”;“裹”是形声字,中间的“果”要写得小一些、扁一些,与下面的部件穿插避让,以免整个字太长:“基”上面的部件撇捺摇舒展,包住下面的“土”。 (3)出示词语,学生朗读。 晶莹 包裹 摇篮 和蔼 资源 慷慨 贡献 滥用 基地 目睹 壮观 半径 有限 矿物 地质 无私 矿产节 制 开采 枯竭 毁坏 生态 设想 例如 破碎子孙 (4)出示词语解释。 遨游:漫游,游历。 晶莹: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文中指地球能够向人类提供的一切可供利用的东西。 慷慨:大方,不吝惜。 枯竭:(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文中指资源用尽。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映入眼帘:进入视线。 和蔼可亲:待人态度温和,让人容易亲近。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通过查阅字典、分析语境等方式,逐步理解并掌握生字和词语的含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1.自读提示: (1)抓住关键句来理解。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 (2)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小组内交流答案。 2.教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 学生:明确:文章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地球的美丽——“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资源有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地球是唯一的,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二)概括大意 1.教师:学生们结合文章介绍的四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主要写地球的外观,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主要讲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主要写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说明人类不 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主要写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师生合作,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课文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品读感悟 过渡:同学们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这是宇航员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资料说一说你眼中的地球 预设: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2)教师:课文中说“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作者为什么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了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人类成长。这样,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这样写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赞美之情。 朗读指导:在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要把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朗读中。 (3)第1、2自然段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①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数字)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优点:采用这些说明方法,更加准确、形象地写出地球的小。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请同学结合知识进行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一)提出问题,复习检查。 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知识的呢? 学生: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教师:通过读第2自然段“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一句我们能够感受到什么? 学生:这一句揭示了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呼吁人类珍惜和保护地球。 (二)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开看看在有限的地球,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有什么吧 1.教师: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个地球”。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问题: (1)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 学生:我从第4自然段知道有“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板书:自然资源——水、土地、生物、矿产 (2)文中哪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地球的慷慨无私? 学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无私、慷慨”都是人具有的品格。 (3)教师:自然资源形成过程怎么样?是无穷无尽的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课文在说明这一点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自然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不是无限的,我从课文中读到“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并且“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这里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教师:地球为人类无私的提供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资源,它是多么无私啊!从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地球无私养育人类,就像我们的母亲,这样的地球非常可爱。 2.过渡: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严重的伤害。面对这个“可爱的地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她?。 (1)教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找出相关语句。 学生:课文中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阐述,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人们“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为可再生资源“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教师:学生交流关键字词,感受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及严重后果。 学生:不加节制、枯竭、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生态灾难、严重的威胁。 (3)教师:“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中“本来”一词说明了什么 学生:“本来”一词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人类面临的危机。 (4)教师:大家在搜集治疗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和地球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呢? 课件展示资料: “地球生态超载日”指的是地球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承受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的极限日期。这个概念是用来描述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人类需要采取何种程度的行动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过渡:地球不但无私而且是唯一的,请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只有一个地球”中蕴含的情感。 (1)教师:结合旧知,来说说既然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离开地球,去别的星球上生活呢? 学生:在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中,我们学习过,天体出现人类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课件展示资料: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C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选自《宇宙生命之谜》 (2)教师:再从本文中找一找不能移居的原因。 学生:我从课文中找到“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教师:这句话中的“四十万亿千米”、“至少”让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四十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很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则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四十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既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4)教师:第7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反问,强调没有几个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居住,所以我们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深入解读,提炼主题 过渡:同学们,读第8、9自然段我们发现不论科学家怎样设想,这些假设实现都需要很久的过程。这个美丽、可爱、无私奉献的地球都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让我们一起体会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贵。 (1)教师:结合全文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宇航员用“可爱”和“容易破碎”来形容地球 预设:该论述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而且简洁而形象地概述了地球的特性,强调了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地球被誉为“可爱”,是因为它无私地滋养着人类和万物。此处,“破碎”一语通常用以形容易碎的玻璃或陶瓷等物品,在此则象征着由于多种原因对地球所造成的伤害,如文中提及的资源枯竭的危机。通过强调“同时”,突显了地球的双重性质:既有其可爱之处,亦存在易受伤害的一面。这警示我们,倘若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和“随意毁坏”资源,我们珍爱的地球可能就会遭受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教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理解“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这句话作为文章的中心句,鲜明地指出文章的主题,我们要保护地球,要保护地球的生态。 教师:各位同学,我们人类共同依赖的唯一地球,目前正面临严重的破坏。我们敬爱的地球母亲,亟需我们共同努力,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护持她的生机与活力。请同学们,怀着对地球母亲深厚的爱心,共同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字词分析和资料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太可爱、太容易破碎
课后作业 第一课时: 1.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我们新学校的大而美丽。 第二课时: 1.选择作业,课堂延伸。 (1)画一幅环保宣传画,配上一句环保宣传语。 (2)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树,或一块煤……,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3)搜集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读出情感。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教学反思 通过对完成《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深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堂课中,我试图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地球的唯一性、珍贵性以及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唯一的家园。 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展示地球的美景、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脆弱。同时,我也组织了一些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围绕“如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进行思考和交流,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 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在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有时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这可能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其次,我在讲述地球问题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使得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被他们真正理解和接受。 课堂教学建议: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首先,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我将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将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环保教育。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少年,为地球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