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青山不老 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20.青山不老 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12: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课题名 《青山不老》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熟读课文,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语言应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思维能力: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进行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审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体会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教学目标 学习理解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理解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出奇迹的。体悟老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巩固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晋西北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对比图片,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图片中出现的是晋西北地区,请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介绍晋西北地区的环境有什么变化。(课件展示资料:出示晋西北之前和之后的图片)学生:第一幅图片中晋西北环境恶劣,植被枯萎,土地贫瘠,风沙肆虐;第二幅图片中的晋西北环境优美、干净清新,气候宜人。 2.教师:同学们,为什么同是晋西北却有这样大的区别,是什么让如此恶劣的环境变成一片绿洲,让我们走进奇迹,走进第20课一-《青山不老》 板书:20《青山不老》 3.教师:同学们,一位八十一岁的老人,他从六十五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学生:“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教师:是啊,这位老人是怎样创造这样奇迹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这位老人。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起读读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采用图像导入方式,通过对晋西北地区变化的直观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其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逐步揭示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进行联合思考,并提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介绍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2.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粼粼 肆虐 盘踞 记载 高擎 铁锹 拄着拐杖 指名让学生读这些词语,师生评价,纠正。 3.教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课文叙述了一位位于晋西北地区的山村老农,他为了保卫当地的土地,投入了十五年的时间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最终成就了一片绿意盎然的青山。 三、再读课文,感受“奇迹” 过渡: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勾画相关语句,在旁边做好批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 (一)教师:同学们请分组讨论,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第一小组成员:分享创造的奇迹:改变了恶劣的环境。 (1)教师:你能从哪里感受到这个“奇迹”? 学生:我从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了奇迹:“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2)教师:从这一段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美丽、绿色、生机勃勃…… (3)教师:同学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美丽吗? 学生:不是 (4)教师:请学生们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过去的晋西北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这里“环境险恶”,我是从“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5)教师:其中最让你们感觉环境恶劣的词语是那个? 学生:是“肆虐”,这个词语是指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给晋西北地区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6)教师:这些环境恶劣的天气又真实的依据吗? 学生:“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课件展示材料 县志是指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人物传记、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综合记录。它通常由当地的学者、文人、官员等编纂而成,是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7)教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学生: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被吹到天上,更别说人了 (8)教师: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 学生:还有干旱、霜冻、沙尘暴等极端恶劣的天气。 (9)教师:出示前后对比图片,这是以前的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现在一片青山秀水,这真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 第二小组成员:分享创造的奇迹:创造了一片“绿洲”。 (1)教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课文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学生:“奇迹”是指非常罕见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了不起的奇迹”是指课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的“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教师:当你读到“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些数据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一位65岁的老人,是用怎样的毅力在十五年时间建设这样的绿色“长城”的,他的辛劳令人敬佩。 教师的:这一连串数字背后蕴含着老人十五年来的坚守,他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满山遍野的绿色。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带着对老人敬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板书:奇迹 第三小组成员:分享创造的奇迹:“绿洲”守护了土地。 (1)教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这份“奇迹”。 学生:我从第五自然段“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中体会到了这份伟大的奇迹, (2)教师:读完这段话,我们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如臂如股”“劲挺”的杨树、柳树,仿佛看到他们在山洪中勇猛的顶住凶猛的山洪。牢牢地抓住了淤泥。我感受到了树的勇敢与坚强也感受到了老人对植树造林的坚守与奉献。 (3)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树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这些大树生命顽强,有了这些棵树才抵住了山洪,保卫了我们的山林。 板书:奇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索答案的设计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过渡:正是老人十五年的坚守,把沙漠变成了绿洲。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二)教师:同学们请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1.晋西北的大环境的恶劣 (1)教师:刚才我们对比的晋西北的变化我们知道过去的晋西北是什么样的? 学生:环境恶劣。 课件展示材料: 晋西北地区的降水量极不稳定,常常出现旱涝灾害。在干旱年份,土地龟裂,河流干涸,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都面临极大的困难。而在涝灾年份,暴雨如注,洪水泛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除了这些直接的气候影响外,晋西北恶劣的气候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植被稀少,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这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难以自我修复,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恶劣程度。 (2)教师:读了这些资料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在当前严峻的环境条件下,这位身材瘦削、手持旱烟袋的老者,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植树造林事业已长达15年。他辛勤劳作,成功绿化了8条山沟,营造了7条防风林带,总面积达到3700亩,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显著贡献。 教师: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整个晋西北改变了环境,这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板书:环境艰苦 2.老人生活的小环境艰苦 过渡:老者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承受了大环境的严酷挑战,然而,他个人生活的小环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令人感慨的故事呢?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三自然段,从找到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什么样的。 学生:“81岁、五人离世、就剩一人、老伴去世”等这些词语发现这位老人孤独一人、生活的简朴与艰辛、同伴相继离世却依然坚持不懈、老伴辞世当天仍不懈植树、放弃享受晚年之福、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最终归宿、尽管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定不移。 板书:生活艰苦 【设计意图】:在对晋西北地区严峻的自然环境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我们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老人具体生活环境。这种做法对学生抽象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只有在对老年人所遭遇的自然挑战及其生活环境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悟到这些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长者。 四、奇迹延续,感悟精神 (一)体会"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1.教师:采访结束后,“奇迹”还在延续吗?你从哪里发现的? 学生:“奇迹”在采访后还在延续,因为老人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2.教师:十五年光阴荏苒,山坡已然披上了葱翠的绿装,而这位老者的青丝却已化作白发。尽管死神无情地带走了他的亲人,且正步步逼近他自身,然而他却坚守阵地,毫不动摇。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学生: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3.教师: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偏远的山沟,并准备将生命与郁郁葱葱的青山紧密相连。 4.教师:这个时候我眼中老人的形象怎么变成了什么样子? 学生:“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5.教师:关于文中提及的“另一种东西”,具体所指?“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这一表述又是什么意思?一位老农与山川共存或如日月般辉映,这在现实中并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文本上下文,理性探讨何种事物能够真正与山川共融、与日月同辉。 预设: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郁郁葱葱的青山,更传承了与环境艰苦抗争的不屈意志与坚定精神。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绿化家园、保护环境、恩泽人类的无私奉献,更是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崇高理念。这正是作者所阐述的“另一种东西”,这种精神将与自然山川共融,与日月星辰同辉。 板书:精神永存 (二)理解“青山不老”的意义 1.教师:那我们该如何理解课题呢?青山不老﹣﹣不老的是什么呢? 学生:不老的是青山,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世世代代常绿的。同时不老的是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 课件展示资料:对“青山不老”的理解 在本文中,“青山”一词,表面上映射了老人所创造的令人瞩目的奇迹,深层次则寓意着老人那高贵的人格与不懈的奋斗精神,正如青山的恒久与生机盎然。而“不老”的寓意,则是对老人虽然肉身会归于尘土,但他所栽种的青山以及其崇高精神将如同生命的接力,代代相传,永续不衰的深刻诠释。 “青山不老”构成了本文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为之注入了生动的图像象征,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而感人。此外,“青山不老”亦蕴含了作者对于“造林英雄”的感激之情、敬仰之心与美好的祝愿。故此,文章标题定为“青山不老”,旨在凸显这一中心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与深入思考,引导他们结合文本内容与现实情境,从而领会老人所具有的如同青山般崇高伟大的精神和宽广博大的胸怀。这一过程应悄然发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达到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目的。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教师:在了解完他的事迹后,你会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什么? 课件展示资料: 《青山不老》中的原型是高富,他是山西省神池县八角大队的造林专业队长。1967年,当时已65岁的高富,动员了陈壁、祁五满、王润五、宫二小、申忙、袁二喜6个老汉组成了老愚公造林专业队。7个老汉一条心,他们决心用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把八角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全部披上绿装。经过16个春秋的苦战,共造成片林7163亩,四旁植树7.5万株,先后绿化了3座沙梁、10条荒沟、7华里公路,使昔日荒山沟岔变成了一片林海。1983年7月,中共神池县委、县政府为他树立造林功臣碑,并立传写入县志。 预设:当我置身这片绿意,我的内心必然充满了对这位可敬长者的崇敬与感激。面对他持之以恒、将荒芜之地变成绿洲的非凡成就,我将献上我的一片敬意,这片绿意盈盈的土地,不仅是他辛勤劳作的辉煌成果,更是他无私奉献、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师: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治沙植树的故事?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补充资料: “治沙英雄”石述柱引领的武威防沙治沙事业 三北防护林里的“老愚公”81岁的曹扎娃 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石德荣 3.总结全文 我们倾尽双手之力,以生命之热忱,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不老的青山。这便是“青山不老,精神永存”的深刻内涵。这份精神必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基于文本,同时致力于突破文本的局限,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延伸与升华。此过程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表达技能,塑造积极向上且健康的情感态度,而且促进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实现教材和课堂的界限超越,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板书设计 20* 青山不老
课后作业 写一段与老人的对话,说一说你的感受。
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我深觉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内涵丰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朗读、讲解、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他们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与交流,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有时过于关注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还需要更加灵活多变,以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我将更加注重情感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力量。同时,我也将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