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三张图片,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会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感知事物的共性,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2)快速阅读教材,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是高中的入门课,也是比较抽象的一节课,通过不同的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集合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化抽象为具体,进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新设计
由于本节课是高中数学的起始课,而且概念较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决定从身边实例出发,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法指导方面,使教学过程活动化、学习过程自主化、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化,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过程,体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
3学情分析
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相对扎实,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认知情况来看,对于生活实例,他们的感性大于理性,抽象概括能力较弱,但是学生们富有好奇心,充满求知欲,愿意接触新事物.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因此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以引导,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富创造性.
4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自学指导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回顾小学和初中有关数集和点集的相关知识和生活中的PPT图片,启发引导学生找到三张图片的共同特征,并引导学生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
2.教师帮助学生修改所总结的定义,并指出: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2【活动】师生互动
1.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三张图片,找出图片的共性;
2.回归教材,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8个实例:
(1)1~20以内所有的质数;
(2)我国在1991~2003年这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某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的正方形;
(6)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
(7)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8)梁丰高级中学2015年5月入学的创优班高一学生的全体.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8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8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停的对象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注意:教师应该特别强调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 …表示.
活动3【活动】梳理重点
1.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 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高一新生中高个子同学;
(2)接近100的数;
⑶咱们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教师注意引导。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 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 是高一(6)班的一位同学,那么 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 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属于集合A,记作 .
如果 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不属于集合A,记作 .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常用方法是那些?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 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活动4【练习】例题分析
四.例题分析: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⑵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⑶.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例2.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⑵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变式训练:选择适当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 的因式构成的集合;
⑵“welcome to Beijing”中所有字母构成的集合;
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点构成的集合;
⑷非负奇数构成的集合。
活动5【测试】课堂训练
1.已知集合A={a,b,c}中的三个元素表示三角形 的三边长,
那么 一定不是 _;
已知集合A是关于x的方程: 的解集,
.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若A中只有两个元素,求a的值;.若A中只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
活动6【测试】课堂小结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4.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活动7【作业】课后评测
一、填空题
1.下列语句能确定是一个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著名的科学家;
②留长发的女生;
③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
④视力差的男生.
2.集合A只含有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0∈A; ②a A;③a∈A;④a=A.
3.已知M中有三个元素可以作为某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直角三角形;②锐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
4.由a2,2-a ,4组成一个集合A,A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1;②-2;③6; ④2.
5.已知集合A是由0,m,m2-3m+2三 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
6.由实数x、-x、|x|、及-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________个元素.
7.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π的正整 数;
②本班中成绩好的同学;
③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简单题;
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
8.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0,1,x,且x2∈A,则实数x的值为________.
9.用符号“∈”或“ ”填空
-_ _____R,-3______Q,-1_______N,π______ Z.
]
11.已知集合A是由a-2,2a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求a.
]
能力提升题:
12.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P中含有0,2,5三个元素,Q中含有1,2,6三个元素,定义集合P+Q中的元素是a+b, 其中a∈P,b∈Q,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多少?
13.设A为实 数集,且满足条件:若a∈A ,则∈A (a≠1).
求证:(1)若2∈A,则A中必 还有另外两个元素;
(2)集合A不可能是单元素集.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