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3* 现代诗二首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草地上花牛的悠闲自在。
达成评价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草地上花牛的悠闲自在。
学习重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草地上花牛的悠闲自在。
学习难点 感受作者的“巧思”,能体会到拟人手法的妙处。
学习资源 PPT
问题(任务)、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鸟儿或其他动物的诗歌?你能回想起来吗?2.看图说一说:图里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3.揭示课题4.介绍作者: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二、学习《秋晚的江上》1.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轻重来读出感情,要把重读放在重点词语上,如“鸟儿、倦了、驮着、头白、芦苇、红颜”。2.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3.品读文字,边读边想。(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是驮着斜阳回去。”“倦”“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景物之中。(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妆”“红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夕阳映红了芦苇的画面。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对轻松、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4.指导朗读。5.拓展阅读:朗读古诗《暮江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三、学习《花牛歌》1.朗读这首诗,又不懂的提出来。一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二读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三读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2.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草地上的花牛有哪些不同的活动?4.找出诗中的动词,说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的动作,体现了花牛怎样的生活。5.品读文字,边读边想。(1)“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天气晴朗、白云漫天的景象。(2)“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滴溜溜”形容小花牛的尾巴转得很快,传神地描绘出了花牛悠闲自在的情态。(3)“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落山时不知不觉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悠闲、恬静的意境。6.指导朗读。7.拓展阅读:朗读古诗《画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四、总结写法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体现景物的特点。如,一个“妆”字,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被斜阳染成红色的画面,既写出了斜阳下芦苇的颜色,又赋予斜阳人的情感(充满爱心地为芦苇上妆)。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搜集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一读,想象诗歌(小令)描绘的画面,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鸟儿归巢 驼着斜阳 秋晚的江上 秋江晚景图 双翅一翻 妆成红颜 草地里坐 草地里眠 花牛歌 草地里走 悠闲自在草地里做梦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