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16:1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分角色朗读中,精准把握并生动展现各角色的语气、语调和语态,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2.全面认识青蛙的生命周期,能够借助图片详细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
3.掌握动宾短语及相关句式的运用,能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分角色朗读时,准确捕捉并表达角色的情感与态度。
难点:
结合图片复述课文,同时灵活运用动宾短语和相关句式进行创造性描述。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字词句复习导入
1.快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关键字词及句子,为新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和句子,现在我们来个小测验,看看大家还记得多少。”教师随机抽取几个关键词和句子,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气氛活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也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了准备。
板书课题。
二、深入情境,分角色朗读
1.展示三句描述小蝌蚪成长的句子,引导学生用悠长而充满期待的声音朗读,感受时间的流逝与小蝌蚪的成长。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蝌蚪的世界,感受它的成长之旅。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蝌蚪,随着水流缓缓前行。”随后,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并展示三句描述小蝌蚪成长的句子,引导学生用悠长而充满期待的声音朗读。学生们沉浸在情境中,声音中充满了对成长的向往。
2.学生思考并回答小蝌蚪在旅途中遇到的角色,教师板书。
(1)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朋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2)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鲤鱼阿姨、乌龟等。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图。
3.深入分析小蝌蚪与不同角色对话时的心理状态。
(2)理解“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那种欢快和焦急的心情。
(2)图片引导学生做一做“游、迎、追”的动作,通过对比体会小蝌蚪心情的变化。
(3)“游过去”表明青蛙“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4)读第4自然段,试着用“披”“露”“鼓”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总结:
(1)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明小蝌蚪有礼貌,也说明鲤鱼妈妈是迎面而来的。
此时小蝌蚪的心理状态是疑惑。
“追上去”的急切
“看见妈妈叫”的惊喜
4.指导学生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来体现这些情感。
5.鼓励学生分组练习,模拟对话场景,随后进行展示,教师给予反馈与指导,强调除了语气语调外,还需注意角色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教师:“现在,让我们来一场角色扮演吧!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对话进行练习,注意角色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哦。”
三、图文结合,复述成长历程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2.全班共同总结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形成清晰的成长轨迹。
3.利用课后图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每幅图中小蝌蚪的形态变化,并尝试排序,说明排序理由。
4.指导学生运用特定句式(如“先……,然后……,最后……”)复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增强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5.展示青蛙妈妈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其外观特征,回归课文寻找相关描述,提炼动词并尝试造句。
6.学生运用所学动宾短语描述其他图片内容,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课堂总结,分享收获
1.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还学会了如何分角色朗读、如何复述故事情节以及如何运用动宾短语进行创造性描述。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