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讲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讲义(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05 10: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的描述
1.新知讲解
一、质点
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不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
例1.杭州将要举办2022年亚运会,为了迎接亚运会,许多运动员积极准备相关项目。在考查运动员比赛项目时,可把运动员当作“质点”是(  )
A.体操运动员 B.跆拳道运动员
C.举重运动员 D.马拉松运动员
变式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实际上就是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
B.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可视为质点
C.调整宇宙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把飞船视为质点
D.2018年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于12月11日﹣16日在杭州举行,在备战期间,教练员研究孙杨游泳动作时,不能把孙杨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即运动的绝对性.
(2)描述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
2.参考系: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做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填“任意”或“唯一”)的.
4.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可以不同(填“可以不同”或“一定相同”).
例1.发射到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定点后总是在地球赤道上某一位置的上空,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变式1.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变式2.一位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窗外,发现临窗另一列火车B正向西移动,又看到另一侧窗外的树木也向西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火车A”和“火车B”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
A.火车A向东,火车B静止 B.火车A向东,火车B向西
C.火车A向西,火车B向西 D.火车A向东,火车B向东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时刻 时间间隔
在时间轴上的表示 用点表示 用线段表示
类比 位置 位移
描述关键词 “初”“末”“时”,如“第1 s末”,“第2 s初”,“3 s时” 如“第2 s内”,“前3 s内”,“1 s到3 s内”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运动物体轨迹的长度.
2.位移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2)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4)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时间、温度、质量、路程等.
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
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
2.物体的位移等于两个位置的坐标变化,即:Δx=x2-x1.
例1.下列几组全是矢量的是(  )
A.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
B.路程、时间、位移
C.位移、时间、速度
D.速度、路程、加速度
例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我们下午3点20分出发,不要迟到
B.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
C.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世界杯足球决赛在今晚8时开始
例3.一个人晨练,按如图5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求:
图5
(1)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和路程.
变式1.如图所示,为有力支援武汉“抗疫”,空军在2020年2月2日凌晨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向武汉紧急空运795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58吨物资,上午9时30分全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对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运输机飞行时间时,运输机不能看成质点
B.在分析运输机着落动作时,运输机可以看成质点
C.“上午9时30分”指的是最后一架运输机的飞行时间
D.“上午9时30分”指的是最后一架运输机抵达武汉的时刻
变式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B.“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间隔
C.“物体在4s时”是指物体在4s末时,指的是时刻
D.“物体在第5s内”是指在4s初到5s末这一段时间内
变式3.如图8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图8
A. m, m B. m, m
C. m, m D. m,1 m
三.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2.表达式:v=.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 m/s或 m·s-1.1 m/s=3.6 km/h.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意义: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公式:v=.
(3)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2)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大小:当Δt非常非常小时,称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相等.
例1.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通过15m的距离,第5s内反向通过10m的距离.
求:(1)这5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后2s内的平均速度.
例2.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s后,再以速度v2同向匀速行驶相同的距离s,恰好行驶完全程,则此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v1+v2 C. D.
变式1.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0, D.0,
变式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同向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作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作匀速运动,且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作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作匀速运动,则两车比较(  )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无法比较
变式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在前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1m/s,在接下来的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2m/s.在最后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3m/s,求该物体在整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变式4.A、B、C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物体在10s内的位移相等
B.三个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三个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率相等
D.三个物体在10s内的路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