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18张PPT含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18张PPT含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2: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选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9课 千年古道上的文明对话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其他丝绸之路;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任务一:驼铃悠悠
——丝绸之路的概况和发展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狭义的丝路: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汉代丝绸,帕尔米拉古城(今叙利亚地区)出土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新疆和田出土
广义的丝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二)丝绸之路的概况
长安
欧洲
非洲
漠北、南西伯利亚
欧洲或小亚西亚
长安、成都
西亚
中亚
东南沿海
朝鲜日本
北非
西亚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二)丝绸之路的概况
思考1:思考广义丝绸之路的特点
史料C.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新疆和田玉
史料B.中国北方与境外地区的文物比较表
史料A.广义的丝绸之路概况图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二)丝绸之路的概况
思考2: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
“案谓西域险,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
——《史记索隐》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三)丝绸之路的发展
发展受阻
兴盛时期
——根据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内容绘制
①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②宋元时期,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
③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三)丝绸之路的发展
思考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上升的原因
材料一: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海上航路日益发达。
——摘选自杨希义主编的《中华人文自然百科·历史卷》
材料二: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具有重要意义……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政治上:少数民族政权隔断陆路交通;政府重视并鼓励对外贸易;世界范围内海陆联系日趋活跃
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科技上: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历史上:海外贸易的传统
优势: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
任务二:交流互鉴
——丝绸之路的影响和传承
二、丝绸之路的影响和传承
(一)丝绸之路的影响
材料一:伴随这阵阵悦耳的驼铃和漫天的黄沙,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来到中国,葡萄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葡萄最早为古埃及人栽培,后来被传到地中海沿岸。《史记》中“葡萄”写作“蒲陶”,就是希腊文Botrus的音译。当时中国不仅引进葡萄,还带来了葡萄酿酒技术。石榴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历史。
——摘编自李兰芳《地图上的中国史》
材料二:
B.16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根据
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软胎油-醋瓶
A.波斯人模仿明朝青花瓷制造的釉下彩青花陶壶
C.17世纪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
1.商贸往来之路
二、丝绸之路的影响和传承
(一)丝绸之路的影响
2.文化交流之路
材料三:
材料四: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度的数学等也都由阿拉伯商人频繁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伊斯兰教,也带来了阿拉伯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
——摘编自《世界通史纲要》
【回顾】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佛教的发展史
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石窟艺术代表——云冈石窟
二、丝绸之路的影响和传承
(一)丝绸之路的影响
3.民族交融之路
材料六:昔者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迪,胡舞;京师贵戚,皆竞为之。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五:仅隔一两代,这些胡人的子孙就开始以诗书为业,倾心科第,甚至以礼教自居了,其文化取向和心理认同已完全等同于中原汉人,其间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李鸿宾《论唐代宫廷内外的胡人侍卫》
二、丝绸之路的影响和传承
(一)丝绸之路的影响
4.和平交往之路
材料六: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率庞大的商贸舰队,满载丝绸锦缎、四书五经、名家绘画等中国物产,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波斯湾、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秉持儒家“以德服人"的仁政原则和“厚往薄来”“不欺寡,不凌弱”的和平外交宗旨,体现明王朝“四海一家广示无外”的中华人文情怀与“和顺万邦的远大政治理想,开启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新征程。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早期传播》
探究活动:畅所欲言“我眼中的丝绸之路”
材料: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所著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他认为,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及沿线区域)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下表为该书的部分目录:
从材料中至少提取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运用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以“丝绸之路是一条( )路”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完整,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二)丝绸之路的传承
2013年,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中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横跨天山的中吉乌公路,征服帕米尔高原的中塔公路,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就是当代的“丝路”;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不绝于途的货运汽车,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就是当代的“驼队”;寻觅商机的企业家,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上下求索的留学生,就是当代的友好使者。
——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思考】结合历史上丝绸之路,你觉得今天“一带一路” 有何价值?
(二)丝绸之路的传承
素养落实
作业布置
学习扩展(教材第54页)
第一个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近代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中,外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扮演了重要角色。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相关活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