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交互性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有哪些文化?
文化之间
如何交流?
如何传承
与保护?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多样性
传承性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陕西出土二枚罗马金币
和一枚波斯银币
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西汉时期)曾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观众都在观赏这件华美的长袍。经考证,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长安。
中外文明之间存在着一条贸易之路……
导入:
选必三 第四单元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千年古道上的文明之旅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的开辟;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课程标准:
一、 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一)丝绸之路
1.概念: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中国》
请结合下面图示给丝绸之路下一个定义。
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地位: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狭义的丝路
2.原因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选必三》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军事政治推动
商业诉求(经济)
传道弘法(文化)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一)丝绸之路
3.概况及意义:张骞两次出使,“凿空”西域(表格)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出发时间
意义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联合乌孙东返伊犁河谷,遏制匈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①政治:使汉朝了解西域的具体情况,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②经济: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促进了物种的交流;③文化: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象征。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之交通西域称为“凿空”。如何理解?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一方面,丝绸之路贸易路线虽然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已存在,但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路线,而且断断续续,不大为世人所知。
另一方面,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其前后的丝绸之路交通和贸易,无论在规模、稳定性还是影响力等方面,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体味张骞通西域之艰辛
(一)丝绸之路
4.发展:
(1)开辟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①东段(汉代开辟):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
②中段(汉代开辟):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③西段(唐代开辟):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一)丝绸之路
4.发展:
(2)衰落:
①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②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
丝绸之路的发展与衰落
请分析 “丝绸之路 ” 的兴衰主要受哪些的因素影响?
①政治:政局是否稳定
②经济:经济、国力状况
③外交:政策是否开明
④交通:交通是否畅通发达
⑤……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狭义的丝路: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广义的丝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草原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海上丝绸之路”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作用:促进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内地与边疆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2.“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1)路线:关中平原入蜀→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发展:①汉武帝根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探索。
②唐宋时期,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
(3)地位:它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3.“海上丝绸之路”
(1)形成过程:
时期 内容
西汉
宋元 条件
路线
影响
明朝
开始管理海外贸易,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频繁。
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交易枢纽。
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一、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不差,生死系矣。
——【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 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问题探究:根据所学结合材料,试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政治: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交通; 政府重视对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
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发达;
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优势:陆上交通运输瓷器易破损、不安全、运量小,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
材料一 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知识归纳:
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丝绸之路
丝路 兴盛衰落时间 起点 途经地 终点 主要货物 主要意义
陆上丝绸之路 汉唐——明清 长安 西北、中亚 欧洲、非洲 丝绸 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文化交流
草原丝绸之路 宋元——明清 漠北、南西伯利亚 咸海、里海北 欧洲、小亚细亚 民族迁徙
西南丝绸之路 汉唐——宋明之后 长安、成都 四川、印度 中亚、西亚 茶、马
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明清(闭关前)——鸦片战争后 中国沿海 南海、印度洋 西亚、北非、朝鲜日本 瓷器
起源早,历史悠久;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
特点?
路线多;陆路为主→海路为主
以和平交往为主
覆盖面广;
重经济、互利互惠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观看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商路上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有什么?
中 国
西
方
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四大发明等
古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
铁器
丝绸
漆器
四大发明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
1.科技之路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2.商贸之路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生命线。
漆器
铁器
丝绸
瓷器
核桃
良种马
香料
宝石
玻璃
苜蓿
石榴
葡萄
胡豆
胡瓜
中 国
西
方
西
方
中 国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中医药(炼丹术)等知识
宗教、杂技、魔术、音乐、舞蹈……
中 国
西
方
东西方文化交流遍及音乐歌舞、天文历算、文学语言、服装服饰、生活习俗、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炼丹术
摩尼教
伊斯兰教
3.文化之路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思想文化交流
内容 交流概况
宗教
艺术
中医药
①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
②继佛教之后,祆(xiān)教(波斯国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友谊之路
人们将丝绸之路与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并称为打通世界的两大要道。但后者时常伴随的血腥征服和殖民掠夺。丝绸之路并没有成为中国借以对外侵略扩张的通道。相反,它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见证了不同经济体系的独立并行与遥相呼应,成就了中华、印度、巴比伦、阿拉伯、希腊罗马等文明的交流融合。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时空特点:
探究:通过所学知识,提炼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②具有阶段性
①交流内容广泛:以物质、技术与文化交流为主;
②文化上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
西亚北非的陶器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亚、西亚的服饰饮食等对隋唐社会产生影响。
③交流方式:和平交流(贸易、宗教)
①时间长,历时千年,范围广。
前期以陆路为主,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前期主动对外开放;后期自明清起,逐渐走向自我封闭,实行有限度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
(2)交流特点: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思考】根据视频及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1)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①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丰富了双方物质文化生活;
②沟通了东西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各自生产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③推动了欧亚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认知和文化交融,加强了各国友好往来。
(2)对中国的影响:
①经济:农作物、畜牧品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国的物质生活;
②文化:佛教、基督教、亚中亚的音乐舞蹈艺术等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华文化;
③社会生活:影响了我国的饮食结构,扩大了食物来源。
二、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三、传承之路——丝路精神的传承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三、传承之路——丝路精神的传承
三、传承之路——丝路精神的传承
【思考】结合历史上丝绸之路,你觉得今天“一带一路” 有何价值?
(1)对中国:
①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
①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②有利于各国消除分歧,增进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本课小结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商贸之路——商路的开通
文化之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传承之路---丝路精神的传承
其他重要商路
丝绸之路(陆上)
“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物质和技术交流
思想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