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 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 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3:5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村落
集镇
城市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村落的产生
01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地面
筑屋
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2、村落的产生
农业的出现,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
(2)表现:
(1)原因:
半坡遗址聚落复原图
公共墓地
窑场
居住区
壕沟
探究
房屋、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组成:
选址:
1、接近水源 2、交通便利
3、地形平坦 4、土壤肥沃
2、村落的产生
(3)影响:
①为人们的_________和_______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②为人们进行_________提供了便利
③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_____的依赖
④提高了_______
⑤有利于_________的发展
材料:耶莫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位于伊拉克北部,有21座房屋,每座房屋有好几个房间,房间内有炉灶和地窖。
定居、繁衍
防卫
集体活动
自然
生活质量
农业生产
集镇的出现
02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形成:
社会分工及手工业发展的推动
古代集镇的雏形
商人的出现和手工业
聚居地的繁荣
一定地域内经济中心
维护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
形成集镇
1、集镇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中国古代的集镇
①原因
为军事目的而设
②表现
a两宋时期: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
b元朝时期: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c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③影响
材料:到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大批市镇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明中期以后,还出现了专业市镇比如景德镇居民以制瓷为业,盛泽镇居民以蚕桑为业。到清代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等。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a沟通城乡,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联系
b推动农村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广东佛山镇(手工业)
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
江西景德镇(瓷器)
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
城市的产生
03
“城”——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区 ;
“市” ——商品交换的场所。
城市的产生
1、概念: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
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早期城市
①两河流域的城市: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巴比伦城遗址
材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3、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
1.布局工整
2.突出王权
3.体现礼制
4.强调等级与尊卑
中国古代的城市
西方古代的城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
城市建设的标准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1)代表:
(2)表现
古希腊:
古罗马:
欧洲中古时期:
世界各地的民居
04
流落荒岛,如何求生?
1、影响民居的因素
(1)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2)社会经济水平
(3)文化习俗
2、两河流域的民居
①建筑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和木材。
②布局: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
结构都是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2)特点
(1)自然环境:
3、古埃及的民居
(1)建筑材料: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
(2)特点: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
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
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4、中国古代的民居——远古时期
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①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②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4、中国古代的民居——先秦以来
①设计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②布局
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③结构
木构抬梁结构。
4、中国古代的民居——明朝
①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窑 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
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四 合 院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干栏式竹楼
土楼
傣族干栏式竹楼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尖顶利于散水。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一个特点是特点造型大,大的土楼可住七八十户人家,四五百人。第二是聚族而居。第三是防御功能。
湘西 凤凰古城
山西 平遥古城
江苏 乌镇
贵州 千户苗寨
思考:影响民居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古代民居有哪些特点?
因 素
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习俗
国家制度和政策
特 点
体现等级观念。
讲究对称,主次分明。
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风格多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明显。
5、西方古代的民居——古希腊、罗马民居
(1)民居的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
(2)建筑材料: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3)建筑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4)古罗马集体住宅:原因、表现
6、古代北美的民居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2)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
从事耕作,两三年后迁徙到别处;
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
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