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 城市化进程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说课设计
目录 contents
五
三
四
二
一
教学 方法
教学 反思
教学 过程
教学 目标
教学 立意
教学 立意
城市化的演进
居住条件的改善 基础设施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教材分析
教学
立意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 修2 第三课 坚持新发展理 念 ·新型城镇化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 化进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下)》世界近现 代史
《中外历史纲要 (上)》中国近 现代史
选修必修 关联
选修必修 关联
跨学科关联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 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 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一是重点阐明居住条件和环 境与民居的关系;二是了解古代民众的居住问题;三是关 于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解读》
教学
立意 课程标准
和合共生共命运
偕异相行终致远
教学
立意 单元主题
人居环境
中国
(上海)
同向异程 异路同求
英国
(曼彻斯特)
城市化的进程(同向)
农业乡村社会→工业城市社会
以人为本 和合共生
课时主题
教学 立意
瑕:城市化的 问题
瑜:人居环境 改善
异路同求
异程
异程
教学
目标 素养目标
运用一手、二手史料以及文字、
图片、视频等不同类型的史料,创设 案例情境,进行问题探究;以问题为 导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合作讨论, 并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 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
能够从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中 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 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能够将城市化置于特定的时空框 架下加以概括和考察,以近现代以来 的英国曼彻斯特和中国上海为例,选 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 合、比较。
能够从唯物史观特别是生产力发 展的角度认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 看待城市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一是重点阐明居住条件和 环境与民居的关系;二是了解古代民众的居住问题;三 是关于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 版2020年修订)解读》
教学重点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和问题。
教学
目标 重难分析
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成因及影响。
授课对象:高二历史班学生
优势
不足
知识储备 对中外历史纲要和政治、地理 学科有整体学习,具备一定的 基础知识积累
知识体系尚不健全,对部分内容 缺乏深入理性的认识,需要教师 进行归纳和分析
学习能力 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和思考意识,具有一定的史料 分析和探究学习能力
生活经验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 合作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加强,需 要教师引导和组织
素养水平 主要集中在水平1、2,少数达 到水平3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到水平3、4
教学
方法 学情分析
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 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 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 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在添做加 学,进行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的 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 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使学 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标
教学
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
学案导学 情境创设 问题导向 活动设计 归纳总结
学法
自主预习 问题探究 史料分析 小组活动 教学评价
》
社会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回顾所学,构建单 元知识体系;以曼彻斯特和上海的图片 引入本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 过程
复习导入
教学 过程
(一)曼市:工业引领 世界烟囱
(二)上海:因势而兴 东方巨埠
一、同向异程:城市化的进程
学习任务一: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 城镇地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
设计意图:联系地理学科知识,解读核 心概念,强调城市化与人类生活方式的 密切关系,从而为课程开展奠定基础。
概念解读:城市化
教学 过程
设计意图:创设案例情境, 置身18世纪后期的曼彻斯 特,激发学生思考其城市 化的因素,引出后面的问 题探究。
(一)曼市:工业引领 世界烟囱
案例分析:阿克赖特纱厂
左图一:阿克赖 特的水力纺纱厂 (油画)
左图二:布里奇 沃特街区
教学 过程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 通过对文字、图表材料的 分析,认识以曼彻斯特为 代表的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问题探究1】结合教材 内容和所列材料,回答 以下问题。
问1-1:概括推动曼彻斯特城
市化的有利因素。问1-2:说 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问1-3:分析近代以来英国城
市化进程的特点。
(一)曼市:工业引领 世界烟囱
教学 过程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 通过对文字、图表材料的分 析,认识以上海为代表的中 国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 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素养。
【问题探究2】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列 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问2-1:概括推动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问2-2: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问2-3:说明1978年以后上海迅速发展的有 利条件。
(二)上海:因势而兴 东方巨埠
教学 过程
材料六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进入上海,7月7日,上 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特别市政府积极推进都市计划,希望通 过对上海城市控制权的重新确立,将城市从租界为主导的局 面中解脱出来,通过城市和市政建设,使广大市民对新的权 力中心和主导文化产生认同,感受到新的政府有能力带领华 界缩短与租界的差距,而且能够最后将之取代,并在世界上 领先。 上海特别市政府组织当时的城市规划、建筑及各方面专 家制定了一个“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 ”,然后又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大上海计划 ”,为上海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大型的 总体发展规划。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编著《海上华章: 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
设计意图:创设案例情境,置身于当时的上 海,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特殊环境及 其曲折性。
(二)上海:因势而兴 东方巨埠
案例分析:“大上海计划”
教学 过程
材料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是工业化的结果,这一类型完全是自发形成的,并逐步 趋于成熟。东亚现代化模式的特征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突入,东亚被卷入世界巨变的大潮,开 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世界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变的过程,也即从自身衰败化、边缘化 与半边缘化,走向革命化和现代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在西欧,近代生产型城市是从工业村庄孵化而来,“工业村庄→工业城镇→工业中心 ”的城市 化过程与“农村人口减少→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同步 转型并行不悖,具有原发性特征。中国具有赶超型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尤其是其生产性城市发端于 传统行政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为了赶超先进国家,在政府主导下,集中主要资源和财力于大城市 和工业的发展,形成“城市偏向 ”和“工业偏向 ”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大城市的优先发展,导致区 域失衡,内需不足。这与西欧国家现代城市的自然演进有所不同。
——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结合中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设计意图:将此前对中西方城市化进程的分析与学术观点相结合,鼓励 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并且为后面对中西方城 市化进程中的不同问题的探讨做准备。
观点探究
教学 过程
小结: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同向:农业乡村社会→工业城市社会
异程:国情不同,进程有别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二)破局:以人为本 和合共生
二、异路同求:城市化的追求
学习任务二: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 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教学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过程
设计意图:视频材料 激发学生兴趣,形象 展示城市化对于两座 城市面貌的巨大改变, 引出探究活动。
【播放视频《伦敦、上海双城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 自主概括归纳的能力, 突破课标要求,认识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 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 活环境的改善。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问题探究3】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教学 过程
组别 问题
解决方案
曼彻斯特 组一
组二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代表曼彻斯特和上海,结合下列材料,指出城市 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材料八 1961~1981年,因过于拥 挤,(曼彻斯特)人口大量外迁,老 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 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 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 《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教学 过程
教学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过程
2021年上海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表来源《上海统计、上观新闻》
上海人口结构图 ——图表来源《上海统计、上观新闻》
组别 问
题
上海 组一
组二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下小组合作形式 探究问题,认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 中人们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自主探究的能力,突破课标要求,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过程
从2007年开始,英国政府一手扶持打造的 “英国媒体城 ”就落在曼彻斯特的索尔福 德地区,女王亲自剪彩。BBC、ITV等十多 家媒体公司入驻,除此之外还有约 40 家 公司提供各种与媒体相关的服务。媒体服 务业为曼彻斯特未来可能出现的强劲经济 增长提供了很高的预期。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案例分析:曼彻斯特的媒体城
教学 过程
媒体城布局图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示意图
社区服务智能导航
设计意图:以案例形式形象地说明城 市治理方式创新对于解决城市化问题 的有效性,验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成果, 并引出下面新型城镇化的相关内容。
(一)识局:瑕瑜互见 各有不足
案例分析:上海“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教学 过程
设计意图:视频材料展示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 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自 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 (二)破局:以人为本 和合共生
过程
播放视频《新型城镇化十年成就》
材料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战略指引下,我们要 ,接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程振波《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指引下的新型城镇化》
材料九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 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耦合。 城市化 以人为本,和合共
更加注重“ 以人为本 ”,支撑人口规模巨大的生现”代 追。求,体会中国式现
(二)破局:以人为本 和合共生
更加深入地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问题的中“国智慧,总结得出
“城乡互动 ”,适配全体人民共同 富代裕化的 。城镇化的伟大创
,衔接物质文明和精神举文,明 现情代怀化素。养。
设计意图:感悟解决城市化
教学 过程
“品质内涵 ” “生态为基 ”
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
设计意图:从历史课堂回到家乡建 设,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提升 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承担家乡发展 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歌曲播放:《半城山半城水》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呈现简洁、清晰的纲要式板书,体现本课结构。
} 评价维度:城市化的追求
· 发展维度:城市化的进程
密切联系
异路同求
同向异程
1.本课以曼彻斯特和上海作为典例,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进 程,但这两座城市并不能完全代表世界。请以一座其他地区的城市
(如非洲、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研究对象,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了解自己家乡城市(芜湖)近年来的新变化, 并为自己家乡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要求:图文并茂、实际可行、
观点明确、表达清晰)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研究的视角,并利用乡土历史加 强学生对城市化的认识,塑造家国情怀。开放式作业提升学生的历 史学科综合素养,体现学科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借助学业质量水平这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工具,实施覆盖 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评价活动,实现评价的科学性、持续性 和有效性,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价
收获
思考
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根据课标、教 材和学情凝炼单元、课时主题,再围绕 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比较合 理的教学体系;
问题引领,逐层推进:在单元和课时 主题引领下设置问题情境,运用多种史 料,引导学生逐层思考探究,教学环节 整体流畅自然,教学方法比较适宜;
以生为本,素养渗透: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最后基 本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统筹教材内容和大单元教学 主题之间的关系,对于教材内容的重 构和取舍还需进一步探索;
如何选取有价值的史料设计有层 次的问题和活动,以更加契合深度学 习的要求,更有效的发挥学生自主、 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如何更加有效的获取教学评价结 果,适时调整教法学法;教师还需要 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适 应教学环境的新变化。
教学
反思 教学教研,一直在路上!
敬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