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中孕育统一的时代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中孕育统一的时代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5: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 5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中孕育统一的时代
部编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明重点 备热词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概况、评价。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融 命题趋向预测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复习的重点在于理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并从总体上把握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演变、民族交融的发展、江南的开发和文化特征等主要内容
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士族专权、江南开发、区域经济、民族交融、孝文帝改革、庄园经济、佛教、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魏晋玄学建安文学、魏晋风度、王羲之、书法艺术、《齐民要术》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3 辽宁·3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
湖南·3十六国的出现与北方民族交融
北京·16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魏晋隋唐) 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
重庆·2法律儒家化
2022 北京高考·2·两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
海南高考·3·西晋时期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广东高考·20·北魏孝文帝改革
2021 【甲】45·孝文帝改革 【乙】25·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乙】47·历史人物评价——冯道 福建高考·3·三国时期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浙江高考(6)·25·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
广东·2·魏晋时期相权转移
2020 【Ⅲ】25·东汉屯田制 北京高考·2·魏晋民族文化交融
2019 北京·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魏
隋朝统一
南朝(420-589)
(266-316)


383年淝水之战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时空定位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和孕育大一统时期。
宗室争权:八王之乱
五胡內迁,永嘉之乱
(民族矛盾)
衣冠南渡
1.八王之乱: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五胡趁虚而入。
2.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3.永嘉之乱: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 (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4. 衣冠南渡:一般初指 :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分别是 第一次:西晋末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第二次: 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依然定都 江宁府(今南京),建立南唐。第三次: 北宋末,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今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一本通》P26-28
【任务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从历史发展的时空演进角度而言,有什么特点
1. 分裂为主,但是有过统一;分裂中蕴含统一趋势
2. 统一的基本方向为自北向南
3. 民族交融与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对南方开发有重要作用
5 .北方政权更迭过程中有不少少数民族政权,南方政权以汉族政权为主。
政权更迭下的制度创新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士族崛起、门阀政治
3.中央官制:三省体制
4.地方制度:州-郡-县
5.法律制度:律令儒家化
6.土地制度:屯田制、均田制
7.户籍制度:黄籍、白籍与土断
8.基层管理:三长制
9.赋役制度:租调制
【任务二】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利用下列图示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实。
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1)背景:
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察举制下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2)确立:220年魏王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
(3)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
(4)标准:
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
吏部授官
共研主题1:制度创新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一本通》P28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新坐标》P39 获取解读信息——从“德才”到“门第”的九品中正制
史料一 史料 九品中正之制,各州郡皆置中正,品评其本地的人物……九品中正最大的弊病就是中正都是本地方人……于是所选举的,总不外乎这一阶级里的人。就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种制度,与两晋南北朝的门阀阶级,是很有关系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主观目的: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客观效果:中正官由本州郡世家大族担任,造成重门第轻才干的局面:世家大族执掌官吏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探究:根据史料,说明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主观目的及客观效果。
《新坐标》P39 史论拓展: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汉末察举制逐渐演变,到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官只看家世门第,导致门阀士族垄断重要官职。他们又互引姻亲为援,形成门阀贵族阶层和一整套的特权制度。
2. 士族专权与门阀政治——特权阶层操纵政治(《新坐标》P36、教材P28)
中国自秦汉以来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因此这种门阀与皇权共治的局面是反常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偏安南方,士族壮大)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东汉以后
士族兴起
(经学取士,察举营私)
曹魏以后
士族壮大
(九品中正,门第垄断)
西晋以后
士族雄厚
(政府承认,士族特权)
东晋
门阀政治形成
(掌握军政,把持大权)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庶族: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东晋后期至隋唐
门阀政治渐趋衰落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新坐标》P38 获取解读信息——士族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
史料一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
——摘自《颜氏家训·涉务篇》
史料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②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上:与庶族保持严格界限。
④文化上:崇尚清谈,擅长文艺。
探究: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士族的特点
《新坐标》P38史论形成
(1)消极:
①政治: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威胁皇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②经济: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积极:
①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客观形势使得士族地主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②民族关系上,士族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数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任务三】士族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门阀士族制度的评价。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3.(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4.(2014·海南高考·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B
B
5.(2023·广东卷·3) 表1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D
【例题】南朝时期“寒门掌机要”现象较为普遍皇帝以原中枢机构三省的下级官吏参政,下级官吏出身寒人,他们入呈奏事,出宣诏命,参预机密,总国内机要。这一现象说明( )
A.宗法分封制度的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九品中正制遭到废除 D.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
D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三省制 渊源 尚书令(西汉)→尚书台(东汉)→尚书省(魏晋南北朝)
职责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和行使权力
影响 ①加强了君主集权;
②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尚处于初创和试行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体制
3.三省制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6.(2021·广东卷·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B
7.(2022·广东高考·3)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D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2.(2023·江苏高考·3)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 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 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 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 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B
8.(2021·河北高考·3)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C
9. (2023·重庆高考·2)北魏兰陵长公主遭驸马刘辉殴打致流产,朝廷就如何判处刘辉展开激烈辩论:一方以尚书省官员为代表,坚持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以杀子罪判处四至五年徒刑;另一方则是代表灵太后意志的门下省官员,主张以谋反大逆罪判处死刑。最终皇帝下诏支持门下省意见。这一判决表明( )
A. 男尊女卑传统被打破 B. 法律儒家化过程曲折
C. 皇权受门阀士族威胁 D. 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
B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新坐标》P39 史论拓展
法律: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表现)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原则)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选1 P47)
律令儒家化
以经注律、以经释律
儒家伦理纲常法律化
《一本通》P28
6.户籍制度
西晋:“黄籍”
东晋:从“黄白分籍”到“土断”
“白籍”—维护南渡士族特权
“土断”—国家与士族争夺人口资源
7.基层治理
北魏孝文帝改革:
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宗主都护制”:五胡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及一定的武装力量。北魏自拓跋焘统一北方后,无力改变这一现状,于是承认这些宗主的既有利益为合法,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宗主督护制对维护基层治安有一定作用,但由于豪强地主趁机隐瞒其控制的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新坐标》P37.5社会情境——三长制的推行
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加强地方治理;
加强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增加政府收入
政权更迭下的制度创新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政治分裂中的经济发展
1.北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
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士族崛起、门阀政治
3.中央官制:三省体制
4.地方制度:州-郡-县
5.法律制度:律令儒家化
6.土地制度:屯田制、均田制
7.户籍制度:黄籍、白籍与土断
8.基层管理:三长制
9.赋役制度:租调制
1.江南的开发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新坐标》P40 探究论证观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史料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势低下潮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锄草的工具)”。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摘编自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经济发的历史进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历史进程:汉朝时,江南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南朝时,江南成为稻米之乡;至唐时期,长江流域山区得到开发。
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大量南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一本通》P30
14.(2016·海南单科·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15.(2014·重庆高考·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D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B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任务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特色。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发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三:都下佛寺五百余,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南史·郭祖深传》
材料四:“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固吝山泽”。
——《晋书 刁协传》附《刁逵传》
(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加强。
知识补充
概念解析:寺院经济
含义 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
原因 ①佛教广泛传播;②统治者的支持。
概念解析:坞堡经济
指在战乱时期,贵族在自有田地上建立起防御极高的坞堡,在内部实现自我供给,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具有军事防御性和豪族色彩的管理体系,是耕战结合的组织。
佛教庄园里耕种的农户称为“佛图户”
《新坐标》P50 .2学习情境——寺院经济与反佛运动
①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广占田宅,侵夺百姓;
②依附农民大量增多,且不在户籍,影响了国家税收和小农经济发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出现多次灭佛运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寺院经济危机封建统治基础。
其他影响:③加重农民的负担;
④寺院经济的发展,为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0. (2021·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11.(2016·海南高考·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A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A
13.(2020·全国Ⅲ卷·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D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知识补充:屯田制(土地国有制)
含义:源于西汉,主要实行于曹魏,为解决军粮供应的困难和安置流民,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的田租。
分军屯(士兵屯田,一边戍守,一边屯田)和民屯(在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上,由国家直接派官员管理而不受郡县官员的管理,按照军事组织的方式,强征佃农开垦耕种,收成按照四六或者对半分给国家。)
特点:①寓兵于农,兵农合一;②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
影响:①缓和了社会矛盾;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③屯田制剥削较为严重,后期引起了屯田的军民的反抗与逃亡。
【补】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
A.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 B.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 D.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表明典农由专管屯田的农官变为地方行政官员,屯田区和郡县一样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C
西晋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到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南北对立下的民族交融
1.边疆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内迁;
2.中原汉族人口外/南迁。
政权更迭下的制度创新
政治分裂中的经济发展
1.北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
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士族崛起、门阀政治
3.中央官制:三省体制
4.地方制度:州-郡-县
5.法律制度:律令儒家化
6.土地制度:屯田制、均田制
7.户籍制度:黄籍、白籍与土断
8.基层管理:三长制
9.赋役制度:租调制
魏晋墓葬壁画耕牛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齐校书图
由跪坐转变为垂脚落座
1. 民族交融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西晋颁给内迁
少数民族酋长的
“晋归义羌侯”印文
时期 民族交融大事记
三国 吴、蜀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西晋 永嘉之乱、五胡内迁、北民南迁
东晋 衣冠南渡、北民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十六国 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政府政策
民族迁徙
经济交流
民族战争
统治者改革
民族交融的表现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特点:①以汉化为总体趋势;②民族交融的内容具有双向性;
③方式具有多样性; ④肯定以往成果。
途径/方式
《一本通》P29
选1 P63
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选3 P36)
北民南迁影响:
①江南经济开发
②耕作技术南传
③门阀士族政治
④侨置郡县
⑤黄籍白籍
⑥土断
⑦南方民族交融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
民族交融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
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
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
唯物史观——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实质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新坐标》P38 分析说明问题--魏晋时期的民族大交融
史料 319年,石勒建立后赵,采取“胡汉分治”的政策,实行“讳胡之令”,以提高少数民族贵族的尊荣。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他对兄死娶嫂这一胡族的普遍风习加以禁止,以适应汉人习惯。在职官设置方面,大体依照晋制而有增设。农业方面设置劝课大夫、典农使者等职务,核定户籍”并“劝课农桑”,减轻每户所课租调。石勒还很注重教育,并在襄国和地方设立学校。
关于对石勒的评价,史学大家范文澜却说“石勒统治比起西晋和东晋的腐朽统治来,显得有些新气象’
——摘编自张秀平《关于石勒的再评价问题》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范文澜关石勒统治“新气象”的观点。
观点:“石勒统治比起西晋和东晋的腐朽统治来,显得有些新气象”。
在建立政权,恢复和重建了封建统治秩序;
废除陈规陋习,推动羯族封建化,促进民族交融;
重视农耕,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
轻租调,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重视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
1.(2021·福建高考·3)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C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16.(2022·海南高考·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前提:北魏建立与统一北方,北方民族融合加强;
②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
2、目的:
①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实现政权的封建化。
②缓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根本)
封建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一本通》P28 选必一第4课
(1)实行俸禄制;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3)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等
3、内容:
前期
邻 长 里 长 党 长
5家 25家 125家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中外历史纲要》第7课P40
租调制
均田制
(1)基础:均田制(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内容
①租:田赋,土地上的产出
②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③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
作用:改变了原先赋税的混乱,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
北魏——唐中期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
12.(2014·海南高考·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C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3、内容:
后期
——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1)迁都洛阳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24.(2022·广东高考·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政、军)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
【补充:(位置)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地处黄河之南,农业发达;(政)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文化)有利于推行汉化政策】
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
24.(2022·广东高考·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意义: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
3、内容:
后期
——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1)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的汉化政策
鲜卑姓氏 汉族姓氏
拓跋氏 元氏
丘穆陵氏 穆
步陆孤氏 陆
贺赖氏 贺
独孤氏 刘
贺楼氏 楼
切忸氏 于
纥奚氏 嵇氏
尉迟 尉
易服装
改汉姓
说汉话
通汉婚
定门第
用汉官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
仿汉制
4、实质:
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5、影响:
积极
①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
②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经济) ③加快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④缩小了南北差距,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
①移风易俗的汉化政策丢掉的是拓跋部的长处勇武质朴,而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②孝文帝推行的全盘汉化,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任务五】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归纳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③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④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新坐标》P38 探究论证观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措施:在中原建立政权;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改汉姓、迁汉籍;祭祀先代诸圣。
意义:强化华夏认同,明确政权和领土的统一性;推动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促进民族交融;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加深各民族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
26.(2019·北京高考·37)(38分)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一 北魏拓跋硅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硅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子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1)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10分)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25. (2021·全国甲卷高考·45)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内容: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意义: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必备知识
南北对立下的民族交融
1.边疆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内迁;
2.中原汉族人口外/南迁。
政权更迭下的制度创新
政治分裂中的经济发展
1.北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
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士族崛起、门阀政治
3.中央官制:三省体制
4.地方制度:州-郡-县
5.法律制度:律令儒家化
6.土地制度:屯田制、均田制
7.户籍制度:黄籍、白籍与土断
8.基层管理:三长制
9.赋役制度:租调制
1.儒、道、佛的融合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科技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
多元共生,汇纳百流
的思想文化
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
时期 儒学 道教 佛教
汉代
魏晋南北朝
汉武帝时成为正统
东汉末兴起
两汉之际传入
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
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贵儒”“尊道”,玄学兴起
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特点:多元共生,三教逐渐融合,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一本通》P31
【概念辨析】(《新坐标》P50)
“三教合归儒”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三教并行”即主张尊道、礼佛、崇儒。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受到冲击,但仍占据统治地位。
《新坐标》P58/1.2
17.(2019·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D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18.(2012·海南高考·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

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
(2)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
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道教官方化,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佛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
19.(2023·辽宁高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20.(2021·天津高考·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
A.书法实用性加强 B.书法流派的统一
C.竹简木牍的应用 D.纸张使用的推广
D

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书法作品上,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己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这使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背景:
1.儒学受冲击,黄老思想进一步发展;
2.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残杀频,土人逃避现实政治斗争;
3.士庶分明,庶族只能在老庄思想中寻求安慰
4.士族上层也用玄学来掩饰其荒淫腐化的生活。
魏晋风度反映出魏晋士人追求洒脱的背后,实有一种无法排解的忧愁和痛苦,显现出他们矛盾的心态。
21.(2018.4·浙江高考·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D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22.(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C

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23.(2020·北京高考·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B
【任务六】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如:西晋统一、前秦与北魏统一北方、北周灭北齐
北方汉化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
汇纳百流的思想文化影响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核心突破
27.(2023·北京高考·16)(10分)【南学与北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4分)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6分)
课标解读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 核心突破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背景:国家分裂,南北朝政权对峙,南北文化交流受阻;南方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过程:南北朝时南学与北学各偏重不同经书的注本,有名儒兼采异同,南北儒学互相交流、考校;隋朝完成统一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得到广泛传播;唐朝时期,孔颖达兼采南北,撰写《五经正义》并成为官方定本,南北儒学统一。
意义: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主流地位;为唐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奠基;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局面。
同课章节目录